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向明康
在高考試卷中,情境式默寫占有一席之地。一般是給出一定的語言情境,要求根據(jù)情境填寫句子。情景式默寫難于常規(guī)默寫題,必須閱讀題干,準(zhǔn)確把握題意,才能推知應(yīng)該填寫的內(nèi)容。從這一點看,情景式默寫已經(jīng)上升到理解的層次了。因此高考情景式默寫,也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答題方法和技巧。
情景式默寫需要認(rèn)真讀題,準(zhǔn)確審題。字斟句酌,讀懂題干中的每一個字。切忌浮光掠影,心浮氣躁,一目十行,貿(mào)然作答。讀題時注重兩點:
1.抓準(zhǔn)關(guān)鍵詞
所謂關(guān)鍵詞,指的是題干中那些緊扣答案主旨的重要字詞。它們蘊含著答案語句的某種特征或特質(zhì),抓住了它們,就找到了答題的一把鑰匙,讓思路瞬間與答案成功對接。
(2017年全國新課標(biāo)卷Ⅰ)第16題(1)小題:
曹操《觀滄?!分小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寫了海水蕩漾、峰巒矗立的景象。
解答此題,應(yīng)抓住題中關(guān)鍵詞“海水蕩漾、峰巒矗立”。抓住了這兩句,就能由此聯(lián)想到本題的正確答案:“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昂K幯睂?yīng)“水何澹?!?;“峰巒矗立”對應(yīng)“山島竦峙”。
(2017年山東卷)第15題(3)小題:
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寫了駭浪搏擊江岸的壯麗景色。
解答此題,應(yīng)抓住題中關(guān)鍵詞“駭浪”。抓住了這個詞,就能由此聯(lián)想到本題的正確答案:“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2017年全國新課標(biāo)卷Ⅲ)第16題(2)小題:
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狂風(fēng)停止之后云層變得墨黑,天色馬上暗下來,引出下文屋破又遭連夜雨的境況。
此題的關(guān)鍵詞就是“墨黑”“暗”,由“墨黑”聯(lián)想到“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一句,由“暗”就能想到“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至此可以確定“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就是本題的正確答案。
(2017年全國新課標(biāo)卷Ⅱ)第16題(2)小題:
劉禹錫在《陋室銘》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來借指自己的陋室,抒發(fā)自己仰慕前賢、安貧樂道的情懷。
此題中的“借指”“仰慕前賢”很關(guān)鍵。由“借指”可知此為詩文的“用典”,由“仰慕前賢”很容易想到南陽的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云的玄亭。至此,答案“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就已明確。
2.聚焦提示語
為了集中答題思路,限定思路指向,命題者在設(shè)計題干時,都會用上一些起提示、暗示、說明、引入等作用的提示性詞語或句子。充分利用,答題會少走彎路,也能最大限度地規(guī)避失誤。
(2017年全國新課標(biāo)卷I)第16題(2)小題:
杜牧在《阿房宮賦》的結(jié)尾處感嘆道,如果六國愛護(hù)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國,緊接著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題的提示語“結(jié)尾處感嘆”很重要,因為《阿房宮賦》“結(jié)尾處”的“感嘆”就是“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再從提示語“緊接著說”可知,答案即為緊接著的下一句:“使秦復(fù)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2017年山東卷)第15題(1)小題:
《論語·述而》中將“君子”與“小人”的心態(tài)進(jìn)行對比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題的提示語很詳盡。“君子”“小人”,與兩句答案的句首兩字相同;“對比”,則指明兩句答案在內(nèi)容上形成對比。那么“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的答案不就得到了嗎?
還有第(2)小題:
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把賢才比作光照宇內(nèi)、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達(dá)了對賢才的渴望。
此題的提示語很明顯,就是“明月”二字。抓住了“明月”就不愁想不到“明明如月,何時可掇”這兩句答案。關(guān)于此題的答案,官方有說明,把“掇”寫成“輟”也能得分。
(2017年全國新課標(biāo)卷Ⅱ)第16題(1)小題:
《莊子·逍遙游》中以八千年為一季的大椿為例,闡述何為“大年”,隨后指出八百歲的長壽老人實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題的提示語即題干中的“八百歲的長壽老人”,以此可知,答案文字必是對這位八百歲的長壽老人的議論語句。因此“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幾句,就是此題應(yīng)填寫的語句。
(2017年全國新課標(biāo)卷Ⅲ)第16題(1)小題:
《荀子·勸學(xué)》中強調(diào)了積累的重要。以積土成山、積水成淵可以興風(fēng)雨、生蛟龍設(shè)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觀點。
此題的提示語比較分散,但聚焦題干的全部文字,仍能發(fā)現(xiàn)提示語的關(guān)鍵詞是“觀點”。因為在《荀子·勸學(xué)》中,先是通過“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的比喻論證,然后才引出觀點。那么緊接著的“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三句,必定是此題的答案。
1.注意生僻難寫字。古詩文中文質(zhì)兼美的語句,學(xué)生大多能熟讀成誦,但在考試中往往得不到分,原因就是對生僻字、難寫字書寫不正確,所以一定要勤于動筆,突破書寫上的重點和難點。如屈原《離騷》中的“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李白《蜀道難》中的“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前者的“偭”和后者的“巉”極易寫錯,應(yīng)多寫幾遍。
2.注意區(qū)分同音異義詞。在古詩文中,讀音相同,意義不同甚至相反的詞語大量存在,這也是命題人設(shè)置陷阱的熱點。復(fù)習(xí)中應(yīng)特別注意這些同音異義詞,通過有意識地分析比較,知曉其讀音,理解其意義。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幽”意為“隱藏的、隱蔽的”,容易因“愁”字想當(dāng)然地寫作“憂”。陸游《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暗”的意思是“綠柳成蔭”,又容易誤為“岸”,須特別注意。
3.注意區(qū)分同義異形詞。在古詩文中,還有一些意思相同而字形迥異的詞,這類詞有極大的迷惑性和誤導(dǎo)性,是默寫失分的“災(zāi)區(qū)”之一,備考時應(yīng)予以高度重視。如李白《行路難(其一)》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舟遙遙以輕飏,風(fēng)飄飄而吹衣”。前句中的“直”容易誤寫為“值”,后句中的“飏”不應(yīng)寫為“揚”。
4.注意聯(lián)系語境識記。背誦和默寫古詩文的名篇名句,切忌機械古板地死記硬背,要聯(lián)系作者和上下文,在具體語境中分析品味,并識記一些關(guān)鍵的詞語,從而使自己對名句既有感性的記憶,又有理性的思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如果不聯(lián)系“琵琶女原本不愿為人彈奏,是千呼萬喚的情況下才出來”的具體語境,就很有可能把“始”寫成“使”。再如王勃《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如果不理解“鶩”是“野鴨子”,就有可能誤寫為“騖”,意為“縱橫奔馳”,那就講不通了。
