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累了會說謊?自我損耗削弱誠信行為及其緩解機制

        2018-01-22 13:03:30聶衍剛利振華竇凱毛蘭平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8年4期
        關鍵詞:緩解

        聶衍剛 利振華 竇凱 毛蘭平

        摘要 為檢驗個體在高、低自我損耗狀態(tài)下的誠信行為表現,以及內疚情緒啟動能否緩解自我損耗對誠信行為的負性影響。本研究基于自我控制資源模型理論,通過2個遞進行為實驗進行檢驗。實驗1采用“非優(yōu)勢手反應”任務操縱被試的自我損耗水平,以被試在隨后的“猜測硬幣正反面”游戲中預測的正確率作為誠信行為的指標,結果發(fā)現:相比于低損耗者,高自我損耗者謊報更高的預測正確率。而實驗2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采用“點游戲”任務測量誠信行為,并增設內疚情緒啟動任務,結果不僅證實了實驗1的結果,還發(fā)現誘發(fā)內疚情緒有助于降低非誠信行為的水平。據此可認為,自我損耗降低了誠信行為,而啟動內疚情緒可緩解這一效應。

        關鍵詞 自我損耗,誠信行為,內疚情緒,緩解。

        分類號 B849

        1引言

        誠信行為(honest behavior)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核心品質,對促進社會平穩(wěn)發(fā)展發(fā)揮關鍵作用(Gachter & Schulz,2016)。然而,當前青少年的誠信問題日益突出,考試作弊、不信守承諾、逃票、說謊等行為時常出現,若不加以正確引導,將會影響青少年人格的健全發(fā)展。誠信行為是指在不受監(jiān)督的情況下,人們自愿做出舍棄個人利益,堅守道德底線和道德承諾,符合道德規(guī)范的行為。以往研究已從同伴效應(Paseual-Ezama,Dunfield,Gil-Gomez de Liao,&Prelec;,2015)、父母自主支持(Bureau & Mageau,2014)和家庭教養(yǎng)方式(Dading,CumsiIle,Caldwell,& Dowdy,2006)等角度揭示了青少年誠信行為的發(fā)生機制。不難發(fā)現,個體在做出誠信選擇時,往往面臨著自身短期獲利與社會期望、道德規(guī)范之間的沖突,而解決這些沖突是個體通過運用自我控制來抵制短期獲利的沖動(Dewall,Baumeister,Gailliot,& Maner,2008;胡春香,聶衍剛,2014)。

        1.1自我損耗

        自我控制資源理論的提出,為探究自我控制與誠信行為的關系提供了新的視角。該理論認為,個體在執(zhí)行任務以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需要消耗有限的自我控制資源,一旦出現耗損(即自我損耗,ego depletion),人們就難以進行有效的自我控制,進而導致自我控制失敗的出現(Baumeister,Vohs,& Tice,2007;Tuk,zhang,& Sweldens,2015),如更多的攻擊侵犯行為(Barlett,Oliphant,Gregory,& Jones,2016;Finkel,DeWall,SloRer,Oaten,& Foshee,2009)、冒險行為(Fischer,Kastenmfiller,& Asal,2012)以及親社會動機的下降(Osgood & Muraven,2015)。此外,新近研究證據也顯示,自我損耗會加劇不道德行為的出現,如欺騙行為(范偉等,2016)、不道德決策(Yam,Chen,& Reynolds,2014)等。據此可推測,自我損耗有可能導致個體因道德意識下降而出現非誠信行為。

        1.2自我損耗與誠信行為

        那么,自我控制資源損耗為什么會降低誠信行為?首先,自我損耗下的個體難以有效抵制欺騙所帶來的利益誘惑,容易被暫時的利益沖昏頭腦。Mead,Baumeister,Gino,Schweitzer和Ariely(2009)發(fā)現損耗者比非損耗者更容易受到欺騙的誘惑,更大程度地獲得貨幣收益,增加不誠信行為。其次,自我損耗容易導致自我調控失?。―e Wall,Baumeister,Stillman,& Gailliot,2007)。個體在做出誠信選擇時,會面臨著獲取自身利益與遵守行為道德規(guī)范的動機沖突,這時需要在兩者之間做出權衡選擇,高控制資源者比低控制資源者更能夠克服這種動機的沖突,從而使個體表現出更多誠信行為。另外,當個體的自我控制能力被削弱時(如自我控制資源損耗),人們會表現出更多沖動和自私的行為。例如,Gino,Sehweitzer,Mead和Ariely(2011)指出自我損耗的個體更有可能做出沖動性欺騙,當面臨欺騙的機會時,損耗降低了人們的道德意識,轉而加劇了非誠信行為的發(fā)生。當人們完成一上午的學習和任務,消耗一定的自我控制資源后,在下午更容易出現說謊行為(Kouchaki & Smith,2014)。

