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朋 雷大軍 劉濤 陳陽 林君
摘 要:本文簡述以四川航天職業(yè)技術學院目前高職電工電子教學的現(xiàn)狀,圍繞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符合社會需求人才探討電工電子課程教學方法,進而提出相對可行的教學方案。
關鍵詞:電工電子課程;教學現(xiàn)狀;教學方法;探討
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的基本目標是以培養(yǎng)中級技工操作人才。畢業(yè)生應具有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動手操作能力強,能快速掌握新知識的能力。為探索一條適合職業(yè)教育的教學方法, 本文首先闡述了目前高職電工電子教學現(xiàn)狀, 對職業(yè)學?!峨姽る娮蛹夹g》課程做一些分析探討。
1 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高職在讀人數(shù)激增,學生水平參差
目前高職院校還擁有自主招生權,高職教育的毛入學率達 70%左右,隨著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的入學人數(shù)與日俱增。高職教育受教育人群的來源從過去的高中畢業(yè)生逐漸擴大為初等教育的3+2 (中專升高職) ,中專技校的畢業(yè)生以及部分成人教育人群。學生的水平產差距進一步拉大,通常通過高考錄取的高職學生素質通常較中專技校 “升格” 的學生來得高一點, 通常表現(xiàn)在基礎知識牢固程度, 學習態(tài)度良好,認真能力強,課堂出勤率高。初等職業(yè)教育直接生源往往比較注重與今后工作的聯(lián)系,相對于高中生生源來說顯得現(xiàn)實一點,初等教育生源往往不太注重理論知識, 相反會對各類工廠實習、實踐教學比較感興趣,接受能力相對比較弱。
1.2教學資源匱乏,擴展性不足
面對激增的學生群體,教師的師資沒有增加,只是部分老師的課時增加了,沒有相應的師資注入,例如擴進一些中專院校的電工師資力量,因為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技巧。
1.3教材與時代脫節(jié),缺乏先進的形式和內容
目前的電工電子教材依然使用與2001年第一版相近的內容, 近20年,尤其在電子方面,已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很多電子器件已經被淘汰,很多學生掌握的課本知識, 到了工作單位卻還是什么都不認識,到了工作崗位仍要重新培訓和學習,教材的落后,進而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4教學方式單一,一對多式授課
縱觀電工電子的授課方式,無非就是老師講,學生記,習題鞏固,作業(yè)再鞏固,實驗應付了事,甚至沒有??荚嚍橹?,考前劃重點,學生真的也學不到什么。
2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2.1實驗課時少,所占考核比重輕
電工電子技術這門課,課時安排基本合理,但大多都是理論課,實驗課基本沒有,有的院校在理論課中穿插實驗,即使有實驗課的,但考試以理論為主,實驗通常是平時成績或實驗報告作為考核的標準。
2.2實驗設備缺乏,實驗內容落后
學生數(shù)量增加,而實驗室的配備沒有增加,供應能力不足。實驗設備及經費有限,新生代電子產品基本沒有引進,與時代脫節(jié)。
2.3缺乏專業(yè)的實驗教師
專職的實驗老師,他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重要的是更強的動手能力,也能夠更專注實驗的研究,但是缺乏這樣的老師,通常是理論老師兼做實驗老師。
3教學方法探討
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課程在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上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與創(chuàng)新。在教學方法上,將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引入課程,將理論講授、實踐指導、工廠參觀實習等不同教學形式靈活應用。在教學手段上,充分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電子教學,進行網上學習、 交流溝通, 將現(xiàn)代科學技術充分應用于教學改革之中。
3.1課程教學方法探討
3.1.1教材理論推導簡易化
即使素質較高的高中畢業(yè)生源,對繁瑣的理論推導,公式演繹難以理解。倒不如推導簡易化,直接給出結果,或者通過實驗結果來證明和加深理解。
3.1.2媒體教學應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
現(xiàn)在媒體教學發(fā)展迅速,例如B站電工實驗教學視頻,微教學視頻課,硬見教育開發(fā)的畫與學教學視頻。值得我們借鑒和引入課堂,對于實驗室條件不足,引入媒體教學成本低,但學生對媒體視頻的接受力較快。
3.2實踐教學方法探討
3.2.1實驗內容應增強應用性
通常《電工電子技術》實驗課的內容大多是為驗證理論的正確性和加強理論學習的認識性而設置。為突出職業(yè)教育在應用技能方面的培養(yǎng),實驗教學應在此基礎上增加應用性實驗,其內容要適應電子技術的新發(fā)展,其目的是造就具備電工電子應用能力的學生。例如:對電容電阻元器件的判別,萬用表的使用,日光燈電路,新穎點的如高電壓噴油試驗等.
3.2.2拓展實踐思路,增加聯(lián)合實驗項目
(1) 在熟悉電子器件的基礎上,不要局限于此,應擴展到電子電路,與廢棄的手機,IPD等高端電子產品相結合。
(2)不要局限于電工電子的課堂實驗,應擴展到PLC,單片機控制方面上,拓展學生的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甚至連電腦軟件編程一同進行。
(3)設置一些校企合作的項目上來開展實驗項目,甚至實驗項目不要局限于一節(jié)課完成,而是擴展到一個項目上,通過一甚至幾個月,一個團隊的協(xié)作來完成,例如仿真汽車廠機械手臂的電路控制,并制作出相應的電路,寫出相應的編程程序,設計簡易機械臂完備實驗項目,像完成課題一樣對待。
3.2.3以實驗室為依托,開展課外興趣小組
利用實驗室的資源,鼓勵同學業(yè)余時間來聯(lián)系鍛煉,設計出自己的發(fā)明,發(fā)展課外小組,發(fā)展自己的興趣,參與電子大賽,接手課外項目等。
3.2.4 建立開放實驗室
建立開放實驗室,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這是一個互補的過程,開放的實驗室可以培養(yǎng)更多能力出眾的電工能手,讓其為實驗室?guī)砀鄡?yōu)秀的有趣的實驗;此外,開放的實驗室可以在自己有限的資源上,吸納更多的愛好者捐贈良好的實驗材料,創(chuàng)造良好的實驗氛圍;再次,開展開放試驗興趣班,進行必要的收費項目,在培養(yǎng)人才的同時,用賺來的經費來買取更多新穎的實驗設備及器件,不斷注進新鮮血液,讓實驗室活起來,不斷更新和前進。
4結論
隨著社會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電工與電子技術的發(fā)展也是日新月異,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因此電工電子學課程的改革也是無止境的。本文針對目前的狀況提出了幾點改進建議,隨著市場經濟的繁榮,作者還是希望開放式實驗室能夠試點進行運行,能夠讓研究隨著市場經濟一樣成為活水,不斷更新。
作者簡介:
李大朋,男,漢族,吉林省白山市人,講師,工學碩士,單位:四川航天職業(yè)技術學院,研究方向:機電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