尹 麗
(江蘇商貿(mào)職業(yè)學(xué)院,江蘇 南通 226011)
《雷雨》在中國現(xiàn)代話劇史上可謂是一座不朽的豐碑,引來眾多學(xué)者的研究探析,尤其是對劇中周樸園這個炙手可熱的主要人物,更是爭論不休。其中對于周樸園對魯侍萍的情感分析尤有爭議。有的認為當年周樸園“確曾喜歡過她”(錢谷融語),有的則認為周樸園對魯侍萍不是喜歡,而是“蹂躪、侮辱”(田本相語)。面對眾說紛紜,作為一個后輩讀者,我更傾向高爾基的一句話,“人是雜色的,沒有純粹黑色的,也沒有純粹白色的。在人的身上滲合著好的和壞的東西——這一點應(yīng)該認識和懂得?!比耸遣荒芎唵蔚囊院脡亩摰?,人的情感更是復(fù)雜而豐富的。本文即從三十年前的相愛與遺棄、三十年來的相思與懷念、三十年后的冷酷與無情,三個階段來細致分析周樸園的性格及對侍萍的情感。
周樸園出場人物介紹年齡55歲,三十年前也就是25歲。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少爺愛上了下人梅媽的女兒侍萍。他們在一起不是兩三天,而是兩三年,兩個孩子周萍、魯大海為證;他們不是偷偷摸摸,而是光明正大,周公館的房間、侍萍頂喜歡的家俱擺設(shè)為證;他們不是相互玩弄,而是熱忱相戀,那襯衣右袖襟上用絲線繡成的梅花和萍字為證;他們不是階級的迫害,而是用心的相待,那生孩子受了涼要關(guān)窗戶的習(xí)慣為證。我們足以相信,三十年前周樸園魯侍萍彼此為這段初戀付出了真心。
然而,少爺?shù)慕K極歸宿絕不是一個下人的女兒,縱使周樸園愿意,他的家庭也是絕對不允許的。分析劇本,我們也注意到魯侍萍在與周樸園相認的談話中,訴述自己的不幸遭遇時用的是“你們”、“你們老太太”,在魯侍萍心中對于被拋棄而言,更多的是周家的決定,是悲劇的主要因素。而周樸園作為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他的思想覺悟、反抗意識都還不夠高,性格中的懦弱是造成悲劇的次要因素。可想而知,二十來歲年輕的周樸園是造成魯侍萍悲劇的罪魁禍首,同時,他也是一位受害者??梢岳斫?,在那時光緒二十年,大約是公元1894年,作為封建大家庭的少爺能主動掌控自己命運畢竟是不大可能的。而這樣痛徹心扉的別離自然也會影響周樸園日后的生活。
對于周樸園對魯侍萍的思念與懷念的觀點歷來被爭論不止,說法不一。比如,復(fù)旦大學(xué)陳思和教授在細讀《雷雨》中,指出,“他們是真心相愛的,而且他愛梅侍萍愛得刻骨銘心。”“因為在周樸園心目當中,梅侍萍早就是他的大太太了。所以他的家里一直保持著她的生活習(xí)慣,擺著她的照片等等,我們不能說這是虛偽的,是因為他無可奈何,倒退30年,周樸園也就是二十四五歲的人,他上面還有老爺子,還有大家庭,真正掌握命運的也不是周樸園本人?!钡夥跑妵H關(guān)系學(xué)院副教授李美皆卻認為,陳教授是為周樸園辯護,“周樸園也參與了這種逼迫。退一步說,就算周樸園沒有參與這種逼迫,他對侍萍當時如果真的還有那么點情意和責任感的話,怎么可能容許相煎如此之急的一個結(jié)果出現(xiàn)呢?”“我們看不到周樸園對侍萍的癡情,相反,倒看到了某些偽善?!倍螅Z文教師柴國華提出以沈從文先生著名的小說創(chuàng)作理論——貼著人物來寫,從而貼著人物去分析。我認為這正是以全面的眼光,去綜合看待人物性格的復(fù)雜性與豐富性。我們不能簡單的從周魯會面相認中單一的看周樸園資本家的一面,而極力否定他的真情,資本家也是人,也有血有肉,有情有感。這三十年來,周樸園是真真切切地在懷念著死去的侍萍,他的初戀情人,周萍的生母。那舊照片、舊家具擺設(shè)、舊襯衣,就算搬了家卻一直保留著,包括侍萍因生萍兒受了涼要關(guān)窗戶的習(xí)慣也一直保留著,相信這是出于真心的懷念,為的是紀念死者,安撫周樸園空虛的內(nèi)心。當魯侍萍被繁漪請來,與周樸園在周公館不期而遇時,周樸園讓這個下人關(guān)窗,并向這個有著無錫口音的四鳳的母親打聽侍萍的事情。這些都足以證明,周樸園對魯侍萍的懷念是真實的,他并不需要向一個下人證明他的癡情。
