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瑩
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屬于臨床常見的產后出血類型, 該疾病若不及時干預, 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1]。而大部分患者在出血期間易出現(xiàn)較嚴重的負面情緒, 因此, 為保證止血效果, 對患者實施相關護理干預十分重要。本院對行欣母沛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分別實施循證護理、常規(guī)護理,以探究循證護理的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17日~2017年12月20日本院收治的96例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均實施欣母沛治療, 隨機將其分為實驗組(50例)和對照組(46例)。實驗組患者年齡23~42歲, 平均年齡(28.65±4.52)歲;初產婦30例(60.00%), 經產婦20例(40.00%);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24±1.35)周。對照組患者年齡22~41歲, 平均年齡(28.59±4.52)歲;初產婦26例(56.52%), 經產婦20例(43.48%);孕周37~42周, 平均孕周(39.30±1.40)周。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護理, 即護理人員遵醫(yī)囑給患者使用欣母沛, 對患者病情進行監(jiān)測, 積極配合醫(yī)師工作, 若有異常, 應及時向醫(yī)師報告。
實驗組患者應用循證護理, 具體干預措施如下。①提出問題:如何有效護理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相關并發(fā)癥?②尋找證據:以“宮縮乏力”、“護理”、“產后出血”等作為關鍵詞, 在各大資料庫內進行搜索, 尋找相關參考文獻, 并對其有用性及可靠性進行評價, 篩選出有效文獻。③循證實施。a.了解病因:當患者出現(xiàn)產后出血時,除對患者實施有效治療外, 還應積極查找原因, 考慮是否為多胎、胎兒過大、羊水過多等因素, 對患者病情進行監(jiān)測,記錄患者陰道流血等情況, 對于出血量較大的患者, 應及時向醫(yī)師報告, 并協(xié)助其作出對癥處理。b.用藥護理:在對患者用藥前, 應詢問患者是否存在胃潰瘍、哮喘等病史, 觀察患者是否存在胎盤胎膜殘留、凝血功能異常、陰道軟組織損傷等情況, 有上述情況時, 應禁用欣母沛, 對患者使用藥物后, 應及時觀察藥效, 記錄患者陰道流血情況, 對患者子宮實施輔助按摩。c.心理護理:臨床調查發(fā)現(xiàn), 大部分產婦均會存在恐懼、害怕、心慌等負面情緒, 這十分不利于保證藥物干預效果, 護理人員應先安撫患者情緒, 告知患者“消極不良的情緒易增加出血, 十分不利于止血”, 促使患者自主調節(jié)心態(tài), 使其盡快平穩(wěn)情緒。d.藥物不良反應護理:調查發(fā)現(xiàn), 部分患者使用欣母沛后會出現(xiàn)發(fā)熱、腹瀉、嘔吐惡心等不良反應。當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時, 應使用物理降溫對其進行干預, 必要時可遵醫(yī)囑對患者使用相關藥物;若患者出現(xiàn)嘔吐惡心, 應將其頭部偏向一側, 并對其口腔實施清潔護理,以免誤吸;對于腹瀉患者, 應遵醫(yī)囑給予患者相關藥物進行干預, 并勤換床單。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研究對比兩組患者的產后出血量、心理狀況評分、滿意度。①心理狀況評分:選擇癥狀自評量表SCL90[2]進行調查, 總分45分, 得分越低, 表示患者心理健康越好。②滿意度:選用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 (NSNS)[3]進行評定 , 滿分 100 分 , 其中 <60 分、60~80 分、>80分分別表示不滿意、較滿意、十分滿意, 滿意度=十分滿意率+較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產后出血量及心理狀況評分對比 實驗組患者產后2 h出血量為(256.72±40.64)ml、產后24 h出血量為(432.96±52.67)ml, 護理前后心理狀況評分別為(39.78±3.32)、(20.35±3.77)分。對照組患者產后2 h出血量為(402.72±46.30)ml、產后24 h出血量為(595.96±70.67)ml, 護理前后心理狀況評分別為(39.80±3.40)、(27.35±3.12)分。實驗組患者產后2、24 h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 護理后心理狀況評分低于護理前及對照組護理后,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對比 對照組患者滿意度為82.61%,其中不滿意8例, 較滿意25例, 十分滿意13例;實驗組患者滿意度為98.00%。其中不滿意1例, 較滿意22例, 十分滿意27例;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屬于產科較常見的并發(fā)癥, 亦是導致圍產期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 對產婦的生命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4]。
目前, 臨床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主要給予其藥物干預, 其中欣母沛在產后出血治療中具有較佳的效果[5]。但為保證止血效果, 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亦十分重要。
本研究對行欣母沛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分別實施循證護理、常規(guī)護理, 研究發(fā)現(xiàn), 常規(guī)護理的措施更具有基礎性, 對患者心理關注度不夠, 而循證護理的措施更具有全面性及科學性, 能有效豐富護理內容, 改善患者心理狀況,使患者意識到不良心理對產后出血的危害, 從而自主調節(jié)心態(tài), 更有助于保證治療效果, 護理效果較常規(guī)護理更佳。
此次研究數據顯示, 實驗組患者產后2、24 h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 護理后心理狀況評分低于護理前及對照組護理后, 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對患者實施循證護理有助于保證欣母沛的治療效果, 減少產后出血量, 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心理狀況, 使其以一種較平穩(wěn)的情緒渡過產后出血階段, 有助于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好評度。
綜上所述, 對行欣母沛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十分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