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彪
摘要:新課程標準下的各種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廣泛運用,在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與學習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教師要充分認識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結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目標,合理運用問題導學法,幫助學生高效學習。本文對問題導學教學模式進行了概述,并提出開展初中語文閱讀問題導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問題導學
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提升學生寫作與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方法,也可以運用于其他學科的教學中。為了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教師要重視采用問題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一、問題導學教學模式概述
問題導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要想上好一節(jié)初中語文課,教師必須經過備課、預學、討論、反思等環(huán)節(jié)。第一,備課環(huán)節(jié),即教師提前備好課,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識點,精心制作便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導學稿;第二,預學環(huán)節(jié),即教師讓學生利用制作的導學稿展開自主預學,時間通常在15分鐘左右,讓學生在理解文章含義的基礎上,試著回答導學稿中的問題;第三,討論環(huán)節(jié),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把學生進行分組,然后由學生展開小組討論,由每個小組派出代表回答問題,并與其他小組進行交流;第四,反思環(huán)節(jié),即在聽取學生回答后,教師要適時地給予補充與解答,針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和疑點,指導學生進行反思。
二、開展初中語文閱讀問題導學的策略
1.“問”——合理提出問題
問題導學中的“問”,是指圍繞《新課程標準》和實際教學目標進行提問。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與規(guī)律,從淺至深,按照整體—局部—整體的過程,保證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連貫。如在教學《我的老師》時,為了讓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準確地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問題:①文章中主要講述了作者與教師之間的哪些事情?②我們應該如何評價文章中教師的為人?③請你們試著分析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樣層層遞進的問題,能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事件是課文脈絡與人物活動的體現,能夠展現出文章中人物的性格,作者主要想借助人物的性格抒發(fā)自身的情感。這三個問題分別代表著事件、人物和情感,雖然看似相互獨立,但三個問題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
2.“導”——適時點撥引導
問題導學中的“導”,顧名思義就是點撥、引導的意思,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發(fā)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應該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合理地創(chuàng)設情境,適當地引導學生,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確保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獲得知識。如在教學《變色龍》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舞臺表演,分別扮演課文中的各種角色,從而直觀地展現出人物形象。通過開展舞臺表演,學生能夠充分了解課文中人物的性格,并且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人物形象。
3.“學”——自主合作學習
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中,通過“問”與“導”之后,就進入了教學的最終目的“學”。《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需要教師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能力,凸顯學生課堂主體的地位,使得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還應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尊重學生的思維、思想和個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此外,學生之間還可以相互學習交流,與語文課文進行對話,充分感受語文學科的無窮魅力,養(yǎng)成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這樣,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才會得到顯著的提升。
三、結語
總之,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問題導學的重要性,將其合理地運用到教學中,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為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向國淑.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主問題設置技巧[J].教育教學論壇,2016,(23).
[2]柴超.淺談“問題導學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4,(27).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