5.注意弄清語句出處。古詩文中的很多名句經(jīng)過長期流傳,已經(jīng)成為耳熟能詳?shù)摹按蟊娒浴?。但在流傳演變過程中,有相當(dāng)一部分發(fā)生了變化,甚至有了新的說法?;诖?,答題時一定要看清句子出處。如同樣是關(guān)于“三人行”后一句的填寫,如果出處是《論語》,則填寫“必有我?guī)熝伞?;而若?biāo)注是韓愈的《師說》,那就應(yīng)該填寫“則必有我?guī)煛薄?/p>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詩經(jīng)·氓》中表現(xiàn)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勞作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經(jīng)·蒹葭》中寫秋天水邊的景色,烘托了主人公悵然若有所思之心情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3.《離騷》中屈原用大鳥和小鳥不合群來比喻說明自己絕不隨波逐流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4.屈原在《離騷》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達(dá)了只要自己的本心確實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別人是不是了解自己。
5.《論語·里仁》中,孔子強調(diào)無論是遇到比自己賢能還是不如自己賢能的人,都要學(xué)習(xí)和反省的兩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6.《論語·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特別強調(diào)了興趣的重要性。
7.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中,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說明了自己對不合禮義的高官厚祿的否定態(tài)度。
8.《莊子·逍遙游》中以“朝菌”和“蟪蛄”為例來說明“小年”一詞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9.莊子在《逍遙游》中用對待“譽”和“非”的態(tài)度來說明“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的境界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荀子·勸學(xu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話啟迪我們,整天沉溺于空想,不如抓緊時間學(xué)習(xí)。
11.陶淵明在《飲酒》中強調(diào)只要內(nèi)心世界超脫了世俗,就能做到在任何地方都感覺是身處僻壤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1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兩句表明,四海之內(nèi)有知己朋友,即使遠(yuǎn)在天邊,也感覺像鄰居一樣近。
13.李白《蜀道難》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古代勞動人民付出生命的代價才開鑿出一條崎嶇險峻的山路的艱辛。
14.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達(dá)對友人不幸遭貶的深切同情與關(guān)懷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p>
15.杜甫《登高》詩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常被人們用來表達(dá)舊事物終將衰落,歷史長河仍將向前之意。
16.杜甫在《望岳》一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大自然對泰山的有情,將神奇秀麗聚集于它,并且極寫泰山之高。
17.《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中與“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杜甫在《春望》一詩中悲嘆國破家亡,傷感離亂之痛,表現(xiàn)他愛國,念家的美好情操,用細(xì)節(jié)表現(xiàn)他憂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19.《錦瑟》一詩中回環(huán)曲折地表達(dá)了自己的惆悵苦痛,讓人為之哀婉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20.李商隱《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繪了一個物我混同的朦朧意境。
2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從視覺角度看,色彩鮮明,紅白映襯的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李賀在《雁門太守行》中從聲和色兩個方面勾畫了一幅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渲染了沉重、緊張、肅殺的氛圍的詩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p>
23.《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詩人以典故表達(dá)了懷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變遷而生悵惘之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杜牧在《阿房宮賦》中用對比手法極言秦王朝掠奪財物極盡分毫,揮霍財物卻視若泥沙,這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25.在《赤壁賦》中,蘇軾用以慨嘆“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周瑜談笑勝敵的大將風(fēng)度,頗有艷羨意。
27.晏殊的《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既表達(dá)了對花兒凋謝、時光流逝的惆悵,又表達(dá)了看到燕子飛來時的驚喜。
28.在《漁家傲》中,范仲淹自抒懷抱,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達(dá)了他思鄉(xiāng)卻又渴望建功立業(yè)的復(fù)雜而又矛盾的情緒。
1.夙興夜寐 靡有朝矣
2.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
3.鷙鳥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
4.不吾知其亦已兮 茍余情其信芳
5.見賢思齊焉 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7.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 萬鐘于我何加焉
8.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9.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10.吾嘗終日而思矣 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
11.問君何能爾 心遠(yuǎn)地自偏
12.海內(nèi)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13.地崩山摧壯士死 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14.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
15.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16.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17.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8.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19.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20.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21.紛紛暮雪下轅門 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
22.角聲滿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23.懷舊空吟聞笛賦 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24.奈何取之盡錙銖 用之如泥沙
25.寄蜉蝣于天地 渺滄海之一粟
26.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
27.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28.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