        1.3內疚情緒的緩解作用

        自我損耗導致的一系列不良行為是否可以改善?研究發(fā)現,為維持個體正常的生理和認知活動,自我控制資源可以通過補充葡萄糖、休息、幽默或積極情緒的誘導得以恢復(Gailliot et al.,2007;Gong & Li,2017;Tyler & Burns,2008),通過提高個體內在動機水平可以有效防止自我損耗出現的不良行為(Moiler,Deci,& kyan,2006;Muraven,Gagne,& Rosman,2008)。值得注意的是,內疚情緒(guilt emotion)可緩解自我損耗效應。內疚是一種消極情緒,是指個體做出危害別人的行為或違反道德準則而產生良心上反省,對行為負有責任的一種負性體驗(施承孫,錢銘怡,1999;張曉賢,桑標,2012)。以往主要從自我報告法、情景模擬法以及整體形容詞描述法來誘發(fā)內疚情緒,其中一種自我報告法是通過讓被試回憶自己的親身經歷,然后再評價其內心情緒感受程度。這種方法讓個體的感受更真實,能很好地誘發(fā)內疚情緒(張琨,方平,姜媛,于悅,歐陽恒磊,2014)。Boring(2016)通過讓參與者完成一項自我控制任務,隨后誘發(fā)他們的內疚情緒來測量助人行為,結果顯示,內疚情緒克服了失去控制資源的影響,為了補償自己的過失行為,參與者在后續(xù)的任務中持續(xù)時間更長,表現更好。由此我們推測,內疚情緒有助于緩解自我損耗的影響,在影響誠信行為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首先,內疚情緒是人們不遵守道德規(guī)范,傷害到他人而產生心理上的責備,或對自身行為有不可推卸責任的一種內疚、不安、焦慮的負性情緒體驗,為了避免或降低這種不安的感覺,人們傾向于采取利他等補償性行為減輕內疚感(Hoffman,1982)。其次,以往研究發(fā)現,內疚情緒會抑制個體的不道德行為,減少欺騙行為(DePalma,Madey,&Bornsehein;,1995),個體的內疚感會隨著生理上體驗到的負重感增大而提高,從而表現出較少的欺騙行為(Kouehaki,Gino,& Jami,2014)。自我的調節(jié)理論認為,體驗到內疚感的個體比沖動性的個體顯示出更高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更傾向于表現出誠信的行為(Motro,Ordoez,Pittarello,& Welsh,2016)。另外,Xu,B6gue和Bushman(2012)發(fā)現,高自我損耗狀態(tài)下的個體不能很好地反思自己的行為,難以體驗到內疚情緒,從而減少親社會等良好行為結果的發(fā)生??梢?,提高內疚體驗能夠有效緩解自我損耗對誠信行為的不良影響。

        1.4問題提出

        綜上所述,高自我損耗狀態(tài)下的個體因道德意識下降而出現更多的非誠信行為,而通過誘發(fā)內疚情緒可以緩解這一負面影響。為檢驗這一假設,本研究擬從自我控制資源的視角,通過兩項遞進實驗,一方面檢驗自我損耗對個體誠信行為的影響,另一方面考察內疚情緒啟動能否緩解這一效應。具體而言,實驗1采用“非優(yōu)勢手反應”任務操縱個體的自我控制資源水平,通過內隱欺騙范式評估誠信行為,以檢驗自我損耗對個體誠信行為的影響;實驗2采用同樣的自我損耗任務,進一步采用“點游戲”任務來評估個體在啟動/不啟動內疚情緒后的誠信行為,進而探究內疚情緒啟動對自我損耗狀態(tài)下誠信行為的緩解作用。

        2實驗1自我損耗對誠信行為的影響

        2.1被試

        共邀請70名在校大學生(男生32名)參加實驗1,隨機分配到高損耗組(n=35)和低損耗組(n=35),年齡介于20-2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0.93±0.64歲。被試都為右利手,身心健康,視力或矯正視力正常,實驗后有相應的報酬。

