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久榮
摘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的重點,需要適當?shù)拈_展寫作訓練,讓學生進一步鞏固閱讀所學知識。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引導期間,需要加強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引導,提升學生文化知識儲備量的同時,給學生寫作表達的機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寫作能力
引言: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引導期間,應該認識到閱讀是拓展學生視野,增長學生知識的重要途徑。為了保證學生在閱讀學習期間能夠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可以加強對學生的書面信息與以往實踐經(jīng)驗整合的學習效果,通過寫作表達與之結合,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知識學習水平。
一、閱讀目的明確,鼓勵學生獨立閱讀
學生在開展閱讀知識學習期間,明確學習目標是提升閱讀動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保障學生持續(xù)不斷參與閱讀學習的基礎性條件。教師在課堂上將閱讀目標確立起來,讓學生主動參與閱讀學習,逐步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是提升語文學習質量的有效方法。學生在自主閱讀期間,能夠更好的感知并理解課本內容,這種實踐形式也是提升閱讀質量的有效途徑。
閱讀目的明確之后,學生能夠將閱讀材料的生字、生詞劃分或標注,通過辨別生字、學習新詞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整體內涵。一些閱讀材料需要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課文所選擇的故事以及寫作形式都有很多值得借鑒與欣賞的部分。在這些內容淺顯易懂、結構層次明確的文章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發(fā)展需求與其表達能力是能夠互相適應的。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積極引導學生開展深度的閱讀探究分析。
二、傳授小學生正確閱讀方法
學生在具備閱讀興趣之后還需要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實踐證明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閱讀偏好,有些學生喜歡拿住文章的精髓,對其中的關鍵段落或句子反復學習。而有些學生則是習慣對一些句子優(yōu)美、結構清晰的文章進行泛讀,很難掌握材料的精髓或技巧部分,最終應用到自己的日常寫作練習之中。所以教師為了加強學生引導,需要讓學生喜歡閱讀,且指導怎樣去開展也遇到探究,這樣才能保證閱讀效果有效,個人的寫作水平進一步提升。
精讀法是一種常見的閱讀引導方法,要求學生對閱讀材料中的一些標志性、重點的句子、段落集中注意力,通過逐字逐句的閱讀隨著文章進一步探索。這種閱讀方法較適合小學生,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引導期間,可以加強課程導入,將一些情節(jié)生動、經(jīng)典文章在課堂上深度剖析與引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文章內容用圖片形式展現(xiàn)《四季》這一課文講解期間,教師將不同季節(jié)的圖片展現(xiàn)出來,也可以將動畫或是視頻內容在課堂上播放,通過多媒體軟件上的材料引導,能夠保證學生的多方面感官被積極調動,由此在深度的閱讀之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理解文章的內容。
摘錄法。以學生的寫作能力發(fā)展為依據(jù)條件,鼓勵學生在閱讀期間將自己所需要的詞匯、段落、句子等摘錄下來,或者將閱讀的重點、難點進行劃分記號并作出詮釋或批注。一些文章中的警示性句子或者生動形象的語言,能夠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文學知識,學生將自己課下的閱讀材料摘錄,還能起到豐富自己閱讀筆記的作用。日后的寫作練習能夠有所依據(jù),有助于學生的寫作質量提升。
略讀法通常是學生在課內閱讀或寫作需求期間,有選擇性的將閱讀材料的內容個別之處進行分析或學習,最終達成學以致用的基本目標。教師在教學指導期間,可以讓學生就某一篇課文到圖書館或直接找網(wǎng)絡資源,選擇自己需要的部分進行課堂討論。通過略讀的形式,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摘錄效率大大提升,資料運用的能力也會不斷加強,經(jīng)過語言積累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及閱讀能力也會逐漸提高。
三、通過課外閱讀形式,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語文課程所涉及到的知識內容是來自多個方面的,無論是科技、藝術、地理還是數(shù)學、政治、哲學都是豐富性的學習資源。如果學生僅僅閱讀教材內容,很難對某一個專業(yè)領域深度理解,由于知識基礎較為薄弱,學生對文章鑒賞、評價的效果不足,很難達成寫作的要求。所以語文教師可以從課外閱讀引導開始,讓學生閱讀更多更好的適合自己的讀物,適當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有助于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養(yǎng)成,學生的閱讀興趣也能得到進一步激發(fā),甚至能夠樹立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從自身開始,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自發(fā)性的展開課外閱讀。而實踐活動就是給一些學生發(fā)揮才華的機會,教師需要多給予授課班級學生鼓勵與支持,通過多樣化的措施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四、幫助小學生獲得閱讀概括能力,提升思維
學生在閱讀學習之后,會適當?shù)募ち议喿x學習知識。為了更好的達成閱讀教學目標,教師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智力開發(fā)引導,強調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概括能力作為思維能力發(fā)展的標志,教師需要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并嘗試去探索不同的閱讀心得體會。通過其他方面如思想品德、意志品質的引導,教師能夠找到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突破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潛力。通過合理化的寫作訓練與教學指導,提升學生的閱讀寫作水平。
五、結束語
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閱讀與寫作教育引導是課程的關鍵部分,教師需要進一步了解學生的發(fā)展所需,將閱讀、寫作之間的聯(lián)系逐步加強,養(yǎng)成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通過實踐練習給小學生進步與發(fā)展的機會。
參考文獻:
[1]孔馮麗.淺議小學生語文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J].赤子(上中旬),2015(5):261-261.
[2]張煥芳.淺談如何實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整合[J].新課程(小學),2015(4):99-99.
[3]樓燕.淺談如何實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整合[J].課外語文,2016(13):1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