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恒,趙忠彩
摘 要?兒童教育需要用智慧啟迪,需要等待,要有顆溫暖的教育心。
關鍵詞?教師;教育心
中圖分類號:G443,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2-0238-01
下午,我去接孩子回家。以往,我的孩子都會在放學第一時間會高興的跑到我的旁邊來“索取”五角錢去買點他愛吃的東西。但與往常不一樣的是,今天下午,我等了好一段時間。當我不注意的時候,他來到我的身邊,用他的小手拉了我一把,聲音很低的對我說道:“爸爸,我們老師在那邊喊您!說對您有話說”。當時我還沒有反映過了,看他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等我還沒有超他指的方向望去!孩子的語文老師已經(jīng)站在我的旁邊了!我向她打了聲招呼寒暄了幾句!她就開始就在孩子的面前開始教導我和孩子,從孩子的寫字慢,上課不專心,到作業(yè)完不成,再到上學不按時??傊?,她給我總結道:“教書這些年,我還沒有見過像你家這樣的孩子呢!不要說教,就拿排座位來說,我還特意安排一個學習好,寫字快的學生來影響他!我覺得自己太失敗了!真的沒有辦法了……?!蔽以诼犓殧?shù)孩子的缺點時,再看看不到9歲的孩子的表情,他站在那里不知所措!低垂著頭,不停地搓著雙手,無可奈何……!最后,她終于切入主題了,指著孩子給我再次說道:讓孩子留級!再次強調,她這也是為孩子好,為孩子未來發(fā)展著想,如果這樣下去會對孩子的成長不利!建議我們好好考慮一下。
我明白關鍵的時刻學生成績對教師考核影響!但孩子留級就真正解決問題嗎?有留級必要嗎?
后來,我通過電話聯(lián)系孩子語文老師,說畢竟快到考試了,還是讓孩子參加考試后再論他是否趕上趕不上,如果綜合成績下來,我們覺得孩子沒有進步,那就讓孩子留級不遲。通過長時間的溝通和交流,她勉強同意了。
臨近期末考試,我對孩子進行了針對性的輔導。考試那天晚上,孩子失眠了。我不知道不到9歲的孩子對這次升學考試如此的看重,是好事嗎?孩子為什么要承受如此大的壓力呢?這就是教育,這樣的教育能讓學生幸福嗎?
記得有一次要寫作文,要寫關于老師的作文。我鼓勵他寫現(xiàn)在的語文老師,他卻給我的回答是,我不喜歡語文老師,她不喜歡我,我不想寫她!想想,一個不喜歡學生的老師,如何讓學生能學好她所教的課程呢?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指出:“促使兒童學習,激發(fā)他的學習興趣,是他刻苦頑強地用功學習的最大的力量,是對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而一旦這種不能以任何東西相比擬的精神力量的火花熄滅時,你就變得無能為力了,即使有影響兒童心靈的最英明、最精細的手段,他們都會成為死的東西。”可能這種論斷太過于牽強,但也從側面上反映出平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度。孩子從以前敢寫作文,發(fā)展到課堂之中不敢寫,怕同學笑,到老師也沒有見過這樣的學生……。
考試完試,孩子的第一句話:“??!終于可以好好的玩了,終于解放了!”這就是我們要的教育,要的連學生玩的時間都沒有的素質教育。我陷入了沉思!
很久以前曾經(jīng)讀過一篇文章,作者以一名兒童的口吻對成年人傾訴著心聲。文中有幾句話是這樣說的:“媽媽,請您走慢一點,我的腿還太短太短,跟不上您匆匆的腳步;爸爸,請您多給我一點時間,我的手還太小太小,拿不穩(wěn)那細長的竹筷;老師,請您等等我,不是我不想被您夸獎,只是我還沒有長大,弄不明白您說的話……”是啊,誰不想得到夸獎,誰不想獲得成功,可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孩子學習中出現(xiàn)了困難,正如上文所說是因為他“還沒有長大,弄不明白您說的話。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用正確的心態(tài)面對他們,耐心等待孩子們慢慢成長,要相信他們一定不會讓自己失望。
孩子在成長發(fā)展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的關注,更需要教師溫暖的耐心,需要更多的勞逸結合,需要教師多給予鼓勵,多發(fā)現(xiàn)他的優(yōu)點!教育是什么呢?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彼膶W生柏拉圖說:教育非它,乃心靈轉換。歸根結底,教育是影響孩子精神成長,溫暖孩子心靈的事業(yè)。教育就是要用全部的心靈讓孩子溫暖地成長。想想不到9歲的孩子,老師當著他的爸爸面前說她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學生,建議孩子不用考試,直接留級。在這樣的情景下,孩子能喜歡這門課嗎?能喜歡這樣的教師嗎?
我不敢去想,一個原本愛學習,愛幻想、愛寫作的孩子就被貼上“趕不上”的標簽,我不知道這對孩子的未來、人生道路意味著什么?蘇霍姆林斯基告誡教師:每個兒童都是帶著想好好學習的愿望來上學的。這種愿望像一顆耀眼的火星,照亮著兒童所關切和操心的情感的世界。其實,教育不是“選擇”,而是“栽培”。教育家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本身就意味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教育是人本教育。教育需要教師能靜下心來,蹲下身來,等等孩子!教育應該是一個洋溢溫暖、溫馨、充滿溫情的過程。孩子的教育需要溫暖。一個有良知和責任感的教師要深刻溫暖自己內心。一名有理想的教師,應該是有溫度的教師,應該具有強烈的愿景、溫暖的情懷。教育需要溫暖,它就像小火煨湯:精心熬制,慢慢燉煮。最后,那種特有的香氣就會彌漫在你的生命周遭、貫穿你的生命全程。教育的追求就是:用智慧啟迪智慧,用激情點燃激情,用愛心澆灌愛心,用溫暖傳遞溫暖。教師要有顆溫暖的教育心。
作者簡介:晁恒(1980-),中教一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學體育教育;趙忠彩(1981-),中教一級,本科,研究方向:中學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