        2.2方法

        2.2.1實驗任務

        (1)自我損耗任務

        采用“非優(yōu)勢手反應任務”操縱個體的自我控制資源損耗水平,以往研究均證實了該方法的有效性(Baumeister & Tierney,2011;竇凱,聶衍剛,王玉潔,黎建斌,2014)。高資源損耗組大學生要求用非優(yōu)勢手(本實驗中均為左手)寫一篇100字左右的關于“智能手機的好與壞”小文章,被試的思考時間為2分鐘,緊接著在8分鐘內完成書寫任務;而低資源損耗組的被試則用優(yōu)勢手(右手)來寫文章,實驗任務同上。

        (2)猜測硬幣正反面任務

        通過“猜測硬幣正反面任務”操縱個體的誠信反應水平,該任務被證實為測查個體誠實反應的有效范式(Greene & Paxton,2009)。每一次預測開始時,電腦屏幕會首先呈現1000 ms的“+”作為注視點。然后出現模擬的硬幣投擲界面,讓被試進行預測性選擇,時間持續(xù)3000 ms。接著電腦呈現本次硬幣的旋轉結果,為防止被試因為呈現時間過長而影響作出誠信或欺騙行為的選擇,持續(xù)時間為400 ms。緊接著呈現登記結果界面,該界面上方顯示“請登記預測結果”,中下方顯示“猜對,按J鍵”/猜錯,按F鍵”,持續(xù)時間1000ms。最后呈現反饋界面200ms,如果按“J”,屏幕出現“預測正確,獲得1元”;如果按“F”,屏幕出現“預測錯誤,損失1元”。重復上述流程開始下一輪預測游戲。本實驗共設置100個trails,隨機呈現正面60次,反面40次。實驗共出現4種情形:預測結果正確,登記結果正確;預測結果錯誤,登記結果錯誤;預測結果正確,登記結果錯誤;預測結果錯誤,登記結果正確。實驗前明確告知會根據被試的登記結果的正確數給其相應的獎勵(即被試的收益或損失完全取決于自己登記的結果,如果登記“預測錯誤”則意味著損失1元,反之獲得1元),個體為了增加獎勵或降低損失,更傾向于冒險說謊。情形4中“預測結果錯誤,登記結果正確”的預測正確率越高,表明個體越不誠信。

        2.2.2額外變量的控制

        (1)特質自我控制量表

        采用由Tangney,Baumeister和Boone(2004)編制、后經譚樹華與郭永玉(2008)修訂的《特質自我控制量表》來測查個體的特質自我控制水平(a=0.76)。共有13個題目,Likert 5點計分:“1→5”分別表示“非常不符合→非常符合”,總分越高,個體特質自我控制水平就越高。

        (2)積極與消極情緒量表(PANAS)

        運用PANAS來檢驗被試完成損耗任務的積極情緒(a=0.92)和消極情緒狀態(tài)(a=0.85)。該量表分別由5個描述積極和消極情緒的形容詞組成,Likert 5點計分:“1→5”分別表示“根本沒有一非常強烈”,總分越高,心態(tài)水平越明顯。

        2.2.3實驗設計

        采用單因素組間實驗設計,自變量為自我控制資源水平(高、低),因變量為被試在“猜測硬幣正反面任務”中的預測正確率,即情形“預測結果錯誤,登記結果正確”中的次數與實驗總次數之比。

        2.2.4實驗程序

        被試獨立坐在安靜的實驗室,主試對實驗情況進行介紹后讓被試閱讀并簽寫知情同意書。被試先完成《特質自我控制量表》,接著完成“非優(yōu)勢手自我損耗任務”,實驗結束后填寫PANAS和回答3道回溯題目,問題包括“您完成非優(yōu)勢手反應任務后,現在您感覺到疲累嗎?”(“1=不疲累”到“7=非常疲累”)、“在剛才的任務中,您投入了多少精力去克服非優(yōu)勢手寫作的困難?”(“1=不需要投入精力”到“7=投入全部精力”)以及“完成非優(yōu)勢手反應任務后,您感覺自己的能量資源損耗多大?”(“1=一點損耗都沒有”到“7=損耗非常大”)。隨后,被試進行猜測硬幣正反面任務。最后主試給予相應的實驗報酬。

