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丹丹
【中圖分類號】 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5-0229-01
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團隊合作的形式進行學習,這種教學理念與策略體系是極富創(chuàng)意與實效的,它能將課堂認知與情感功能充分發(fā)揮,能彰顯學生的個性,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和諧。作為小學美術教師,我們要重視合作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共同討論 獲取知識
實踐證明,針對教學內容,以相應的合作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有著積極的作用。
例如二年級《美麗的昆蟲》一課,學生在教室的引導下了解昆蟲的基本特征后,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自學,自己探究昆蟲的特征時,觀察昆蟲的角度各不同,有的從頭部分析特征,有的從昆蟲的生活環(huán)境講昆蟲的生存能力,還有的從昆蟲的色彩說出昆蟲的美。在學生的彼此交流中每個孩子都有所收獲,在孩子們討論式的學習中,獲得了更多的知識。教室在巡視輔導中,與學生交流的機會多于一問一答式教學過程,也更加了解個別學生的情況了。這種合作討論的形式很適合各年級段的教學。更為重要的是,它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如:通過聽說交流,學生之間語言相互溝通,相互理解創(chuàng)作的意圖,相互啟發(fā),提升了自己原有的認知水平。通過對各自作品的欣賞,討論,進行視覺交流,能對作品做更好的添加與調整。由于學生之間的認識水平彼此相當,因此,生生間較之師生間更易于交流。
可見,小組合作學習在低年級以共同討論的形式探討知識,獲取知識的過程,對教學是有力的,能促進課堂教學的發(fā)展,提高學生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為學生的交流在時間和空間上提供了條件。
二、集體創(chuàng)作 難以共識
當讓學生們集體創(chuàng)作一幅完整的美術作品時,我們發(fā)現(xiàn)低年級學生很難將各自的思維狀況統(tǒng)一起來,即使教師提供了一定的活動目標,低年級的大部分學生仍對目標認識模糊。常常是教師宣布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創(chuàng)作一幅繪畫,就會聽到每一組的學生都在各抒己見,甚至有些學生說完后迫不及待地畫起來,完全不管組內其他成員。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不是在一班一個學校發(fā)現(xiàn)過,而是在低年級小組合作式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情況。究其原因是由于每一個兒童在心理生理上發(fā)育不同所產生的結果。
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也多次發(fā)現(xiàn),每當教師將教學內容和孩子們探討快要結束時,就會聽到班中有些同學迫不及待地說:“老師,我都想畫了!老師,什么時候開始畫呀?”更有膽子大的學生已不再聽老師講了,早已根據(jù)自己對內容的感受畫起來了。這就說明低年級學生的意識,情感,行為一旦得到各自滿足時,已經具備了學習的意義。也說明低年級學生獨自完成一幅繪畫作品比集體創(chuàng)作一幅繪畫作品更容易有成果,更有益于孩子的身心發(fā)展。孩子已經把繪畫當成一種樂趣,游戲,此時的孩子才是最快樂的,求知和表現(xiàn)的欲望在他們的身上才有了一定價值。
三、找準切入點,進行合理分組
明確的學習任務與合理的分工是合作學習成功的首要條件,小組成員必須知道自己在合作中所要承擔的責任,并能接受小組長的調配與監(jiān)督,從而出色高效地完成本組的學習任務。此外,在合作學習中,在相對獨立的基礎上我們要求學生能做到揚長補短,互幫互助。如教學《畫家梵·高》一課時,課前需要查閱一些資料,因有些學生家中沒有電腦,筆者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了解后進行搭配分組,這樣更有利于各組資料的搜集,便于小組內討論交流不同的資料與信息;再如教學《刻印的樂趣》一課時,學生帶來的材料各式各樣,有胡蘿卜、土豆、白蘿卜、地瓜等,這種情況下分組就應該有針對性,筆者根據(jù)本課的教學重點以及學生材料的特征進行分組,照顧到不同的學生,并在小組中明確學生任務,有記錄,有監(jiān)督,各司其職,其樂融融。
四、創(chuàng)設合理情境,激發(fā)合作動機
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的自我意識較強,合作意識比較淡薄,他們往往喜歡各顧各,自己獨立完成某項任務,而不善于主動與別人合作,不是很樂意與他人分享成功的喜悅以及在經歷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此時,教師不能強行要求學生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去,這樣會適得其反,難以達到合作學習的效果。因此,我們要把握好教材,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境,使學生的合作動機在潤物無聲中被激發(fā),讓他們的心中燃起“我要合作”的欲望。如筆者在教學《趣味紙筆插》一課時,先讓學生欣賞優(yōu)秀作品《紙筆插》,他們在了解了筆插的制作方法的同時感受到了美,這時趁熱打鐵,給各小組分發(fā)一套彩色卡紙,讓他們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制作一個紙筆插,在這種情境下,學生的合作動機油然而生,不知不覺中,強烈的合作意識悄然生根。
五、促進資源共享,培養(yǎng)良好品質
小組合作學習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善于協(xié)作也是良好品質的表現(xiàn)。筆者以為,小組合作學習并不要求人人都成功,但爭取讓學生們能在資源共享中人人都有進步。如學生能否主動與他人合作,工具材料能否做到交換使用;在活動中是否活躍,是否樂于思考、樂于嘗試;在合作過程中能否做到表達自己的觀點,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合作中心情是否愉快等等。如《瓶子變變變》一課,筆者要求學生課前搜集廢舊的材料課上完成手工制作。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間的“貧富差距”可真大,有的學生的作品相當精美,還有材料閑置,有的學生卻因為材料貧乏,急得雙眉緊鎖。此情此景,筆者靈機一動,跟學生說明,小組的成績是每個成員的成績加在一起的總成績,很快,教室里開始熱鬧起來,大部分材料被利用起來,學生間的討論交流熱烈起來,學生指導學生,相互提出建議,作業(yè)質量有所提升??梢姡谫Y源共享中,學生體會到個人在小組活動中的價值,充分體會到自己是不可或缺的。
六、評價學習成果,享受合作樂趣
美術是多元的,學生也有多元的思維,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合理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是相當重要的,我們要有一雙雙慧眼,及時捕捉學生中的創(chuàng)新觀點,對表現(xiàn)好的學生給予表揚和鼓勵。美術屬于美學的范疇,我們要通過合作學習,不斷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塑造,陶冶他們的情操,使他們享受合作樂趣,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在教學《漂亮的房間》一課時,引導學生在小組內用紙或其他材料制作一個漂亮的房間,學生經過討論、思維的碰撞進行自由設計,展示多種策略,廚房、臥室、展覽室都可以,甚至可以樓上樓下,連通兩間……合作時,每個學生都倍感興趣,都能做到積極參與,既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空間,又有共同的學習任務,小組合作由淺入深、井然有序,層層遞進。學生在組內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中肯評價他人的作品,有的還進行了二次創(chuàng)作,筆者在巡視中也及時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的小組合作不僅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作品的美,還讓他們學會欣賞他人的作品,敢于評價他人的作品,從而享受到美術活動的樂趣。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背景下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有效的合作學習可以激活學生封存的記憶,啟迪學生的智慧。因此,教師要充分審視教學方式,重新定位在教學中的角色,切實把握合作學習的價值,為學生創(chuàng)造有利環(huán)境,使美術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