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順
周樸園和魯侍萍的相識是一個必然的錯誤。
三十二年前,周樸園愛上了他認為年輕、賢惠、規(guī)矩當然也美麗的魯侍萍,魯侍萍也愛上了英俊又有才學的周家少爺周樸園。他們的愛是真誠的。也許是顧及周家的名聲,也許是木已成舟,周家默許了他們的關系,這是第二個兒子得以產生的原因。然而,這樁只有愛情的婚姻對于周家來說除了給了他們后代以外,沒有任何好處了,他們需要和能給周家?guī)聿咆敻缓偷匚坏募彝ヂ?lián)姻。于是,周樸園只能娶一個有錢有門第的小姐,于是周樸園只能選擇放棄魯侍萍。魯侍萍,該是一個勇敢的姑娘,她不是要一筆錢,她也不是默默地離開,她肯定抗爭過,但她失敗了,所以,她被逼著在年三十的晚上,冒著大雪,離開周家。在這件事上,周樸園是怎么想的呢,他該負什么責任呢?在愛情和利益的拉鋸戰(zhàn)中,利益勝利了,他最終選擇娶那位小姐,他默許甚至贊同了父母的決定,用魯侍萍的話說,他是要趕緊娶那位有錢有門第的小姐。但周樸園的決定不是他個人的決定,趕魯侍萍出周家門的不是“你”,而是“你們”,這“你們”包括誰呢?當然有周樸園,也包括周樸園的父母,甚至包括那小姐的家庭,也許那小姐家才是一切的根本原因。試想,若那小姐家可以容忍魯侍萍,她又怎能痛離周家。但周樸園真愛的唯有魯侍萍一個而已,那小姐能給他金錢和門第,但給不了他愛情,那小姐的早逝和他對她的冷淡不無關系吧。這也可以從他將繁漪娶進門卻讓她因為得不到愛情而處于病態(tài)的生活中看出。我們甚至可以這樣假想,那小姐也愛著一個窮書生,但迫于家庭對金錢和門第的需要,她只能嫁給周樸園,而她也不愿給他一絲的愛,她在苦苦的思念中黯然離世。但總之,周樸園的愛情沒有梅開二度。
魯侍萍在離開周家后投水而死,這是周樸園所知道的。這件事給他的打擊是巨大的。他把造成魯侍萍的死的責任背在了自己身上,他要用一生去內疚,去補償,這也許是他再也沒有愛上別人的根本原因吧。他或許期望著有一天讓魯侍萍回家,但她卻死了,他沒有任何生活的希望了,他也明白活在這個世界不過是為了生存而已,于是,他的心變的徹底冷酷了。故意叫江堤出險,淹死兩千二百個小工,他只會計算發(fā)了多少財;為了煤礦,他可以唆使礦警開槍打死三十多個礦工。但是,他畢竟是一個人,無論他讓自己冷酷到怎樣的地步,他的心也死不了,于是,他反而覺得無比的空虛和痛苦。三十年來,多次向人打聽,特地派人到無錫打聽侍萍的下落,贊賞魯侍萍(梅家的一個年輕小姐,很賢慧,也很規(guī)矩),要給她“修墳”,一直保留著侍萍喜歡的家具和擺設,一直保留著總是關著窗戶的習慣,一直記得侍萍的生日,一直保留著侍萍繡了花的襯衣。這些行為,也許是做給自己兒子看的,讓自己的兒子尊敬自己,是做給周家所有人看的,讓周家上下尊敬自己,也許是彌補自己的內疚,是對魯侍萍的真誠的懷念,是對魯侍萍的愛的表現(xiàn),但也許最根本的卻是他的心沒有死,那不死的心需要溫暖的港灣。所有的人不是怕他,就是恨他,一個個遠離著他,社會比他還要冷酷無情,魯侍萍是能給他心靈撫慰的唯一的人,魯侍萍死了,他需要在他記憶中活著,魯侍萍不在了,他需要營造一個場景來讓魯侍萍的影子重現(xiàn)。
也許,在周樸園的心中,他多么期望魯侍萍能回到他的身邊。現(xiàn)在她真的出現(xiàn)了,周樸園又如何面對呢?他的表現(xiàn)是令人震驚的,他不是欣喜若狂,不是百感交集??纯此来藭r此地站在他面前的就是他苦苦思念的魯侍萍時的表現(xiàn)吧,他先是聲色俱變地責問,卻導致魯侍萍的義正詞嚴的駁斥,于是他采取穩(wěn)住、溫情軟化的策略,取得效果后,他進一步想用金錢平息,最后他要決絕無情地辭退四鳳和魯貴,開除魯大海,他要魯家的人永遠不許再到周家來。為什么會這樣?因為魯侍萍的出現(xiàn),他想到可能會危害到自己的利益,想到可能會危害到自己的名譽地位。三十年的風風雨雨,他明白了一個人要活下去,必須“理智”,必須無情,正如他對魯大海說的“沒有經驗只會胡喊是不成的”,他不能讓魯侍萍的出現(xiàn)破壞他現(xiàn)在的一切,因為他認為現(xiàn)在的一切是最美好的,最合理的。但更根本的原因,還是魯侍萍說的明白,“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會老得連你都不認識了”,準確地說,在他看來,站在他面前的不是魯侍萍,只是一個又老又丑的,曾討飯、縫衣服、當老媽子、在學校里伺候人的,又嫁過兩次的,來找他算賬、敲詐,給他帶來麻煩的下等人。周樸園要接受的卻是三十年前的年輕、賢惠、規(guī)矩、美麗的魯侍萍,是他心理想象出來的魯侍萍,是經過他的記憶修改美化的魯侍萍,并不是真正出現(xiàn)在他面前的魯侍萍?,F(xiàn)實的魯侍萍讓他反而徹底絕望了。他于是把這個魯侍萍當作一個和他只有利益關系的女人,于是他的對付社會的那一套,他的冷酷無情就表現(xiàn)出來了。
但無論愛與不愛,他都是一個自私的人,他只為著自己。否則,三十年前,他可以帶她逃走;三十年后,他可以用自己的后半生來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好好地對待魯侍萍,不讓她再受半點傷害。但他都沒有,魯侍萍只是他情感的需要,愛只是一種需要。
可是,這就是人性吧。
也許,我們之所以如此熱衷于討論周樸園對魯侍萍有無真愛,在于我們總想給魯侍萍的無盡的淚水和那傷透的心一種無奈的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