        2.3結果分析

        2.3.1預分析

        (1)自我損耗效應

        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發(fā)現,相比于低損耗者,高損耗者在完成非優(yōu)勢手任務后感到更加疲勞,t(68)=3.28,p<0.01,d=0.78,付出了的努力更多,t(68)=4.04,p<0.001,d=0.97,并感到自身的能量損耗更多,t(68)=3.47,p<0.01,d=0.83。這說明采用非優(yōu)勢手反應任務操縱被試的自我損耗水平是有效的。

        (2)額外變量排除

        高、低自我損耗組被試在積極情緒體驗上的差異不顯著,t(68)=-1.02,ns,d=0.25,但是在消極情緒體驗,t(68)=-1.85,p=0.06,d=0.43上邊緣顯著。此外,特質自我控制、年齡與正確率相關均不顯著。

        據此,可排除特質自我控制、積極情緒和年齡對實驗效度產生的干擾,但在進一步分析中,需將消極情緒體驗作為協變量加以控制。

        2.3.2自我損耗對誠信行為的影響

        以自我損耗分組為自變量,以正確率為因變量,以消極情緒體驗為協變量進行協方差分析。結果發(fā)現,高、低自我損耗組被試的預測正確率差異顯著(M高損耗者=0.60±0.05,M低損耗者=0.49±0.03,F(1,67)=102.61,p<0.001,η2=0.61)。這表明高自我損耗狀態(tài)下的被試更加傾向于謊報自己的預測結果,而低自我損耗狀態(tài)下的被試更傾向于誠實地報告自己的預測結果。

        2.4小結

        由實驗l可知,個體自我控制資源受損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自我控制功能的正常發(fā)揮,從而導致非誠信行為的發(fā)生,該結果與Gino等人(2011)研究保持一致。那么,緩解自我損耗效應是否可以減少非誠信行為的出現?以往研究發(fā)現,補充葡萄糖、適當的放松、睡眠、誘發(fā)積極情緒等方式有助于恢復自我控制資源,Boring(2016)也證實了內疚情緒能夠克服自我損耗的影響,對完成后續(xù)任務有促進作用,從而表現出良好的自我控制結果。內疚情緒作為一種道德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個體做出利他、助人等補償性行為,而誘發(fā)內疚情緒能夠抑制個體的不道德行為,減少欺騙行為(DePalma et al.,1995)。由此我們認為,內疚情緒對于緩解自我損耗效應,促進誠信行為有著重要作用。為驗證這一假設,在實驗1得出結論自我損耗降低個體誠信行為的前提下,實驗2通過啟動內疚情緒,進一步探討內疚情緒在自我損耗削弱誠信行為過程中的緩解作用。

        3實驗2內疚情緒啟動在自我損耗和誠信行為之間的緩解作用

        3.1被試

        共邀請152名在校大學生(男生58名)參加實驗2,隨機分配到高損耗+內疚啟動組(n=38)、高損耗+控制組(n=38)、低損耗+內疚啟動組(n=38)和低損耗+控制組(n=38)。年齡介于18-2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0.06±0.90歲。被試都為右利手,身心健康,視力或矯正視力正常,實驗后有相應的報酬。

        3.2方法

        3.2.1實驗任務

        (1)自我損耗任務

        同實驗1。

        (2)內疚情緒啟動任務

        采用高學德(2006)所用的自我報告法來誘發(fā)被試的內疚情緒。首先讓被試回憶在以往經歷當中讓他們感到最內疚的事情,寫在事先準備的白紙上。其指導語為:“請您回憶一下在您的經歷中最能夠誘發(fā)您內疚情緒的事件,并盡您的能力詳盡地寫下來,寫得越具體越好,就像您回到當時的情景中一樣”。然后讓被試報告在該事件中體驗到的內疚情緒的程度(采用7點計分:“1→7”分別表示“完全不感到內疚一非常內疚”),得分越高表明誘發(fā)被試的內疚情緒程度越高,在本實驗中能有效啟動被試的內疚情緒,t(75)=23.86,p<0.001,d=3.87。

