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旭
內(nèi)容摘要:所謂小組合作學習,顧名思義是一種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性”學習。是指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并相互進行交流,把小組中的不同思路進行優(yōu)化整合,把個人獨立思考的成果轉(zhuǎn)化為全組共有的成果,以群體智慧來解決問題的一種互助性的學習方式。本文就小組合作學習應注意的問題談些看法。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時機 時間 監(jiān)控 成果
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一種能力,在合作中能體現(xiàn)個人的品質(zhì)和素質(zhì)。讓學生學會合作,善于合作,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人人參與學習的全過程,讓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悅。這種方式既能發(fā)掘潛能,又能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但是,合作學習在語文課堂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如合作的目的不明確,合作具有隨意性,合作走過場等。這樣就大大降低了課堂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怎樣才能更好的在語文課上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第一,合作時機要恰當
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并非所有的教學任務都得通過小組合作才能完成,獨立學習、競爭學習、教師引領仍有著合作學習不可替代的地位。一般來說,較簡單的學習內(nèi)容,只需個人獨學,較復雜、綜合的學習內(nèi)容,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學生實際、教學環(huán)境等,選擇有價值的內(nèi)容,精心安排合作學習的最佳時機,把合作落到實處。
(1)在學生獨立思考出現(xiàn)困難時,在遇到學習難點時,在課堂上遇到生成性的疑難問題時,可通過小組合作來解決。如《老王》一課,老王是如何對待我們一家,我們一家是如何對待老王的,老王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這些問題學生都可通過獨立思考解決。但我為什么對老王感到愧怍,這就是個難點,可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解決。如教學《唐雎不辱使命》時,有個閱讀面較廣的學生提出“荊軻刺秦王時,秦王就面不改色生擒荊軻,為什么面對唐雎就色撓,長跪而謝之呢?”這個生成性的問題學生無疑是很難回答的。所以讓學生現(xiàn)場進行了討論,通過討論學生明確,本篇文章是為了突出唐雎這個“士”的形象進行了虛構。
(2)在學生意見有分歧時,在解答開放性、發(fā)散性問題時,在能求異、能爭議、能綜合的問題上進行合作。如教學《社戲》時,社戲的結尾寫到“我再也沒吃到那夜似的好豆,看到那夜似的好戲?!睉虿⒉缓每矗挂膊⒉缓贸?,為什么“我”要說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這個問題就具有發(fā)散性,學生能爭議,能綜合,所以可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3)對知識進行歸類進行整理復習時,可開展互幫互助互學,互教互檢互測,通過合作提高學習效率。如,學習復習文言文時,歸納某一課或者某一單元的“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詞時,可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進行合作,一個或兩個學生歸納一類,歸納好后進行綜合。綜合好后,還可互相檢測,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4)開展綜合性學習時,可合作查資料,對資料整理歸類,合作展示學習成果。如在開展綜合性學習《說不盡的橋》時,可讓學生合作查資料。查橋的發(fā)展史,查各類橋的作用,查關于橋的傳說、詩詞等。資料分工查好后,在組內(nèi)進行綜合整理,并商討展示的方式和展示的側(cè)重點。小組可合作制成PPT展示,可與其他組進行互動展示。
(5)分角色朗讀賞析時,通過不同角色的扮演讀、輪讀,達到互相啟迪,感悟升華的作用。如教學《唐雎不辱使命》,可讓學生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一人讀唐雎,一人讀秦王,一人讀敘述性的語言。在角色朗讀中,體會秦王的傲慢蠻橫、盛氣凌人,唐雎的不卑不亢、大義凜然、不畏強暴。
切忌為了小組合作而合作和處處小組合作。
第二,合作時間要適度
1.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獨立思考。在合作學習時,往往是教師呈現(xiàn)問題后就宣布合作學習開始。合作學習是建立在個體需求的基礎上的。只有學生經(jīng)過獨立思考,有交流的需要時,合作學習才能有堅實的基礎,這樣的合作學習才會有成效。否則,在學生對問題還沒形成獨立見解之前就急于討論,學生的思維還沒打開,易造成學生沒意見可發(fā)表或者造成人云亦云的現(xiàn)象。
