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莎莎
摘要:嗩吶作為中國民族吹管樂器的一種,在我國有著古老的歷史。它具有發(fā)音高亢,明亮,音色優(yōu)美,表現(xiàn)力豐富等特點。嗩吶在民間的使用較為豐富,而且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在紅白喜事,婚喪嫁娶,開業(yè)典禮等地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所以人們對嗩吶也并不F&生。而以前的贛劇演奏中,嗩吶的作用卻并不被認可,所以只是將嗩吶用在在一些戲曲表演的前場或者結尾,以及展示戲曲人物的成風等曲牌,以烘托氣氛,塑造人物形象。隨著時間的推移,贛劇演奏也在繼續(xù)進步,嗩吶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等特點,在戲劇樂隊中發(fā)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所以逐步開始推廣咦吶在贛劇演奏中的使用。本文對嗩吶以及其在贛劇演奏中的作用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嗩吶;贛劇演奏;作用
嗩吶,俗稱喇叭,是我國普遍流行的吹奏樂器。它有八個按音孔(第七孔在反面),為八度超吹樂器。各地嗩吶形制不一,按地域分,大體有北方和南方兩種不同風格。北方高吭、激越;南方舒婉、流暢。其形制可分高音嗩吶、中音嗩吶、小嗩吶(又叫“海笛”)。嗩吶除作為獨奏樂器使用外,在民族管弦樂隊中,也是管樂組的重要樂器。在民間吹打樂中,嗩吶經(jīng)常作為領奏樂器使用。嗩吶音量響亮、聲音粗獷、穿透力強,適合表現(xiàn)歡快、熱烈、雄壯的情緒,可以演奏技巧性很強的華采樂段(句),還可以模仿飛禽和昆蟲、獸畜的嗚叫聲。嗩吶在民族樂器中的這些功能,在戲曲音樂中也同樣具備。然而,嗩吶作為贛劇演奏使用的樂器,又有著它自身的一些特有功能。
1 演奏技巧“伴與唱”
我們的戲曲演奏基本上采用的是民族樂器的伴奏方式,要做到完美的演奏變現(xiàn)。還要保持整個嗩吶在演奏中的音色和力度。把握伴奏技巧,將“伴與唱”和諧之美奉獻給觀眾。嗩吶為什么贛劇演奏中重要的伴奏樂器呢?因為它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重要的是嗩吶的聲音是任何民族樂器不可替代的,它的表現(xiàn)力豐富而獨特。當與交響樂隊合作演出時,再優(yōu)秀民樂樂器,也只能跟隨著每段唱腔而行,完全是一種被動的狀態(tài)。在演奏的方式不能突出個性,要使嗩吶的音色融入到整個樂隊中,既要有嗩吶的特色,還要保持整體音樂的完整性。
2 嗩吶在贛劇演奏中的作用
2.1 嗩吶在贛劇演奏中的伴奏作用
嗩吶是贛劇演奏中“文場”里的一件重要樂器,京劇、昆曲、評劇、黃梅戲等許多劇種里,都有嗩吶。在一些曲牌演唱時,需要嗩吶作為跟腔伴奏。在一些特殊的場景中,為了表現(xiàn)悲痛欲絕、喜慶歡快等感情時,用嗩吶當作主伴奏,以嗩吶為主要伴奏,能達到生動的戲劇表現(xiàn)力的體驗感,從而感染觀眾,讓他們身臨其境,使戲曲藝術效果達到高潮。嗩吶在曲牌中作主伴奏的同時對演奏者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戲曲伴奏中,要牢記一個“伴”字在心中,在充分掌握并能熟練演奏出劇本的同時,又能巧妙地把握戲曲情節(jié)中人物的各種感情,使自身的演奏效果能與樂隊融為一體,強弱變化,速度快慢,能隨心所欲,信手拈來,總體上要能和樂隊揉和在一起,不能太突出。這樣才能使出現(xiàn)的音樂旋律切合當時人物感情,達到完美的配合。
2.2 嗩吶在贛劇中的獨奏、主奏作用
嗩吶作為傳統(tǒng)的純吹管樂器,在獨奏時,大多在戲曲的開幕與閉幕,戲曲中武打戲段的開始、戰(zhàn)斗場景中出現(xiàn)。在這些時候,嗩吶一般突出的是一個“演”字,只要歡快熱鬧,可以把氣氛烘托起來即可,演奏起來可以隨心所欲,使觀眾滿意。同時,為了使嗩吶獨奏時充分發(fā)揮嗩吶的作用、突出嗩吶的特點,演奏者必須熟練掌握嗩吶演奏的一切技巧。
2.3 嗩吶在贛劇演奏中聲腔音樂的作用
重要的聲腔樂句旋律,多在前奏、間奏、尾奏部分使用嗩吶,因為嗩吶極具穿透力、聲音響亮的特點,其在表現(xiàn)歡快的氛圍時有著獨有的優(yōu)勢,所以在表達活潑、歡快及氣氛較為熱烈的聲腔音樂中也使用嗩吶。
2.4 嗩吶在贛劇演奏中描寫音樂旋律聲部時的作用
嗩吶是民族樂隊與民間吹打樂隊中的重要或主要樂器。嗩吶在合奏音樂中一般作為主要的旋律聲部而出現(xiàn)。嗩吶合奏的音樂在旋律聲部出現(xiàn),主要集中體現(xiàn)在現(xiàn)代編排不斷,表演一些新的劇目等方面,如時裝戲、現(xiàn)代戲、歷史劇等。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戲劇也根據(jù)其人民的不同要求而改變,從而使得在發(fā)展過程中戲劇被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創(chuàng)新實踐戲,及戲曲創(chuàng)作手法的變化也起到嗩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促使了嗩吶的發(fā)展,使其在發(fā)展中,成為戲陸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演奏樂器之一。
3 嗩吶的“音”與“情”
嗩吶它既適宜表現(xiàn)歡快,喜慶,深沉、也適宜表現(xiàn)悲凄的內(nèi)容,也能表現(xiàn)壯觀的意境。嗩吶它能突出濃郁的中華民族音樂的特色,隨著嗩吶演奏技法的不斷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如今的嗩吶技術已日趨完善,各種風格的嗩吶樂曲應運而生,從中小型樂曲發(fā)展到敘事曲、隨想曲、狂想曲;從相對較為單一的演奏技法,發(fā)展到如今復雜多變、難度系數(shù)較高的綜合技巧。任何高水準的藝術演奏都是“音”與“情”的完美融合,“音”是演奏技術的外在體現(xiàn),而“情”則是對作品內(nèi)在情感意境的真切把握,二者如同人體的骨架與血肉,相互依存、互為基礎。與其他任何的藝術演奏一樣,嗩吶演奏同樣是由“音”與“情”的高度結合來體現(xiàn)藝術的審美情感的。
4 結語
嗩吶在贛劇演奏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既因為噴吶的自身特點得到了相應的發(fā)展,同時又與工作人員的研究發(fā)展嗩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為了使嗩吶在未來可以有更好的發(fā)展,中國戲曲事業(yè)可以繼續(xù)推進,民俗文化可以代代傳承,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努力探索研究,使中國戲曲發(fā)揚光大。
參考文獻
[1]汪洋.嗩吶在戲曲樂隊中的功能[J].黃梅戲藝術,2016,(09).
[2]閏建軍.淺論嗩吶在戲曲音樂伴奏中的運用[J].文史藝術,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