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賢
摘 要:黨的十八大四中全會首次確認了“以偵查中心”向“以審判中心”的司法程序改革。在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司法程序中,必然會以有效辯護為落腳點,而有效辯護原則是辯護權的體現,也是對辯護權的保障,在我國《刑事訴訟法》中的兩次修改中,都對辯護權進行了完善。本文將以有效辯護與審判中心主義的關系為切入點,探討在審判中心主義模式下,如何確保有效辯護的實現。
關鍵詞:審判中心主義;辯護權;有效辯護
一、審判中心模式和有效辯護的共性
審判中心主義是指審判是各訴訟階段的中心階段,而訴訟中的偵查、起訴階段是審判階段的準備階段,它調整的是偵查、起訴、審判三者之間的關系。審判中心主義的內涵包括以下兩個層面:第一,形式意義上的審判中心主義要求鞏固審判的核心地位。審判在刑事訴訟中有絕對的核心地位,對于被告人罪否及量刑的決定只能經獨立、公正的審判后做出,其他審前階段都是為順利展開庭審、提高審判效率、準確認定事實適用法律所做的必要準備。第二,實質意義上的審判中心主義要求在審前階段確立審判標準的權威。刑事訴訟法第53條確立的證明標準為“證據確實、充分、排除合理懷疑”。這不僅僅應該是法官在審判中應當遵從的標準,審前階段也應當準從。審判中心主義的實質是司法審判標準為中心,倒逼偵控機關,避免發(fā)生非法取證等侵害犯罪嫌疑人權利的現象。
二、審判實踐中有效辯護的困境原因分析
(一)刑事律師良莠不齊及相對缺失
我國現今的法律人才的準入模式是不管什么專業(yè)的人員只要通過司法考試就可以成為法官、檢察官,而通過一年的實習律師則可以成為正式的律師,通過幾個月的突擊復習并不能很好的培養(yǎng)通過司法人員法律思維和具有的法律專業(yè)知識,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法官、律師人員的良莠不齊,這樣司法機關很容易造成冤假錯案,律師也很容易做無效辯護。而這些通過司法考試人員很大比例的去選擇民商事案件,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受益低,刑事律師相對民事律師受益低,在現今社會經濟壓力下,律師也面臨著車貸、房貸這些經濟壓力;二是風險高,刑事律師是與國家公權力進行對抗,在許多地方存在一些素質不高的執(zhí)法人員對刑事律師進行羈押。因此,有很多通過司法考試的人員不會選擇去做刑事律師。
(二)“舊三難”到“新三難”
從進幾年來看“舊三難”——會見難、閱卷難、調查取證難,律師閱卷難基本已經解決,調查取證難是因為在立法方面有很多漏洞,在不修改刑事訴訟法的基礎上很難解決取證難的問題,會見難存在立法上缺陷和規(guī)定的不明確性,所以存在會見次數限制,談話內容限制、申請手續(xù)限制等問題。在這“舊三難”還未解決,由出現了“新三難”——發(fā)問難、質證難、辯論難問題,律師庭審發(fā)問是辯護律師在刑事訴訟中刑事辯護權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一項重要的辯護權,但證人不出庭的現象仍然是普遍存在的,導致律師不能對證人進行當面發(fā)問,雖然律師享有申請證人出庭的權利,但證人是否出庭還是由審判長來決定;同時在實踐中法官只允許從證據“三性”即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進行質證,不允許律師詳細論證,就存在了質證難;辯論難主要體現在法官在庭審時可以隨意打斷律師的辯論,律師沒有充分的時間與機會來法庭辯論。
三、審判中心主義模式下有效辯護的實現路徑
(一)完善律師準入資格及提高刑事辯護率
在無法改變現有的法律人才準入模式下,可以考慮律師的綜合素質、法律知識、辦案過程來給現有的律師進行分層分級,不同層級的律師針對不同的犯罪情形,如可能處罰較重的犯罪只能有層級高的律師辯護,這樣能更好的充分辯護。為了使人民群眾平等行使有效辯護權,在每一個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應該加強刑事法律援助的隊伍建設。應該吸取更多優(yōu)秀人才加入到刑事法律援助隊伍中來,形成一支以社會優(yōu)秀律師為主體,兼有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院校師生、心理學和社會學等相關學科專業(yè)人員組成的刑事法律援助隊伍。應當切實提高刑事法律援助隊伍的專業(yè)化、職業(yè)化,同時通過人員調度來為資源短缺地區(qū)的刑事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人才支持。
(二)合理擴大辯護律師在審判實踐中的權利
在刑事案件中,律師以私權利對抗公權力,因此應該合理的擴大律師的權利,才會形成有效辯護,針對“舊三難”和“新三難”應該擴大的律師的主要權利有三個:一是詢問犯罪嫌疑人、被告時律師在場;二是切實保障律師會見權,在實踐中徹底清理律師會見當事人的阻礙,從法律的規(guī)定出發(fā),杜絕相應機關“解釋法律”的情形。
四、總結
審判中心主義和有效辯護的契合之處在于二者對于理想訴訟結構的追求,審判中心主義為有效辯護的實現提供了可能。在審判中心主義模式下追求有效辯護的實現,需要掃除兩者共同的障礙。為此,筆者提出了完善律師準入資格、提高刑事辯護率和合理擴大辯護律師的權利等建議,是對現實問題的反思,也是對我國刑事司法發(fā)展的希冀。
參考文獻:
[1]陳衛(wèi)東.司法公正與律師辯護[M].中國檢察出版社,2012.
[2]沈德詠.略論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J].中國法學,2015,3.
[3]陳歡歡.審判中心主義有效辯護機制的構建與完善[J].法制與經濟,2017,1.
[4]顧永忠.論庭審中心主義[J].法律適用,2014,12.
科研項目:本文是2016年西北民族大學研究生科研(實踐)創(chuàng)新項目《審判中心主義模式下有效辯護制度的構建探究》項目號:Yxm2016032的階段性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