2.給學生適當?shù)臅r間交流。有時由于教學時間的關系,教師給學生的合作時間不夠。有的小組好沒完成任務或者還未真正進入合作學習主題,或者才剛剛開始。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不但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傷合作學習的熱情,并養(yǎng)成敷衍了事的不良習慣。當然,在課堂上容易出現(xiàn)討論時間過短完不成任務的情況,也偶爾會出現(xiàn)任務已完成,但教師仍不進行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問題。教師應根據(jù)問題的難易度,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估測學生合作學習的時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時,教師要觀察、傾聽,根據(jù)實際情況調(diào)整合作時間。也可讓學生在完成任務后舉手示意。
切忌僅僅為了走完教學流程沒有時間保障的合作。
第三,監(jiān)控介入要適時
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放手但不放任,相信學生但不失控。要時時做好參謀、顧問與合作者的角色。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應對各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觀察和介入。及時對各種情況進行調(diào)控。
1.糾錯糾偏。有些學習內(nèi)容,學生可能會意思領會不到位,對學習內(nèi)容產(chǎn)生誤解。或者在討論過程中出現(xiàn)跳躍性思維,偏離討論的主題。這就需要教師及時監(jiān)控,及時糾錯糾偏,避免進入合作的誤區(qū),引導學生回到討論的主題上。
2.防止冷場。在別的小組討論的熱火朝天時,個別小組可能安靜異常。這時教師要觀察分析冷場的具體原因,以組員的身份參與到小組活動中,根據(jù)具體情況指導合作技巧,打破僵局,激活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大膽表達。
3.關注后進生。合作是否有效,關鍵是要看后進生在合作中是否參與,是否有收獲。在小組合作中,往往可能會出現(xiàn)優(yōu)生包場,后進生不愿參與、無法參與的情況。一旦出現(xiàn)這種情況,教師要引導小組成員互幫互助,鼓勵人人參與,指導小組成員輪流發(fā)言,后進生只要能發(fā)言或者能復述其他同學的發(fā)言都要予以鼓勵。endprint
小組活動出現(xiàn)了問題時,教師都要及時進行干預和指導,雖然小組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和方式可能都不相同,但如果事先在準備階段做出問題預測,并采取一些相應措施,就會保證合作的有效性。
第四,合作成果要展示
如果把前面的工作比成播種,澆水,施肥,展示交流就是成果了,沒有成果展示的合作是沒有意義的。展示學習的成果并不能簡單的等同于匯報問題的答案。全班展示交流應該是小組成員在合作互學基礎上的創(chuàng)造性的再合作,應該把展示交流環(huán)節(jié)當作展示小組風采與素質(zhì)的最佳平臺,應最大限度地讓更多的學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有展示的機會。
1.展示的分工。根據(jù)展示的內(nèi)容,可以是小組中的一個人、或者兩個人三個人,更提倡全組一起展示。例如賞析語言,可以由一個表現(xiàn)欲較強的學生主持,一個朗讀水平高的學生讀句子,由一個語言表述能力強的賞析,由一個字跡工整的學生板書關鍵詞。也可每人賞析一個句子,由組長做總結性發(fā)言。
2.展示的方式。根據(jù)各小組成員各自的特長,各自對問題的理解和感悟??梢员硌?,可以朗讀,可以繪畫,可以唱歌,可以講故事,可以辯論,可以演講……如,我在教學《我的叔叔于勒》的過程中,在學生學習“巧遇于勒”的片段時,一個小組用表演的方式展示了合作學習的成果,由兩個同學表演菲利普夫婦在船上遇到于勒的情景,由一名學生說心里旁白,通過表演和旁白形象的展示了菲利普夫婦的自私、勢力、冷酷的性格特征。其他小組用了朗讀的方式和語言賞析的方式。這些方式都很好的展示了學生對這部分內(nèi)容的理解。在討論文章的主旨時,采用了辯論的方式,通過辯論“菲利普夫婦的行為是否可以原諒?”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本文的主旨。
3.展示的內(nèi)容。小組之間不要對同一個內(nèi)容做重復性展示,可做補充式、糾正式、總結式、挑戰(zhàn)式的展示。例如《沁園春·雪》讓學生找出詞中副詞并體會詞中副詞運用的妙處,如果第一組交流了“唯”“頓”“須”等副詞,其他組如果認為這個組賞析的不到位或者不準確,可做補充或糾正式的展示。如果沒有不同意見,就不再重復交流這幾個副詞,要交流其他副詞。如果其他組都已把所有副詞找出并賞析好,那就可以做總結性展示,總結副詞的作用。
小組如何合作學習是一個長期探索研究的過程,研究核心是小組合作的有效性。我們只有在不斷實踐中探索,在不斷探索中優(yōu)化,才能讓合作學習真正成為高效課堂的助推器。
(作者單位:湖北省??悼h教學研究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