        (3)點游戲任務

        采用“點游戲”任務測量被試的誠信行為,以往研究證明了該任務的有效性(Mazar & Ariely,2009;Mazar & Zhong,2010)。開始時屏幕出現800ms的“+”注視點,隨后呈現有20個黑點的長方形,并通過中軸線將黑點按13:7、14:6和15:5三種比例分成兩部分,同時下方會隨機出現“1分”、“1角”、“1元”中的其中兩種金額,持續(xù)時間2000 ms;緊接著電腦屏幕會出現“For J”的界面,讓被試快速進行按鍵判斷是左右哪邊黑點多(即選擇黑點多一側為正確反應),左多按“F”鍵,右多則按“J”鍵,時間為2000ms;按鍵判斷后,屏幕會出現一個1000 ms的相應面額的硬幣圖片(1分、1角、1元)作為該次判斷的獎勵,最后系統將自動累計擬獲得的金額總數作為被試實驗報酬。實驗前明確告知被試獲得的獎勵取決于選擇的金額而非判斷黑點多一側的正確數。實驗共有120個試次(trials),其中80個trials兩邊分別是1分、1角、1元中的兩種不同金額,金額越大一側黑點數越少,反之,金額越小一側黑點數越多,這種情況下被試做出正確判斷為誠信反應,做出錯誤判斷為欺騙反應。為了獲得更高的獎賞,被試傾向于選擇金額大黑點少的一側(即欺騙反應)。40個trials的兩邊金額一致(均為1分錢),黑點不同,被試無論做出正確或錯誤判斷只能得到相同的獎勵,做出正確判斷為誠信反應,做出錯誤判斷為錯誤反應。正確率越高表明個體越誠信。

        3.2.2額外變量的控制

        采用與實驗1相同的《特質自我控制量表》(α=0.79)和PANAS(α1=0.85,α2=0.84)分別考察被試的特質自我控制和心境水平以考察這些無關變量對實驗效應的影響。

        3.2.3實驗設計

        采用2(自我損耗組別:高、低)×2(內疚:內疚啟動組、控制組)兩因素組間設計,因變量為“點游戲”任務中的正確率(正確判斷數與總次數之比)。

        3.2.4實驗程序

        程序與實驗1相似,被試完成自我損耗任務后,回答相應的題目,接著進行啟動內疚情緒任務。隨后,被試完成“點游戲”任務,最后主試給予相應的實驗報酬。

        3.3結果分析

        3.3.1預分析

        (1)自我損耗效應

        獨立樣本f檢驗結果顯示,相比于低損耗者,高損耗者感到更加疲勞(t(132)=2.26,p<0.05,d=0.37),付出了的努力更多(t(132)=6.08,p<0.001,d=0.99),并感到自身的能量損耗更多(t(132)=2.36,p<0.05,d=0.38)。上述結果證實非優(yōu)勢手反應任務可有效操縱被試的自我損耗。

        (2)額外變量排除

        高、低自我損耗組被試在積極情緒(t(150)=0.79,ns,d=0.12)和消極情緒(t(150)=0.23,ns,d=0.04)體驗上的差異均不顯著,且特質自我控制、年齡與正確率的相關也不顯著。故可排除特質自我控制、心境和年齡對實驗效度產生的干擾。

        3.3.2內疚啟動與自我損耗對誠信行為的影響

        對被試在“點游戲”任務中的正確率進行2(自我損耗)×2(內疚啟動)兩因素的組間方差分析,結果發(fā)現,自我損耗組主效應顯著(F(1,148)=16.67,p<0.001,η2=0.103),即相比于低自我損耗組,高自我損耗組被試在“點游戲”任務中的正確率更低(M高損耗=0.28±0.03;M低損耗=0.43±0.03);內疚啟動的主效應顯著(F(1,148)=37.79,p<0.001,η2=0.20),即相比于無內疚啟動,內疚啟動后的被試在“點游戲”任務中的正確率更高(M內疚組=0.47±0.03;M控制組=0.25±0.03);兩者交互作用也顯著(F(1,148)=4.19,p<0.05,η2=0.03)。簡單效應分析結果表明(見圖3),在內疚啟動條件下,自我損耗組的主效應不顯著(F(1,148)=2.07,p=0.15,η2=0.01),但是在控制條件下,自我損耗組的主效應非常顯著(F(1,148)=18.79,p<0.001,η2=0.11),即低自我損耗組被試比高自我損耗組被試在“點游戲”任務中的正確率更高(M高損耗+控制組=0.14±0.04;M低損耗+控制組=036±0.04)。反過來看,無論是高自我損耗組(F(1,148)=33.58,p<0.001,η2=0.19),還是低自我損耗組(F(1,148)=8.41,p<0.01,η2=0.05),內疚啟動后的被試在“點游戲”任務中的正確率均顯著高于控制組。該結果不僅證實了實驗1的結果,而且還說明啟動內疚情緒可有效緩解自我損耗對誠信行為的影響。

