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冬梅
【摘要】本文論述教學兒童詩應該根據(jù)兒童詩音樂性、情感和想象性的特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感知語言之美、意境之美、表達之美,實現(xiàn)兒童詩教學的高效化。
【關鍵詞】兒童詩 文體特點 《明天要遠足》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9A-0106-02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明天要遠足》一詩是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的作品,是一首充滿童真、童趣的兒童詩。詩歌立足生活,文字簡練,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遠足,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而睡不著覺的情景。每一個詩節(jié)的初始想象,都是作者對生活的詩意體驗。本課教學內容的設定應當以學生為本,寓教于樂,努力創(chuàng)造出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筆者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引導學生體會小主人公去遠足前無比激動、無限期待的心理,從而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仿寫詩歌。
一、童聲朗讀,品詩之意境
兒童詩的文體特征之一——音樂性,在教學初始環(huán)節(jié)應當?shù)玫匠浞煮w現(xiàn)。兒童詩在形式上具有押韻、短句分行、講究節(jié)奏與韻律的特點。美學家朱光潛先生說:“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現(xiàn)是聲音節(jié)奏,而文學意義反在其次,文學意義所不能表現(xiàn)的情調,??梢杂寐曇艄?jié)奏表現(xiàn)出來?!边@份專屬于詩歌語言的精妙,可意會不可言傳。相對于押韻的兒童詩而言,《明天要遠足》是一首抒情性較強的長短句結合的小詩。在朗讀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領學生關注詩歌的節(jié)奏以及藏于內容中的復沓美。一年級學生具有較強的向師性特征,教師范讀就是孩子朗讀的參照,做好這首詩的朗讀指導,是學生理解整首詩的基礎。雖然詩歌短小,但是對于剛步入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斷句還是需要引領的。比如“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師說的那么多種顏色嗎”,句中“老師說的”后面應當停頓,“那么多種顏色嗎”要讀出期待、向往、迫切想要驗證的心情。在對本詩的教學中,與其過度剖析講解,深挖微言大義,“她為什么嘆氣?”“她為什么睡不著?”“你見過什么顏色的海?”“你看到過什么樣子的云?”……用這些看起來緊貼文本,實際卻是把詩歌的意境分解成支離破碎的問題支撐課堂,不如直接用最美的童聲,以方式多樣的誦讀走進詩歌的意境,體驗詩歌的情感。筆者在執(zhí)教過程中,設計了多種不同形式的誦讀:指名讀、齊讀、引讀、比賽讀、合作讀、回環(huán)讀等,尤其對文中三個“唉——”語氣的變化加以示范引導,直接用最美的童聲去誦讀體驗主人公期待、激動的心情。學生通過初讀掃除文字障礙,讀準字音,還要初步判斷:哪里可以重讀、哪里可以輕讀,哪里停頓,怎么讀才能讀出節(jié)奏,他們帶著讀出重音、讀好停頓、讀出節(jié)奏的要求,讀出整首詩的意境之美。
二、童心生長,悟詩之情感
兒童詩的文體特點賦有情感性。由于讀者對象的特殊性,要求詩歌的感情要飽滿,真正走進兒童內心,形象地傳達孩子們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和有趣的情致?!睹魈煲h足》一詩分為三個部分,前兩個部分是根據(jù)自己收集的關于“?!薄霸啤钡摹靶〉老ⅰ?,對即將遠足的地方提出疑問,生怕見到的情景沒有別人描述的那么美好,心里滿是期待和幻想,舍不得入睡。第三部分則是對“天亮”的期待,因為“天亮”意味著遠足的開始。雖然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是那么強,但是他們心里都是明白的,對于這樣的語言都是能夠讀懂的,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無需將句子一一拆解,逐個提問,而是讓孩子結合自身實際,將主人公的心情變成自己的心情,感悟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
筆者在課堂教學中提出問題:“你們也有過這樣睡不著的時候么?”“是什么事情讓你這么期待呢?能跟我們一起分享分享嗎?”(第二個問題是比較關鍵的,因為一年級孩子思維活躍但也跳躍,他們一不小心就會說到自己害怕的事情上去,與課文“期待、激動”的主題相悖。因此教師在提問時,要適時拋出與主題相關的關鍵詞,將孩子的回答向課文主旨靠攏)學生們紛紛舉手說:“我要去上海迪士尼游玩的前一天晚上睡不著,我特別想快點到那里去!”“我過年回外婆家的前一天晚上睡不著,我想快點見到外婆,我很想她!”“媽媽說給我買一只小狗的那個晚上我睡不著,我一直在猜我的小狗會是什么樣子?!薄拔覅⒓游璧副荣愔八恢?,我擔心跳錯,又特別想得到金獎!”……學生們七嘴八舌的回答透著童趣,臉上洋溢著興奮,有的說到高興之處不禁手舞足蹈。這樣的教學,兒童產(chǎn)生了“現(xiàn)場感”,身心沉浸在情感的滋潤中,給課堂教學增添了無窮的樂趣。
三、童言放飛,仿詩之精妙
想象性是兒童詩的又一文體特征。兒童詩銳利突出的視覺意象及新鮮新奇的文字,可以拓展孩子的想象,讓他們運用新方式觀看、傾聽這個世界。同時,兒童詩還具有語言性,詩歌語言優(yōu)美,運用各種修辭手法使抽象的事理意境深遠,讀來耐人尋味。當學生對兒童詩輕快的節(jié)奏、活潑的語言、有趣的內容產(chǎn)生共鳴時,教師要及時抓住教學良機,鼓勵學生對詩歌進行模仿,體會詩歌創(chuàng)作的樂趣?!睹魈煲h足》這首詩并不難懂,結構也十分明顯,之前聯(lián)系生活實際熱火朝天的表達,為引領孩子們仿寫提供了契機。由于一年級學生不太會寫字,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成了“仿說”詩歌。筆者在實施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時關注句式結構,在學生訴說自己的情感體驗基礎上,及時出示課文第一小節(jié):“你能把你的經(jīng)歷學著課文的句式說一說嗎?說出來了,你也是詩人啦!”學生積極運用詩歌的語言,將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表達,教師適時評價,發(fā)放小貼紙進行鼓勵,有效提升了學生們閱讀兒童詩、創(chuàng)作兒童詩的興趣,邁出了口頭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小步。學生們的創(chuàng)作不乏精彩之處:“翻過來,唉——睡不著。迪士尼樂園的隊伍,真的像電視里說的那么長嗎?”“翻過去,唉——睡不著,外婆明天會去車站接我嗎?”“翻過來,唉——睡不著,明天老師會不會發(fā)那張我考了100分的試卷呢?”……童言童語話童心,兒童詩就是來源于最真實的生活,來源于最純真的內心。
“高興學來的東西永不會忘。”教學兒童詩就應該根據(jù)兒童詩的特質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感知語言之美、意境之美、表達之美。通過樂讀、樂說、樂寫,在趣味盎然中實現(xiàn)兒童詩教學的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