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瑤麗
(溧陽市中醫(yī)醫(yī)院骨傷科,江蘇 常州 213300)
下肢深靜脈血栓屬于骨科術后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其不僅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而且直接影響到患者治療結局,因此有效預防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尤為重要。集束化護理干預是一種集多種護理干預措施于一體的綜合護理方式,其能有效改善患者術后治療結局,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的可能性[1]。為探析集束化護理干預預防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價值,現(xiàn)詳述如下。
選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70例骨科術后患者,以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平均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中:女24例,男11例;年齡45~88歲,平均(65.5±3.6)歲;股骨粗隆間骨折18例,股骨頸骨折16例,股骨干骨折1例。對照組中:女22例,男13例;年齡44~89歲,平均(66.1±4.4)歲;股骨粗隆間骨折19例,股骨頸骨折15例,股骨干骨折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為病情觀察、心理干預、健康指導等。觀察組予以集束化護理干預,內(nèi)容如下:①組建護理小組,組長1人,組員若干。首先檢索資料數(shù)據(jù)庫查找有關文獻,并用Autar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評估表對患者風險程度進行評估,再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為其制定針對性護理干預方案。②常規(guī)防靜脈血栓干預。術后12h遵醫(yī)囑為患者皮下注射4100單位或5000國際單位的低分子肝素鈣;盡量避免選擇下肢靜脈穿刺采血或輸液;鼓勵患者多飲水,每日最好保持在2500ml左右。③心理護理干預。積極與患者建立良好關系,輔以必要的心理疏導,幫助其保持良好心態(tài);為其詳細講解下肢深靜脈血栓對術后恢復的影響,并指導其有效預防的方法;每日固定時間可為患者播放其喜歡的音樂,促使其保持放松心情;鼓勵其盡早開展早期康復運動,如踝泵運動。④運動護理干預。術后抬高患者患肢,對其下肢進行按摩,每隔2 h為其翻1次身,情況允許則術后第2天開始練習助行器行走;用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品牌型號:龍之杰LGT-2200HN)輔助治療以改善患者局部肢體組織微循環(huán);待患者清醒后開始踝泵運動,讓患者盡最大限度背伸、跖屈,同時踝關節(jié)盡可能向內(nèi)和向外旋轉。⑤健康教育干預。向其發(fā)放宣教冊,定期開展相關講座;指導患者家屬輔助患者進行身體鍛煉,強調(diào)盡早主動鍛煉對下肢靜脈血栓預防的重要性;讓患者家屬加強對患者的監(jiān)督作用;讓患者平衡膳食,食物以高纖維、低脂肪、低糖、低膽固醇、低熱量為主,注意一定要保持大便暢通;要求患者戒煙、戒酒。⑥藥物護理干預。為患者講解使用藥物對治療的重要作用、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及相關注意事項,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更加信賴醫(yī)護人員,發(fā)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則需第一時間上報醫(yī)師。
觀察對比患者的下肢深靜脈血栓出現(xiàn)情況及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程度包括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例(n)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未見下肢深靜脈血栓;對照組患者出現(xiàn)5例下肢深靜脈血栓,占14.29%(5/35),觀察組患者的下肢深靜脈血栓出現(xiàn)率明顯低于對照組(x2=5.385,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對比[n(%),n=35]
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是一種臨床常見并發(fā)癥,其與患者臨床最終治療效果有直接關系,而且其關系到臨床護理的成敗,進而影響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情況[2]。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骨科臨床手術效果受多種不可控因素的影響,使得骨科術后護理難度較大,因此必須嚴格按照護理操作規(guī)范開展患者護理工作,并積極采取措施有效預防骨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集束化護理干預是一種新型護理干預模式,集傳統(tǒng)常規(guī)護理、循證護理及整體護理于一體的綜合護理方式,秉承科學性原則,在評估患者風險情況下,尋找與患者實際情況相一致的文獻資料,為其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不僅提高護理的有效性與靈活性,而且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質量,有利于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出現(xiàn)的可能性[3]。本次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下肢深靜脈血栓出現(xiàn)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如下:與常規(guī)護理干預相比,集束化護理干預是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增加針對性較強的心理護理、運動護理、飲食護理及藥物護理,促使患者更容易保持身心良好狀態(tài),對于有效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與促進患者恢復相當有幫助。另外,集束化護理干預是在患者承受范圍內(nèi)幫助患者盡早開始被動和主動鍛煉,不僅有效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患者臨床恢復時間。
綜上所述,集束化護理干預對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的臨床應用價值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1] 葉穎愛.集束化護理干預預防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3):41-42.
[2] 王升英,初慧中,于 雁,等.集束化護理在老年患者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預防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2):263-265.
[3] 郭 薇,馬運俠.集束化護理在預防老年患者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中的應用[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3):447-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