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麗君
摘 要:新時期下,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實行,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積極引入先進的教學方法,合作學習作為當前廣為推崇的教學新模式,可以切實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本文主要針對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闡述,希望給予我國相關教育同仁以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應用
引言
當前,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合作學習逐漸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其作為當前重要的教學模式,可以幫助教師為學生營造積極的課堂氣氛,并且有效促進學生與教師的互動與交流,不僅滿足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訴求,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多方面能力。
一、合作學習的理論概述
新課程要求在義務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入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合作學習改變了以往固化的教學模式,教師不再是課堂的權(quán)威與主體,其通過合作探究和討論的方式,可以有效激發(fā)和活躍學生思維,實現(xiàn)課堂交流效率的提升。同時,合作學習還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語文知識的掌握與理解,對促進學生語言素養(yǎng)與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具有積極意義。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教學法的應用問題
(一)合作形式不合理
當前,雖然合作學習在語文課堂中獲得了一定的推廣和應用,但是由于一些教師對其存在錯誤理解,導致在應用中存在合作形式不合理的情況,教師設置了過多復雜的問題,導致小組中的學困生難以真正參與到合作中,對教學的有序開展十分不利。
(二)教師引導作用不明確
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承擔組織和引導學生的作用,但是在傳統(tǒng)思維的影響下,教師更加關注合作結(jié)果而并且合作過程,對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沒有進行正確的引導,致使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沒有完全發(fā)揮,進而導致學習效率低下。
(三)學生參與合作學習十分被動
合作學習更加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設計合作任務的過程中,需要以學生需求為核心,保證任務符合學生的認知與水平。但是當前,教師在設置合作任務之前,沒有與學生開展有效的交流與溝通,合作任務與學生實際存在脫節(jié)情況,導致學生參與合作學習處于被動地位,限制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
三、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做好學生分工,共享小組成果
在語文課堂中應用合作學習,教師要注重教學向課后鞏固和課前預習方面延伸,組織和鼓勵學生利用課下時間查閱資料,通過小組的形式預習課堂內(nèi)容,做好小組成員之間的分工與配合工作,實現(xiàn)資源共享,在體現(xiàn)合作學習優(yōu)勢的同時,幫助學生養(yǎng)成探究與合作的好習慣,豐富學生語文知識儲備,切實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要對班級學生進行科學分組,保證每個小組有6名左右成員,并且指派一名學生作為小組組長,負責分配小組成員的具體分工,保證合作學習在有序的狀態(tài)下開展。
(二)小組集思廣益,攻克教學難點
在小學階段,語文是其基礎以及關鍵學科,但是語文教材中一些知識點對于小學生而言,依然具備一定的學習難度,尤其針對一些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有所欠缺的學生而言,對部分知識點更是難以掌握和理解,長此以往,容易導致部分學生失去語文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因此,教師要通過合作學習,組織學生要小組的形式集思廣益,在小組內(nèi)共享每個學生的見解和觀點,學生在堅持自己觀點的同時,還可以綜合小組其他成員的見解,進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攻克教學難點內(nèi)容,實現(xiàn)學習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觸摸春天》這篇課文的時候,其教學重點是通過課文學習,激發(fā)學生對春天的情感體驗。因此,教師在組織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對春天的感受,并且鼓勵各個小組開展合作探究和交流討論,在集體討論中,提升小組成員對春天情感認知,進而攻克教學重點和難點問題。
(三)取長補短,促進學生共同發(fā)展
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認知能力以及生活環(huán)境存在差異,其學習能力和學習經(jīng)歷也不相同,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角度和觀點見解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說出自己的個性化理解,促使小組成員取長補短,實現(xiàn)學生的共同提升與全面發(fā)展。同時,在合作學習中,教師還要注重引導學生尊重他人觀點,學會借鑒與融合,積極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問題并且加以改進,提升課堂學習質(zhì)量。
例如在學習古詩《望廬山瀑布》這首古詩的時候,由于每個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對古詩所表達的意境和情感也存在不同的理解。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尊重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欣賞這首古詩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與認知,同時還可以在課堂中組織一場小型的辯論比賽,幫助學生取長補短。
總而言之,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引入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切實提升課堂效率和質(zhì)量,促進學生能力與素質(zhì)的均衡發(fā)展,為學生營造活躍和積極的學習氛圍。因此,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改進,促進合作學習的有序開展,為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劉軼宏.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與調(diào)控初探[J].中華少年,2017,(32):28.
[2]尚茹茹.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華少年,2017,(3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