“一個人對初戀總是難以忘懷的,何況侍萍還為他生過兩個孩子,最后又因為被他遺棄而投河自盡。特別是他以后的婚姻并不美滿,這更加深了他對侍萍的懷念。蘩漪是很傲慢的,不聽他,不吃他那一套,這從‘吃藥’那一場可以看出來。如果侍萍也算是‘太太’的話,蘩漪是第三個,第二個應(yīng)當是一個門當戶對的舊式小姐;周樸園和她結(jié)婚,兩個人很不幸福;這個人身體不大好,加上周樸園不愛她,結(jié)婚不久,大約是在周去留學(xué)的時候,就病死了。在這種情況下,周樸園自然更加懷念他最初的戀人了?!边@是曹禺先生在受《語文戰(zhàn)線》編輯部邀請為部分中學(xué)語文教師介紹他的名劇《雷雨》時所說。請注意,周樸園這三十年來心心念念懷念的人是誰,是他的最初的戀人,已經(jīng)投河自殺了的侍萍,大家公認的已經(jīng)死了的人。什么是最為珍貴的?是那些我們失去的!越是得不到的越是愈發(fā)的珍貴。試想如果周樸園和繁漪,門當戶對的兩個人過上了舉案齊眉
的幸福美滿生活,那周樸園還會感到“新人不如故”嗎?因此,從人性的角度、從現(xiàn)實經(jīng)歷的角度去分析,都能感受到周樸園內(nèi)心深處的空虛孤獨,從而引發(fā)對初戀的長久思念。
在對周樸園人物分析時,更多的看到的是他三十年后和魯侍萍相認時的冷酷無情。既然過去三十年的懷念是出于真心的,那為什么當侍萍真的出現(xiàn)在他面前時,卻沒有絲毫的驚喜,而是驚恐、驚愕,露出的是殘忍的面孔呢?當那個苦苦思念的侍萍活了,卻成了四鳳的母親、魯貴的老婆,周樸園心中溫存的女神形象片刻摧毀,周樸園構(gòu)筑的愛情空中樓閣瞬間倒塌。魯貴是多么奸詐狡猾的卑鄙小人,是不是他指使侍萍來敲詐的呢?侍萍,三十年來思念的天使啊,怎么能嫁過兩次人,而且還是魯貴這樣的小人呢。周樸園的精神支柱沒了,現(xiàn)實中的隱患卻來了。懷念一個死去的人是為了填補心靈的空白,以一個空間儀式紀念死者,并聊以自慰。但是這個復(fù)活的侍萍會危及到他的名譽、地位,他自認為是最圓滿最有秩序的家庭,一下子要亂套了。他的名聲、顏面將何存?愛情本是自私的,何況是這樣一位老謀深算的資本家,他的理性遠勝過他的感性。他必須立刻做出判斷并妥善處理后患。魯貴、四鳳都要辭退,用五千元巨款作養(yǎng)老費和侍萍舊債一筆勾銷,從此魯家的人再也不許到周家來。而侍萍與周萍、周樸園與魯大海這兩對親生母子、父子也是不用、不會、也不可以相認的。此時,我們看到的全是周樸園的冷酷與無情,一個老謀深算的資本家對待對立階層的殘酷果斷、趕盡殺絕。三十年后,我們發(fā)現(xiàn)周樸園真正愛的人其實是他自己,他的自私他的虛偽,也造就了他最終的悲劇命運。
縱觀周樸園對魯侍萍的情感經(jīng)歷,有三十年前的相愛與遺棄、三十年來的相思與懷念、三十年后的冷酷與無情,可謂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有虛偽有自私。這也正是周樸園成為眾多學(xué)者研究的熱點,因為他豐滿的人物形象中賦予了人性的復(fù)雜性與局限性。
[1]高爾基.論作家的勞動本領(lǐng)[M].上海:新文藝出版社,1955.
[2]曹禺.雷雨[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78.
[3]夏竹.曹禺和語文教師談《雷雨》[J].北京:語文戰(zhàn)線,1981(2).
[4]夏竹.創(chuàng)作的回顧——曹禺談自己的劇作[J].北京:語文學(xué)習(xí),1981(5).
[5]陳思和.細讀《雷雨》——現(xiàn)代文學(xué)名作細讀之三[J].廣西:南方文壇,2003(5).
[6]李美皆.陳思和《雷雨》細讀之細讀[J].山西:名作欣賞,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