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聰慧
摘 要:在現(xiàn)代教育不斷進化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中,故事式教育作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教育方法,如何正確理解并合理應用故事教學法成為了現(xiàn)代小學英語課堂的新問題。
關鍵詞:學習積極性 故事教學法
自英語課程進入小學課堂以來,教學效果相對于其他課程不夠理想,而提升教育質(zhì)量、增加學習效率以及促進英語教學目標高效實現(xiàn)的重要手段就是對教育方式的改良。故事教學法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學生對于教學形成一個思維結(jié)構雛形,從而在學習其他事物的理解中獲取更為全面的認知,故事教學法是對嚴厲死板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沖擊,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師生共同構建高效課堂。[1]
一、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定義
故事教學法是教師在課堂上根據(jù)所講授的內(nèi)容穿插相關故事、以注解強調(diào)所講內(nèi)容,使學生對所講課程產(chǎn)生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思考并從故事中感悟道理并掌握其中的知識技術、教學目標等的一種教學方法。[2]
故事教學法是一種是教學目標依附故事講述的授課模式,教師搜集故事素材并將故事與其背后所蘊藏的世事道理以及教師所想表達的教育目的呈現(xiàn)給學生,以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此外,通過學生于課堂上對故事的評價與分析,可以反饋出教學目的的教育程度以及學生對教學的接受程度。這種教學方法趣味性高,對于現(xiàn)在小學課堂教育中,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有效教育方法。[3]
二、小學英語教學應用故事教學法的意義分析
英語隨著世界國際化的不斷提高的同時在我國現(xiàn)代教育進程中所占據(jù)的比重也愈加厚重。為了提高其教學質(zhì)量,增加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是極其重要的。目前我國教育課堂中所突出的重要教學問題,就是如何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小學生作為我國初等教育中的第一個臺階,是形成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開端,作為心智尚還稚嫩的小學生群體來說,教師的教學方式可能時時刻刻地影響著其一生的走向。
在我國傳統(tǒng)教育方式中,教師更多的是機械式地對學生進行填鴨教育,疏忽了教學課堂中學生作為接受主體的地位,學生沒有學習興趣,學習效率也就隨之而消落。相反作為現(xiàn)代新式教育中的故事教學法,其設計教學對象的適用主體就是初等教育中對于學習尚未形成學習意識的群體。對于小學生群體而言,故事使其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有趣的故事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學習專注度,以此提高學習效率。故事教育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作為一個冉冉新星,吸引、啟發(fā)著學生,并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學習培養(yǎng)、學習交流道路上來。
三、小學英語教學應用故事教學法的原則與方法
1.應用故事教學法的遵循原則
(1)故事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匹配性
小學英語作為學生英語啟迪的課程,其內(nèi)容多傾向于教育學生英語的基礎知識、對英語有所了解,并對英語日常用法有一個初步的掌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故事教學法時,故事種類及內(nèi)容的選擇對于開展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個好的故事應該貼合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在能夠引發(fā)學生興趣的同時,做到教學目標的同步實現(xiàn),營造相對活躍的課堂氛圍,進而調(diào)動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實現(xiàn)現(xiàn)代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2)故事提升課堂教學氛圍的趣味性
小學生群體作為人類生理成長階段心智尚未發(fā)育成熟的階段,對于外界接觸的敏感程度相對較高,而故事的趣味性決定了學生課堂活躍程度。因此,教師對于故事教學法的趣味性的把握也顯得尤為重要。對于當代學生群體,信息化的世界使得這一代學生對于外界信息的接觸獲知越來越多,貼合學生的興趣、采用學生喜愛關注的故事,保證學生對課堂積極的持久性,才可以真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得到教育方式的長足進步。
(3)故事對于課堂教學的可控性
在小學課堂教育實現(xiàn)故事式教學的過程中,故事的存在不僅僅旨在提升課堂活躍性,過高的課堂活躍性對于課堂教學會產(chǎn)生相駁的影響。小學生群體同樣也是對于課堂紀律性尚不明確的群體,教師一旦對于課堂的紀律性失去把控,所引發(fā)的課堂事故的后果也頗為嚴重。故事性教學應該做到在有效的教學時間內(nèi),故事與教學目標的實施應該各具科學的比例,真正做到增加科學教育趣味性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
2.應用故事教學法的教育方法應用
(1)故事教育法的情景聯(lián)系
小學英語課堂中的英語教育多偏向于對學生進行啟迪性的挖掘。生活是每一個人類最親近、直接的老師,貼近于生活中的故事對于學生的親近感可以增加學生的共鳴程度。在講故事的同時,要有對劇情起伏轉(zhuǎn)變的突出,用不同角色可以利用聲音、圖片使學生注意到情景的轉(zhuǎn)變。另外,在情景聯(lián)系的同時也要于學生進行眼神的交流,從眼神的交流中獲知學生是否被所講的故事所吸引,反饋良好的反映。在故事情節(jié)中穿插英語單詞、語法等知識,不時對所講的故事進行必要的講解,在提高學生聽力能力的同時增強學生英語其他方面的能力,做到英語能力全面提升。讓學生對所講的故事有一個全面的認知,加強學生英語方面的想象力于創(chuàng)新精神,通過認知的加強隨之提升對教學目標的學習。
(2)故事教育法的故事聯(lián)系
在小學英語課堂故事教育法的故事選擇過程中,需要考慮學生的年紀、英語知識儲備含量以及單詞量的多少等方面的特性,依據(jù)教學目標對故事進行篩選,選擇適合學生學習英語的語句。其次,選擇一些學生所熟悉的故事,已經(jīng)了解的故事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課堂的教學目的。此外,有趣的故事構成、內(nèi)容的長短、水平的高低也對課堂故事式教育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想象力、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有著重要的效果。另外,教師在故事聯(lián)系的過程中應當盡可能地對重點語句進行重復,小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有限,思維構建的意識尚不全面,知識的多次重復有助于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熟悉并掌握新的知識。
結(jié)語
綜上所示,以故事的形式實現(xiàn)對英語的教學,符合小學教學準則的需要,故事教育法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學生對課外知識有所了解,寓教于樂,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能力,更可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從而促進英語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韓盼盼.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11).
[2]劉思瑤.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03).
[3]李永芳.淺談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