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成
山東省費縣劉莊衛(wèi)生院理療科,山東費縣 273400
激素性股骨頭壞死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骨科疾病,發(fā)病率較高,目前是世界醫(yī)療界面臨的重要問題。激素性股骨頭壞死指的是患者長時間使用激素造成的股骨頭壞死。該病早期癥狀不明顯,主要癥狀有髖關(guān)節(jié)疼痛、髖關(guān)節(jié)運動功能障礙等[1],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造成影響。臨床上使用的是生理鹽水和地塞米松治療,但是效果不佳。他汀類藥物(statins)屬于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2],對內(nèi)源性膽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還原酶具有抑制作用,同時還可抑制肝臟合成載脂蛋白B-100。因此,該文中對該院收治的患有激素性股骨頭壞死的患者采用他汀類藥物治療,報道如下。
對該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患有激素性股骨頭壞死的80例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給予生理鹽水、地塞米松,年齡 8~73 歲,平均年齡(59.6±10.5)歲,病程 1~12年,平均病程(5.1±0.9)年,觀察組在此基礎(chǔ)上增加他汀類藥物,年齡 9~70 歲,平均年齡(60.2±9.8)歲,病程1~13 年,平均病程(5.3±1.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分析比較。
對照組患者靜脈滴注生理鹽水50 mL,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 mg,1次/d;觀察組患者口服辛伐他汀20 mg/次,1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4個月,觀察其臨床癥狀。
觀察患者的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下床活動時間,臨床療效評價標準,顯效:患者的癥狀明顯改善,生活正常;有效:患者的癥狀基本改善,可拄拐行走;無效:患者的癥狀沒有得到改善,仍需臥床休息??傆行蕿轱@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文中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給予(s)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之間存在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觀察組患者 TC 為 (5.4±0.8)mmol/L,TG 為 (0.9±0.2)mmol/L,HDL-C 為(1.2±0.1)mmol/L,LDL-C 為(2.8±0.2)mmol/L,下床活動時間為(3.9±0.2)d,對照組患者TC 為(6.3±0.2)mmol/L,TG 為(2.1±0.1)mmol/L,HDL-C 為(0.7±0.1)mmol/L,LDL-C 為(3.3±0.1)mmol/L,下床活動時間為(8.9±0.4)d,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激素性股骨頭壞死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骨科疾病,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以往治療采用的是生理鹽水和地塞米松,但是臨床效果并不明顯。該次采用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按照來源可分為天然化合物(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完全人工合成化合物(阿托伐他汀、羅伐他汀、西立伐他?。3],主要作用是降脂。他汀類藥物(statins)是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此類藥物通過競爭性抑制內(nèi)源性膽固醇合成限速酶 (HMG-CoA)還原酶,阻斷細胞內(nèi)羥甲戊酸代謝途徑,使細胞內(nèi)膽固醇合成減少,從而反饋性刺激細胞膜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體數(shù)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膽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他汀類藥物還可抑制肝臟合成載脂蛋白B-100,從而減少富含甘油三酯AV、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4]。除此之外,他汀類藥物還有抑制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血管內(nèi)炎癥反應的發(fā)生,對粥樣硬化具有穩(wěn)定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管內(nèi)皮功能,從而達到抗炎、控制動脈粥樣硬化程度、抗血栓作用。但是用藥期間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自行加減劑量,防止不良反應的產(chǎn)生。該文中對該院收治的患有激素性股骨頭壞死的80例患者采用他汀類藥物治療,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5.0%、82.5%,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示采用他汀類對激素性股骨頭壞死患者治療的臨床效果明顯;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TC、TG、HDL-C、LDL-C趨于正常水平,下床活動時間較短,而對照組患者的TC、TG、HDL-C、LDL-C沒有恢復正常水平,下床活動時間較長,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患者來說采用他汀類藥物對激素性股骨頭壞死患者進行治療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縮短患者的下床活動時間,促進患者身體恢復。
綜上所述,他汀類藥物使用在激素性股骨頭壞死中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緩解了患者的病情,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高吉建,李彪,龔躍昆,等.激素性股骨頭壞死與他汀類藥物的修復治療作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5,15(43):8124-8127.
[2]習建華,何齊芳,邊振宇,等.他汀類藥物干預激素性股骨頭壞死機制研究進展[J].浙江實用醫(yī)學,2014,10(2):152-154.
[3]梁紅鎖.激素性股骨頭壞死發(fā)病機制及他汀類藥物干預的研究進展[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6,9(1):94-97.
[4]金寶城.辛伐他汀對激素性股骨頭壞死血液中BMP-2及NO水平的影響[D].石家莊:河北醫(y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