        4討論

        自我損耗效應是由于前一階段過度消耗自控資源(累了)而導致個體在隨后的自控任務中出現暫時性的自我控制失敗現象。本研究通過2個遞進實驗檢驗“累了會加劇撒謊嗎?”這一假設。實驗1結果發(fā)現:相比于低損耗組,高損耗組被試在猜測硬幣正反面任務時更容易謊報自己的預測結果,即做出更多的非誠信行為,假設1得到驗證。實驗2進一步發(fā)現啟動內疚情緒確實有效緩解了自我損耗效應,促使被試在“點游戲”任務中表現出更多的誠信行為,驗證了假設2。

        自我損耗對誠信行為的影響可以從雙系統理論和前額葉皮層激活不足兩個角度進行解釋。首先,根據雙系統理論(dual-system of self-control)的觀點,自我控制可分為意識層面的控制系統和潛意識層面的沖動系統。自我控制資源的多少將會決定由何種系統占據主導地位,從而對后續(xù)行為產生決定性影響(Hofmann,Friese,& Strack,2009)。我們認為,自我控制資源損耗之所以會對誠信行為傾向產生影響,是因為個體在誠信選擇中由于自我控制資源的缺乏,致使個體無法進行良好的自我控制,阻礙了個體對本能沖動的抑制,此時個體在沖動系統的主導下做出行為反應,無法抵制外界的誘惑,從而導致自我控制失敗現象的發(fā)生,此結果與自我控制雙系統的理論假設相吻合(Muraven,Tiee,& Baumeister,1998),進一步驗證了自我控制雙系統理論在誠信行為中的作用機制。其次,自我損耗對誠信行為的影響還與執(zhí)行控制有關。周曉林(2004)指出,執(zhí)行控制是個體通過調節(jié)認知過程來確保認知系統發(fā)揮最優(yōu)化功能的控制機制。個體在做出誠信選擇時會面臨自身利益與道德規(guī)范的動機沖突,這時需要采用各種認知評價手段來與不合理的欲望和沖動進行辯駁,這個過程需要執(zhí)行控制的參與。然而,自我控制與執(zhí)行控制存在較大的重疊,自我損耗通過抑制執(zhí)行控制功能的發(fā)揮來阻礙隨后的認知加工進程(Sehmeichel,2007),當自我控制資源受損時,個體對不合理的欲望、動機監(jiān)控和調節(jié)失敗,難以進行有效的認知信息辨別而出現認知偏差,從而導致非誠信行為的發(fā)生(Li,Nie,Zeng,Huntoon,& Smith,2013)。另一方面,較為一致的觀點認為,前額葉皮層是自我控制的神經基礎(Hare,Camerer,& Rangel,2009)。研究發(fā)現,自我損耗會抑制左側前額葉皮層的激活,導致個體在面對外部利益誘惑時更易做出沖動決策(竇凱,聶衍剛,王玉潔,黎建斌,沈汪兵,2014)。整合模型也認為,自我損耗通過影響前額葉皮層的活動水平(主要是抑制前額葉皮層的顯著激活),阻礙了執(zhí)行控制功能的正常發(fā)揮,從而降低認知加工任務的表現(黎建斌,2013),進而促使低誠信行為的出現。由此可見,面對“說謊帶來收益而誠信則會損失”這種沖突情境時,自我損耗狀態(tài)下的個體很可能無法抵制誘惑,從而做出非誠信行為。

        實驗2還驗證了本研究的另一個假設:內疚情緒可緩解自我損耗對誠信行為的影響。研究發(fā)現,無論是高損耗組,還是低損耗組,誘發(fā)內疚情緒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調節(jié)自我損耗對誠信行為的影響。內疚是一種道德情緒,當人們做錯事或傷害到別人時,往往會在后續(xù)表現出助人、捐贈等良好的行為結果來消除內疚(Tangney,Stuewig,& Mashek,2007),通過補償、反省等手段盡力避免再做出傷害行為,以此減輕自身焦慮、自責、不安的情緒。感受到內疚的人會通過反思自己的行為,重新審視決策過程,對事件作出事實和反事實的結論,并將事件的評估與內疚情緒儲存于記憶中以便更好地指導未來行為。由此可見,內疚情緒能夠促進道德內化,使自制力和道德標準更為嚴格。本研究認為,雖然自我損耗會導致自我控制功能的受損而表現出更多的非誠信行為,但是內疚情緒的誘發(fā)促使個體對道德行為的敏感性進一步提高,進而做出更為嚴格的道德判斷,表現出符合道德規(guī)范、社會贊許的誠信行為以彌補內疚帶來的心理負擔,由此緩解了自我控制資源損失對誠信行為的影響。

