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卜全民+朱凱璇+阮正智
【摘 要】危險化學品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了使用方便,企業(yè)、個人都會不可避免地儲存危險化學品,但危險化學品在造福人們生活的同時,又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風險,所以在危險化學品儲存過程中建立一個風險評價體系顯得尤為重要。危險化學品儲存風險管理與相關研究,外國早已開展,而我國仍舊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tài),本文將對危險化學品儲存過程中的風險評價做一定研究,并且以我國的危險化學品儲存不當所引發(fā)的事故為反例,佐證自己的分析,最后將對我國目前危險化學品儲存過程中的風險評價提出建議。
【關鍵詞】危險化學品;儲存;風險;風險評價
近些年來,我國化學工業(yè)在蓬勃發(fā)展,而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各類化學品也在逐漸變得不可或缺,同時隨著人們對化學品有毒與無毒的辯證關系的深入了解,對危害與風險聯(lián)系的認識的不斷完善,風險概念便自然地引入了中國化學品管理畛域,影響著中國化學品管理的模式[1]。在一些企業(yè)儲存危險化學品的過程中,至關重要的步驟是將嚴格的管理嵌入到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當管理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某些問題的時候,就可能產生安全的漏洞,更加嚴重的話,會造成傷亡事件的發(fā)生。
1 揭開危險化學品的面紗
危險化學品的數(shù)量巨大且用途廣泛,他們被用于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對所有的化學品的儲存都采取一對一的方式顯然是天方夜譚。與之相悖的是,為了國家與人民的利益不受損害,各國都必須對各類危險化學品的儲存進行嚴格管理,正因如此,各國對危險化學品的儲存管理基本上都采用分類管理的方式。對于國內而言,根據(jù)2003年公布的《危險化學品名錄》將危險化學品分為8類,主要包括易燃固、液體、腐蝕品以及爆炸品等[2]。針對不同類型的危險化學品都有各自獨特的儲存方式,例如:高度易燃液體就應當儲存于陰涼通風庫房,遠離火種、熱源、氧化劑等。然而,我國對于危險化學品的分類與國際上的化學品通用分類制度GHS差別較大,導致我國在危險化學品的儲存方面很難與其他國家交流學習,同時對我國的危險化學品的運輸、使用等也都有不利影響。
基于此,在中國,《危險化學品名錄》于2015年被成功修訂,這樣的修訂,是建立在我國大量科學家的實踐與經驗的基礎上的。該名錄將危險化學品分為物理危險、健康危害和環(huán)境危害三大類,這才與國際上通用的GHS相一致,這一事件也標志著我國的危險化學品分類管理工作基本與國際接軌[3]。同時我國政府根據(jù)《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中的第三條明確規(guī)定了危險化學品的界限,是指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等性質,對人體、設施、環(huán)境具有危害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至此我國的危險化學品的界定及其所屬才有了較為明確的規(guī)定和歸屬,這一界定也為我國危險化學品的儲存、運輸、使用等方面的管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便利,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提到危險化學品,多數(shù)人們還是會談之色變,究其原因,主要是危險化學品具有爆炸性、燃燒性、腐蝕性和毒害性等危害特性,一旦在儲存過程中操作、管理不當或者監(jiān)督松懈,就及其容易發(fā)生事故,具有很大的安全隱患。不僅僅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在電視媒體中看到許多因為危險化學品儲存不當所引發(fā)的事故,不但造成了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還可能引發(fā)社會恐慌。先舉個例子,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在前年發(fā)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造成了68.66億元的財務損失,還有近千人傷亡。再比如,山東國金化工廠在2012年的時候,發(fā)生了爆炸,造成了750萬元的財務損失,在此事故中,10人傷亡[2]。危險化學品儲存過程中因管理不當產生的嚴重后果如此觸目驚心,但是危險化學品仍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常見的危險化學品有:苯、液化氣、汽油、甲醛、氨水、二氧化硫、硫化氫、農藥、液氯等),所以做好危險化學品的儲存風險評價尤為重要,做好的此層面的風險評價,在很多時候就可以避免如此巨大的經濟損失,挽救一群人的生命的同時還可以給他們一個和平安定的生活環(huán)境。
2 風險評價之謎
何為風險評價?風險評價是以風險的識別與估測為前提,主要考量包括風險出現(xiàn)的幾率以及虧損等級等方面,然后對其出現(xiàn)的可能性與對應的危險等級進行估測,對照普遍的安全性參數(shù),來最終確定風險的等級,以及對其進行管理控制的與否。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危險化學品的研發(fā)越來越普遍,新型的危險化學品也隨之出現(xiàn),儲存過程中因處理不當發(fā)生的事故也隨之增多,因而亟需在危險化學品的儲存風險評價方面有所發(fā)展。
針對危險化學品的風險評價,王鐵宇、周云橋、李奇峰、呂永龍教授等人認為應該分為健康風險評價、生態(tài)風險評價和區(qū)域風險評價。不可否定的是,這三種風險評價有著十分相近的地方,包括,風險表征會被風險源實施于受體?;剡^頭說,它們有著各自的核心評價。再者,在實施三者的時候,使用的途徑也是不盡相同的[3]。國際上有許多國家已經對危險化學品儲存過程中的風險評價方面有所研究。在1975年的時候,為了能夠監(jiān)督全世界范圍內的化學品儲存運輸以及對全世界范圍內的環(huán)境進行實時地評價,從而能夠有力地向全世界范圍內的相關單位與部門提出一定的預告,避免不必要的人員財產損失,IRPTC在此基礎上就得以成立,這主要要得益于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在這以后,美國環(huán)保署為了能夠實現(xiàn)健康風險評價的目標,相繼公布了一些其他的文件,包括《生態(tài)風險評價指南》等。在風險評價的領域,它的應用是最為廣泛且最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
要做好危險化學品儲存工作中的風險評價,第一步就需要關注風險分析。要想做好風險評價,就必須要想到可能會發(fā)生什么風險。通過我們小組的實地調查以及相關資料研究,筆者認為危險化學品儲存過程中有潛在發(fā)生可能性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點:
(1)起火、爆炸危險。這是發(fā)生頻率很高的危險,引起火災、爆炸的原因多種多樣,但絕大部分還是由于儲存易燃易爆固、液體不當所導致的。起火以及爆炸事故,3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分別是:可燃物、助燃物、著火點;爆炸極限、封閉的空間、著火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