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豪
高考考前復習一般分為三個循環(huán),復習的深度逐層遞進而廣度則逐層降低。一輪復習往往注重基礎知識的全方面鞏固和提升;二輪復習更重視高考大綱范圍內(nèi)的重點知識的重點復習;三輪復習重點在于根據(jù)之前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復習過程中最重要的還是做練習,應該認真對待練習,保持改錯的習慣,以便之后進一步復習。
一、對知識認識程度的提升
復習不止是把之前學過的知識重新學一次,更是對知識認識程度的提升。在第一次學習一個知識點的時候我們往往是簡單地記住這個點,缺乏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就會造成自以為學會了但是一做題就不會解的奇怪現(xiàn)象。這個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就是由于缺乏對知識的充分理解。所以在復習的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對知識的記憶和熟練程度,更要努力去理解每一個知識點,把書本上的知識消化成自己的,然后加以運用,自然就能有自己的解題思路。
二、大幅提高解題速度和熟練度
高考的題量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理綜。所以在保持解題準確度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提升解題速度。速度和熟練度都是依靠大量的訓練得以實現(xiàn)的,只有訓練量達到一定的標準后解題才得心應手,速度才能提升。所以在平時做作業(yè)或者小測驗的時候,我建議給自己規(guī)定一個合理的時間,并且有目的地記錄自己的解題時間,不斷分析自己的問題和尋找解決方法。當然提高速度不能以不顧解題準確度為代價。
三、知識的應用 —— 高中考試技巧
考試的時間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拿到最多的分數(shù)是一種考試的策略。在不同科目的考試中應當有不同的策略,但是由于語文和英語這種偏文科的考試基本沒有完成不了的情況,這里我們只討論數(shù)學和理綜的考試技巧。
四、數(shù)學考試技巧
1.合理規(guī)劃考試時間:考試當中有幾個選擇幾個填空幾個大題都是確定的,所以在考試前就應該根據(jù)自己的做題習慣規(guī)劃出一個做題的順序和每個題應該占用的時間,這樣能有效防止題目做不完的情況。
2.合理使用草稿紙:考試中提供的演算紙是有限的,有的人計算要用很多的紙但是有的人卻不怎么用,這取決于個人的做題習慣。但是在考場上如果能很好地規(guī)劃自己的草稿紙,那對于之后的檢查會有很大幫助,節(jié)省了到處找之前的演算過程的時間,也節(jié)省了向老師要額外的紙的時間。
3.先做自己第一次讀題就能有思路的題:如果乍一看沒有思路并且花費大概五分鐘還是沒有思路的題目建議跳過,之后有時間的話在回頭重新看。這個時候最好在相應的題目上和草稿紙的相應部分上做個記號,方便之后再次查看。
4.檢查小題:一般選擇題和填空題分值很大而且容易錯,建議做完以后進行簡單的檢查,例如:看選擇題有沒有原本想選 A 結(jié)果寫成 B 的情況,看填空題里有沒有忘記加單位的情況。這種簡單的檢查應當是很迅速的,不能占用超過五分鐘的時間,更沒有必要重新算一遍。
5.合理解答大題:大題一般思路比較難,解答時間也較長,但是即使不能完全解出正確答案,也要把自己的思路寫上,可以得一部分的步驟分。尤其在推到導證明題目中,更要敢于寫下自己的思路,最后不論有沒有證明出來也要寫上已證明或者證明可得,這樣很可能為你多得幾分。
6.合理選擇選修題目:一般來說三個選修題的難度是相當?shù)?,但是有時候會出現(xiàn)有的偏難有的偏簡單。但是我建議平時訓練的時候就找出自己最擅長的一個類型并且在考試的時候直接去做這個方向的題,而不是三個題目每個都看一邊以后再找一個簡單的,這樣太浪費時間,而且其實我們一看并不能確定這個題是不是最簡單的。
7.考試過程中切忌糾結(jié)原理,太過深入地思考是很不利于做題的,這也是很多人在考場上容易出現(xiàn)的毛病。思考原理知識應該是在平時而不是考試當中。在考試當中目的就是解題,不要沉迷于研究為什么這個題要這么出或者這個原理為什么要用在這個地方,這是一種浪費考試時間的行為。
五、理綜考試技巧
1.合理規(guī)劃時間:時間不充裕是理綜考試的一大特點,在一定時間內(nèi)要完成三門不同科目的試題對大腦思維的轉(zhuǎn)化速度要求也很高。所以在考試前我們就要提前規(guī)劃自己做題的順序,是直接按照試卷上試題的順序逐一解答還是先做物理再生物再化學等等。需要在不斷的訓練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解題模式,這樣才能把有限的考試時間運用到極致。
2.其他的點和數(shù)學考試的技巧基本是一樣的。
六、心態(tài)問題
高考是大部分中國學生必須經(jīng)歷的一個門檻,它篩選出的絕不僅僅是最聰明的學生,更是在之前十幾年的學習中能夠持之以恒的人,能夠這樣堅持奮斗的人哪有理由不成功呢?任何成功背后都是有辛苦的付出的,清華北大也不是一朝一夕考上的。在高中之前,也許同學之間就已經(jīng)有了差距,但這不意味著落后者沒有機會反超,也不意味著有人將永遠領先。能夠在三年高中學習中保持刻苦的學習的人,最終才能有好的成績。
不可否認的是,每個人都想有好成績,但極少數(shù)人能做到付出長久的努力,這時候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是我們本身懶于奮斗,還是我們害怕付出后沒有回報?我相信后者居多。沒有人能向我們保證付出就有回報,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付出一定沒有回報。所以,趁青春正好,為什么不能努力一次呢?為了家人的期盼,更是為了自己的未來。
對于高考決定命運這個說法,我是絕對不支持的,因為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絕對不能決定一個人之后幾十年的發(fā)展。因為無數(shù)的實例告訴我們,有的人考上名校卻不思進取,最終流于平平;有的人高考甚至沒有考上學校,卻艱苦創(chuàng)業(yè),實現(xiàn)抱負。但是我卻相信,一個好的高考成績能帶給我們更好的發(fā)展平臺,或者讓你更容易成功,因為你將于優(yōu)秀的人同行,擁有別人沒有的廣闊資源。所以,我認為努力學習從來都是正確的,而學習遠遠又不止于高考結(jié)束,人生的任何時候都不會停止學習。在高中積累的學習能力將給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大的幫助。
在原始的時代,打獵是維持生存和證實自己能力的最重要的方式。打獵厲害的人將成為部落里的勇士甚至王者。但是在現(xiàn)代社會,我們不再需要依靠打獵為生。如今想成為社會中的王者,依靠的不再是打獵水平,而是知識。知識就如同好比原始的打獵器材,器材越鋒利,獵得的財富自然越多。所以,學習更是為了生存的一種必須。在我們獨立走向社會這個錯綜復雜的環(huán)境之前,為什么不用知識好好地武裝一下自己呢?
最后,希望我的文章能夠幫助在高中學習中的你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