        本研究的意義在于,首先,采用了兩個跨范式的經典實驗來考察自我損耗對誠信行為的影響,增加了實驗結果的效度,更能保證實驗結論的可靠性;其次,進一步驗證了自我損耗導致誠信行為的缺失,揭示其內在心理機制;另外,初步證實了誘發(fā)內疚情緒彌補自我損耗帶來的不良影響,促使誠信行為的增加,為克服自我損耗提供新的方法和視角。以往發(fā)現積極情緒(Gong & Li,2017)、正念感應(Yusainy & Lawrence,2015)等均可減少自我損耗的不良結果,因此,未來研究可拓寬調節(jié)自我損耗與誠信行為兩者關系的變量,為恢復自我控制資源提供新途徑。另外,內疚情緒作為一種道德情緒,在某種程度上起一定的積極作用,如促進親社會行為(Torstveit,Sutterlin,& Lugo,2016)、合作行為(Vaish,2018)等,這為廣大教育者提高青少年誠信行為,促進良好道德品質的發(fā)展提供參考建議。近年來,雖然自我損耗的觀點受到質疑(Carter & MeCullough,2014;Carter,Kofler,Forster,& McCullough,2015),但仍有大量成果證實自我損耗的可重復性(Lee,Chatzisarantis,& Hagger,2016;Maranges & Baumeister,2016;Wenzel,Zahn,Rowland,& Kubiak,2016)。重復研究結果的不一致可能會受到諸如被試群體人格特質、主試操作、實驗室生態(tài)效度、地區(qū)文化等因素的影響,而本研究通過操縱檢驗、嚴格的實驗設計等確保了實驗的有效性。未來研究可以采用ERPs、fMRI等技術進一步揭示自我控制影響誠信行為的神經機制,為開展誠信行為干預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5結論

        本研究證實了自我損耗對誠信行為的負面影響,個體在高自我損耗狀態(tài)下更傾向于選擇說謊而不是誠信;但通過內疚情緒啟動,可有效緩解自我損耗對誠信行為的影響。

        猜你喜歡
        緩解
        老油田控制自然遞減方法探討
        緩解幼兒園新生入園分離焦慮的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7年9期)2017-03-25 20:41:35
        家園合作緩解幼兒的分離焦慮
        幫助緩解幼兒依戀行為初探
        文教資料(2016年29期)2017-02-23 03:27:36
        試論音樂治療在緩解教師心理壓力中的運用
        藝術評鑒(2016年18期)2017-02-22 16:07:24
        有機肥對桃幼樹鉻脅迫緩解效果的研究
        體育鍛煉緩解消除老年抑郁癥的研究
        光動力治療過程中的疼痛和緩解對策
        甲基潑尼松龍沖擊療法治療小兒腎病綜合征復發(fā)效果初步觀察與評估
        我國軌道交通技術創(chuàng)新與建設發(fā)展對城市交通擁堵的緩解作用
        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插入日本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又粗又猛又黄色呦呦|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18| 国产精品第一二三区久久| 巨大巨粗巨长 黑人长吊| 长腿校花无力呻吟娇喘的视频| 日韩国产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喷白浆精品一区二区豆腐 | 成年女人片免费视频播放A | 久久天堂av色综合|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广区| 24小时在线免费av| 18禁裸男晨勃露j毛网站| 精品无码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 熟女人妻中文字幕一区| 99久久精品国产91| 国产成人综合美国十次|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cn|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不卡短视频| 91国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新国产av网站| 亚洲a∨国产av综合av下载|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 强d乱码中文字幕熟女1000部| 日本va中文字幕亚洲久伊人| 手机看黄av免费网址|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九九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在线观看黄片视频免费| 成年av动漫网站18禁| 亚洲丁香五月天缴情综合| 亚洲男人天堂av在线| 国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 日本丰满少妇裸体自慰| 亚洲五月天综合| 国产在线高清无码不卡|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清无码| 日本高清aⅴ毛片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