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美華
【摘要】語言是語文教學的工具,也是語文教學的目的,一個好的工具有利于提高教學的成效,反之如果不會合理的利用這個工具,自然也會影響到教學的效果。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便善于巧妙地運用這個教學工具,進而來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成果。語文課堂的魅力來源于它的語言魅力,一節(jié)語言生動的語文課堂,除了帶給學生知識以外,還能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本身的熏陶。
【關鍵詞】語言 生動 語文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5-0088-02
一、在課文的導入和總結中語言要準確
課文的導入部分對于學生學習課文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它直接影響到學生在接下來的課文學習中的學習方向和學習重點。課文總結,一般是在課堂快結束的時候,教師針對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或者文章的中心思想部分進行全面的概述,用以幫助學生梳理本節(jié)課的知識結構?;谡n文導入和課文總結的指導性,教師在進行導入和總結的時候語言一定要精確。我們拿《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課文來詳細說明一下,這篇課文主要是采用了擬人的手法,講述了植物的種子是怎樣離開植物母體,傳播到各處的一個經過。教師在開頭部分,進行導入時,一定要清楚的告訴小朋友,植物媽媽是在哪方面有辦法,從而給學生一個明確的課文主線。因此,教師在課文開頭時,可以先問學生們一個問題,“你們平時在離開媽媽去上學的時候,都是怎么來學校的呢”,然后學生七嘴八舌的回答之后,教師再接著說“那么我們現(xiàn)在來看一下植物媽媽是怎么送自己的寶寶去旅行的吧”。非常簡單的兩句話,但是卻清楚的為學生引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后,學完這篇文章之后,在跟同學們一起總結的時候,教師可以這樣說:“同學們呢,今天的課文講完了,你們現(xiàn)在都知道植物媽媽是用什么方法送自己的寶寶離開的了嗎,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吧”。然后教師和學生一起回憶一下,不同的植物媽媽都用了什么樣的方法送自己的寶寶去旅行。總結之后,教師還可以借此機會,激發(fā)一下學生對觀察植物生長的興趣??傊谶M行文章導入和總結的時候,教師的語言表達,一定要準確。
二、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課文體裁的不同運用不同的語言教學
在新課標人教版的小學語文的教材編排中,課文的體裁類型非常的豐富,有記事的文章,有寫人的文章,有寫景的文章,還有寓言故事和古詩之類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根據(jù)不同的文章體裁運用不同的教學語言,從而盡可能的讓每一篇文章都呈現(xiàn)出最棒的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寫景類的文章時,語言一定要優(yōu)美和豐富,把景物的特點都呈現(xiàn)出來。在學習記事和寫人的文章時,語言一定要簡潔和樸素,重在引導學生體會那些文章的真實情感。在學習故事和寓言類的文章時,語言一定要生動、有趣、活潑、幽默,讓學生在快樂中關注故事的情節(jié)和發(fā)展。例如,在《卡羅爾和她的小貓》一文中,教師的語言,一定要生動有趣,這種故事性的文章,主要是為了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所以教師不必針對課文內容進行詳細的分析,而是要用生動的語言,帶學生們一起通讀一下文章,從而讓學生能夠很好的把握故事的情節(jié)和內容。我們來詳細說明一下,教師引導學生閱讀這篇文章的過程。一開始,教師先用好奇的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學們,我們今天來讀一個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是發(fā)生在一個小女孩和一只小貓咪之間的。可是一個女孩和一只小貓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好奇的話,我們快點打開課本,一起讀故事吧。我們先來讀前五段,看一下,這個特殊的小貓咪,是怎樣來到卡羅爾身邊的”。讀故事的時候教師可以點名讓學生站起來單獨讀,也可以讓學生們自己默讀。讀完前五段之后,再引導學生們往下讀,“哦,原來這個小貓咪是卡羅爾的爸爸,在報紙上征集之后,一個小男孩給卡羅爾送來的呀,卡羅爾把這只叫伯洛的小貓照顧的好仔細呀。那么我們再往下讀八個自然段,看看接下來又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吧”。等學生讀完之后,再接著引導:“讀完了才發(fā)現(xiàn),原來不是有趣的事,而是糟糕的事,這可怎么辦呢。原來小貓?zhí)嗔艘膊缓茫梢粋€也沒有了卡羅爾真是難過極了,老師都恨不得想去幫她找一只小貓咪了。那我們接下來把故事讀完吧,看看會不會有什么驚喜的事情出現(xiàn)”。以上,教師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和學生一起讀了這篇故事性的文章,這樣的語言表達,既能幫助學生理解故事內容,又能帶動起很好的閱讀氛圍來。所以,教師一定要針對不同的文章體裁,合理的利用語言藝術。
三、教師在語文課堂中使用語言藝術時,一定要張弛有度
將語言藝術與語文課堂相結合,確實會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氛圍和教學成果,但是教師在課堂中發(fā)揮語言藝術的魅力時,一定要把握好度。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寓言藝術太少,則起不到效果,如果太多的話,又會奪去主課的精彩,所以語言藝術的運用一定要適中,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比如,我們拿《媽媽的賬單》這篇文章來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這篇文章是歌頌母愛的,但是文章通篇都沒有用一個詞語來特意形容母愛有多偉大,而是用了一份媽媽的零元賬單來從側面反映母愛的偉大。因此,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這篇文章的時候,也不要用太多像高貴、偉大、無私、奉獻等等這些華麗的辭藻來為學生形容母愛和講解文章,只需要用最簡單的語言來指引學生自己去領悟就行了。有時候,語言的魅力就在于適可而止。所以,教師在語文課堂中運用語言藝術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度。
四、結語
以上,我們結合語文教材的具體內容,用具體的例子從幾個方面論述了,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語言藝術的方法。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語言藝術來輔助教學是十分有必要的,它不僅能夠讓語文課堂變得生動和有趣,而且教師日積月累的在課堂中運用語言的藝術,還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學生。而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總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語言的運用能力都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合理的利用語言藝術這個教學工具,從而為學生們帶來一堂又一堂生動的語文課。
參考文獻:
[1]高新玲.語言藝術生動語文課堂的措施探討[J].中國培訓,2016(04):222.
[2]于輔艷.淺析小學語文課堂中的語言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2014(29):103.
[3]王凱濤.論教師語言藝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4,33(S1):123-125.
[4]黨志波.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J].學周刊,2013(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