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峰
(遼寧省人民醫(yī)院全科醫(yī)療科,遼寧 沈陽 110016)
慢性支氣管炎為呼吸系統(tǒng)常見疾病之一,臨床表現以患者的咳嗽、喘息,咯痰、氣急等癥狀的反復發(fā)作為主要特征[1]。慢性支氣管炎屬于中醫(yī)學中“咳嗽”、“喘證”、“痰癥”及等范疇。近年來,因自然環(huán)境污染,空氣質量污染等多種因素的作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數目呈現逐年遞增趨勢,對患者的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2]。本病具有遷延不愈的特點,若未能采取及時恰當的治療,極容易誘發(f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或發(fā)展為肺源性心臟病等,因此及時確切的治療顯得尤為重要。本科室運用1018宣肺益氣散治療本病取得良好的療效,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收集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34例,根據隨機數字表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患者臨床基本資料相比無差異(P>0.05)。
1.2 診斷與納入標準:①西醫(yī)診斷標準:根據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的《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09版)》[3];②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2002年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發(fā)布的《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③年齡在28~68歲者;④患者治療前未應用其他干擾研究類藥物,如糖皮質激素等;⑤各項指標控制良好;⑥患者自愿參與試驗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①不符合上述中西醫(yī)診斷標準者;②存在嚴重心、腦、腎等重大臟器病變者;③孕婦或哺乳婦女等特殊時期不適合長期服用藥物者;④對治療藥物過敏者;⑤受試者依從性差,研究過程中應用其他藥物者;⑥不愿參與或因精神疾病不能參與試驗研究者;⑦臨床資料采集不完善者。
1.4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治療,主要應用鎮(zhèn)咳化痰或抗感染類藥物,口服頭孢丙烯片(規(guī)格:0.25克/片,生產批號:20150526,生產廠家: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用法用量:口服,0.5克/次,2次/天;治療組在其基礎上應用1018宣肺益氣散治療,組方包括:黃芪,沙參,杏仁,大棗,桔梗,川貝,遠志,白術,枳殼,甘草,紫菀,款冬花,枇杷葉,白前,前胡。以上諸藥,以水煎煮至300 mL,溫服100毫升/次,3次/天,1018宣肺益氣散由我院煎藥局煎制,兩組患者均治療4周。
1.5 觀察指標
1.5.1 中醫(yī)癥狀積分變化:咳喘、咯痰、哮鳴音癥狀以0~4級填表,分別計0~4分。
1.5.2 療效評價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制定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慢性支氣管炎的療效判定標準:基本痊愈:咳喘、咯痰、哮鳴音基本消除;顯著進步:咳喘、咯痰、哮鳴音明顯減輕;好轉:咳喘、咯痰、哮鳴音有所減輕;無效:咳喘、咯痰、哮鳴音無改變甚或嚴重??傆行?(治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1.6 統(tǒng)計學處理:使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以率(±s)表示,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證候療效的比較:治療后,治療組基本痊愈25例,顯著進步18例,進步5例,無變化2例,總有效率為86%,對照組基本痊愈15例,顯著進步12例,進步5例,無變化18例,總有效率為54%,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2.2 治療后兩組患者中醫(yī)癥狀積分的變化比較:經治療,治療組患者咳喘、咯痰、哮鳴音中醫(yī)癥狀積分減少程度更為明顯(P<0.05)。
慢性支氣管炎歸屬于中醫(yī)學的“咳嗽”、“喘證”等范疇,根據其發(fā)病因素可分為外感和內傷兩大類,外感六淫可導致肺氣失宣,瘀阻肺臟氣機;亦可因久病傷及肺、脾、腎三臟,繼而導致人體氣機升降失常發(fā)為本病。其病機較為復雜,但無外乎虛實兩端,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因此宣肺止咳,健脾益氣為其治療大法?,F代醫(yī)學多采用廣譜抗生素控制局部炎癥,但因長期應用抗生素導致人體產生耐藥性及不良反應等,甚至導致多臟器不可逆性的損傷,因此本次實驗研究在常規(guī)西醫(yī)藥物應用的基礎上,加以中藥煎劑1018宣肺益氣散進行治療。本方中黃芪具有補氣固表之功用,可用于肺脾氣虛型咳喘、喘息等;桔梗具有宣肺止咳,載藥上行的作用;枳殼具有行氣解郁,化痰除痞的作用;杏仁,具有降逆平喘之功效,臨床用于咳喘氣逆,胸膺憋悶等病癥;杏仁與桔梗、枳殼搭配,共奏宣暢氣機,鎮(zhèn)咳平喘的療效;紫菀、款冬花均具有降逆化痰止咳之功效;白前、前胡為經典藥對,常用于治療痰實氣逆、咳嗽喘息等病癥;白術具有益氣健脾化痰之功效,可用于治療神疲乏力、少氣懶言、氣虛喘咳等病癥;大棗,甘草可起到顧護營陰,調理脾胃的功效;方中加以沙參,枇杷葉起到養(yǎng)陰清熱,潤肺止咳的作用。
[1]庾慧.中醫(yī)藥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臨床研究的結局指標及其選擇[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7,18(4):332-334.
[2]徐愛民,劉秋紅,周勇.中醫(yī)治療50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22):186.
[3]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09版).[J].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2013,20(22):1-7.
[4]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