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國強??
摘要:閱讀教育在當今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據(jù)了重要的地位,是師生之間的溝通橋梁。而現(xiàn)如今,教育界并不是很重視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這增加了提高初中語文閱讀的有效性的困難。因此,我們應(yīng)該注重改變當時的教育模式,為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開辟道路。在這篇文章中,將深入地討論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教育有效性
一、 引言
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閱讀也是學生考試中的占據(jù)很大地位的一部分。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實時轉(zhuǎn)變教育模式,使用新的教育方法,來適應(yīng)新的更新?lián)Q代的教育背景,從根本上來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推進社會的教育發(fā)展。
二、 如今的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
讀書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氣質(zhì)。但是從現(xiàn)如今教育界的現(xiàn)狀來看,學生的閱讀大多都是在教育者的督促下完成的,而這樣周而復始最終一定會影響整個社會?,F(xiàn)在的語文閱讀教學,大都拆分了原本優(yōu)美的課文,而強制給他們增添上枯燥無味的解釋,原本文章的韻味已經(jīng)蕩然無存了,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而學生也一定會受到這些枯燥的講解模式的影響,失去自己去探尋閱讀文章奧秘的興趣,選擇更為簡單便利的只聽老師的解釋,機械化地死記硬背知識點,從而逐漸地失去了閱讀的能力,扼制了學生的發(fā)展,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造成了負面的影響。而在另一方面,隨著教育模式的現(xiàn)代化,眾多的多媒體工具代替了原始的教學工具,雖然教學方式變得更為地美觀,可是呈獻給學生的大多都是圖片,而并沒有在本質(zhì)上開啟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從而導致了學生失去了想象的能力。這是一種很恐怖的現(xiàn)象,使學生完全失去了閱讀的主觀能動性。同時,教育者對自己的教學成果過于理想化,而不顧學生的真實情況,也是現(xiàn)在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的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
三、 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的方法
(一) 課前的預習
預習是學生經(jīng)常用到的學習方法。但是,大多數(shù)學生都會忽視預習這一部分,因為預習時并不清楚重點在哪里,也不清楚范圍,并且預習這一工作,教師很難檢查,久而久之,很多學生便放棄了預習這個模塊。但是,如果學生高效地預習了上課即將要講的內(nèi)容,那么教育者在上課時就會更容易教授,課堂也會變得更加高效。所以說,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好習慣,是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 創(chuàng)造有趣的情境
創(chuàng)設(shè)一定的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們迅速地進入到情境之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從而更高效地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舉個例子,教師在教授契訶夫《變色龍》一文時,如果學生本人對于變色龍在危險環(huán)境下會變色來保護自己這個情況并不了解,那么就不可能從根本上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對人物的理解只能停留在令人恥笑的層面上。如果這個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們放一段變色龍的錄像,那么學生就可以快速地理解變色龍一說,為何稱契訶夫為變色龍,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本質(zhì),快速地了解文章的內(nèi)涵,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三) 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
“厚積才能薄發(fā)?!比~圣陶先生說過:“閱讀是寫作的基礎(chǔ)。”初中語文的教學,要尤其重視閱讀知識的積累。知識才是學習的基礎(chǔ),閱讀能力的提高,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從而高效地閱讀。當然,閱讀書籍也是有技巧的。摘抄就是我們做好閱讀的一個很好的途徑,“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們應(yīng)該培養(yǎng)學生從做批注、寫心得、做總結(jié)開始,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從而可以更為深入地體會到自己所閱讀文章的真諦和道理。同時我們教師也要做好閱讀教材的選擇,盡量為學生挑選好閱讀的書籍或資料。
(四) 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
在課堂中,教師為表演者,學生為參與者和聆聽者。所以,怎么樣表演好,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教育者內(nèi)心想要教授的內(nèi)容,尤為重要。在教學中,教育者可以添加互動的過程,從而增進師生的關(guān)系,更好地開展教學。同時,也要增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比如說,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分小組,以小組的形式,向?qū)W生授課。舉個例子,在講述課文《紀念白求恩》時,教育者就可以將學生們分成小組,分別去探究白求恩的人物背景,他具有怎樣的個性特征,等等,都可以作為小組的討論課題。這樣,既增進了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給師生的溝通建立起了橋梁,也鍛煉了他們本身的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
四、 提高閱讀教育有效性的成果分析
在這個大時代的觀景下,閱讀已經(jīng)成為我們生活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在語文學科的教授中,閱讀更是極其重要的。為了更有效地提高閱讀教育的水準,教育者要為此付出很大的努力。只要能夠順利地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能使學生更加高效地閱讀。這可以為學生省下很大一部分的時間,投入更多的學習中去。在教師創(chuàng)設(shè)的有趣環(huán)境下,學生會對語文的學習越來越感興趣,掃除以前遇到的許多障礙,在學習語文的道路上更為通暢地行駛。在分小組的學習中,學生會更加容易的找到歸屬感,感覺自己更加的融入這個集體,和老師的關(guān)系也會更加的親近,更愿意學習了。在眾多的書籍中,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作品并加以研讀,能夠讓學生找到一種認同感,既豐富了知識,拓寬了視野,與此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學的預期目標也因此實現(xiàn)了。在這教育者能夠?qū)嵤┑拇胧┮粋€個實現(xiàn)的同時,也為國家培養(yǎng)了眾多的人才,為以后的國家建設(sh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為教育界做出了巨大的奉獻。.
五、 總結(jié)
閱讀教育在初中語文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它的成功與否,直接決定了我們教育者實施的教育是否成功。而閱讀長時間以來,在社會中得不到重視,一直是困擾著教育者的一個大問題。這就需要教育者思考,如何合理地利用閱讀,讓它成為學生學習的一種自然而然形成的習慣,讓它成為學生在語文學科學習過程中的有效工具。教育者必須根據(jù)時代的變化,來更新自己的教育方式,注重閱讀教學,高效地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水平。在我們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高效性同時,讓學生真正地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不再認為閱讀是他們的障礙,反而更加的熱愛閱讀,更有效地達到教育者教學的預期目標,讓社會擁有更多更好的創(chuàng)新人才。
參考文獻:
[1] 梁紅妮.初中語文閱讀之我見[J].陜西教育,2007(8).
[2] 車靜.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兩種方式[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2008(7).
[3] 張繼初.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科技咨詢,2008(19).
作者簡介:連國強,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泉港區(qū)美發(fā)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