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娟
摘要:新課程改革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不能再局限于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而要運用合作學習等新型教學模式。本文闡述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可行性策略。
關(guān)鍵詞:《新課程標準》 ?小學語文 ? 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顧名思義,就是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學生進行明確的責任分工,且互幫互助進行學習。合作學習模式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為主,讓學生積極自主地學習。因此,教師可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組織組內(nèi)討論和交流,進而不斷提高學生溝通合作能力。另外,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小組成績作為評判的標準,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小組成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對于提高教學質(zhì)量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不斷變換教學方式,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保證合作學習的課堂效果,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合作學習模式的重要意義
1.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增加與學生的互動
在合作學習模式下,教師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不斷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與此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另外,通過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加深學生之間的相互理解,有效提高學生之間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促進學生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在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2.快速解決問題,實現(xiàn)良好的課堂效果
傳統(tǒng)的教學以填鴨式教學和灌輸式教學為主,課堂上,教師言傳身教,學生只能被動地、機械地學習知識,他們只是把教師所講解的內(nèi)容進行復制粘貼,然后一字不落地抄在筆記本上,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講解占用了太多的課堂時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幾乎沒有互動,從而限制了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而通過合作學習,教師便有足夠的時間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還可以與小組成員一起探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共同解決學習中的難題。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1.合理劃分小組
小學生年齡小,而且愛玩好動,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如在分組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等進行分組,并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文章,讓小組進行合作,共同學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設置輕松愉快的互動游戲,從而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小組愉快地進行合作與交流,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2.制訂學習目標
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好奇心極強,對于新奇的事物,他們總是想一探究竟。但是,由于小學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所以學習總是受到限制。因此,在教學新課文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并且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學習情況,制訂合理的學習目標,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與小組成員展開積極討論,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發(fā)揮引導作用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讓小組合作學習發(fā)揮最大的作用。與此同時,教師要總結(jié)和記錄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情況。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盡量不要過多干涉,當學生遇到疑難時,再給予學生合理地引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另外,教師要多鼓勵靦腆內(nèi)向的學生,讓他們敢于說、勇于說、樂于說。這樣一來,就能有效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結(jié)語
總而言之,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且被廣泛運用于課堂教學,它不僅能有效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增加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參考文獻:
[1]王曙明.論新課程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新觀念[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4.
[2]陳寶云,王靜.小學語文教學中推進合作學習的探討[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6,(1).
[3]劉燁.小學語文合作學習初探[D].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7.
(作者單位:江西省高安市瑞陽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