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姝
摘 要 閱讀文言文經(jīng)典名篇,猶如遨游知識的海洋,翱翔思想的藍天,徜徉文化的寶庫。筆者結(jié)合所在學校學生實情,以及自身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摸索出幾種行之有效的導入方法,可操作性強,力求運用此法在文言文課堂教學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 文言文 課堂導入 方法 激發(fā)思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閱讀文言文經(jīng)典名篇,猶如遨游知識的海洋,翱翔思想的藍天,徜徉文化的寶庫。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從中汲取著豐富的知識,陶冶了高尚的情操,不斷提高自身對傳統(tǒng)文化的積累。但不少學生緣于學習方法不當導致懼怕文言文,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研究導入方法,精心設計導語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結(jié)合我校學生實情,所選人教版語文教材特點,以及自身多年經(jīng)驗摸索出如下行之有效的導入方法,歸結(jié)如下。
1用多媒體導入
多媒體是一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直觀形象,讓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有效地利用多媒體,讓多媒體稱為我們教師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不僅能引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能提高學生認知能力、審美能力、思維能力等。比如《小石潭記》《岳陽樓記》等。特別是《岳陽樓記》,范仲淹的詩文,王羲之的筆跡,岳陽樓原址,還完好地保存著。在引課時,用多媒體進行展示,讓學生近距離地欣賞足以震撼心靈,陶冶情操。在講授《出師表》《隆中對》時,先播放《三國演義》中相關的情節(jié),當鵝毛大雪在空中飛舞,劉備冒著大雪,第三次去請諸葛亮時,每個學生都能深切地體會到劉備求賢若渴的心情。當諸葛亮為國家社稷寢食難安,出征前輾轉(zhuǎn)反側(cè),泣血為皇帝寫下肺腑之言,電視上扮演者淚流滿面,教室里的學生也深深地感受到諸葛亮的舍身為國的精神。多媒體能從聲、光、形等多角度的展示,這是文字所不能的。讓學生對里面的人物、故事的背景有所了解,然后在引入新課,勢必加深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為教師對課文的講解助一臂之力。
2用名言導入
中學生對語言已有一定的積累,知道很多名言名句,在寫作文時也能用得恰到好處,但是他們并不知道名言佳句的來歷,比如“不為五斗米折腰”都知道人要有志氣,“愚公移山”是指堅持不懈、不放棄。教師就可以用這句大家都熟悉的話開頭,探討其含義、用法,導入今天要講的課文。學生們也想知道這句話是怎么來的,好奇心被勾起來,迫不及待地到文中尋找。比如在講《曹劌論戰(zhàn)》時,我就抓住“一鼓作氣”這一成語進行討論,“為什么說是一鼓作氣?”學生們議論紛紛,有的說:“憋著一口氣,干完?!庇械恼f:“氣可鼓不可泄?!蔽铱磿r機成熟,因勢引出課文“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給出答案.用熟悉的名言名句開場,能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成為學習文言文的動力。
3介紹作者導入法
一般在課前會大量搜集作者資料,整理后將其濃縮成一小段故事性強的文字,或是幾個整齊的句子,上課時生動簡潔地講述,或是聲情并茂地朗誦,一下子就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了,而且有助于理解文意,因為,知人才能論世嘛。例如,教學劉禹錫的《陋室銘》時,我就準備了這樣一段導入語:“他,才華橫溢,詩歌文聞名遐邇;他,少年及第,志在兼濟天下;他,性格率真,為人正直豁達。因為有才,他深受皇帝器重;因為敢于革新,他遭到貶謫;因為譏諷權(quán)貴,他二次被貶;因為豁達,他能在被貶謫的二十三年里,淡然處之,并為我們留下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篇——‘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墻頭萬木春、‘東邊日頭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學生一下就知道了他是誰,并且對劉禹錫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而不再覺得他是一個符號,或者一個遙遠而模糊的影子。教學《記承天寺夜游》和《杜甫詩三首》時,我都用了這種導入法,效果均不錯。不僅一上課就抓住了學生的心,而且特別有助于理解文意。當然,這種導入法一般應用于那種“有故事的作者”。學生很喜歡這種導課法,私下里叫做“感動中國頒獎詞法”。
4故事導入法
初中文言文中有很多選材本身就有著很強的故事性,諸如《世說新語》兩則、《孫權(quán)勸學》、《傷仲永》、《夸父逐日》、《狼》等。在這些課文的導入設計中,有的可以以故事引故事的方法進入新授課,比如,講述《元方善對》的故事,使學生初步認識元方的機智聰明,借此引出另一故事——即所學課文《陳太丘與友期》,再認識元方懂誠信知禮儀的美德,學生會在故事的分享中欣然進入下文;在學習《狼》時也可以從講故事開始,選擇《狼三則》里的另外一個故事,讓學生認識到狼的兇殘本性后再去學習教本里的《狼》,從而在比較中認識狼兇殘的共性及在不同故事里貪婪、狡詐性格的顯示。有的課文因其較強的歷史性,如《孫權(quán)勸學》、《曹劌論戰(zhàn)》、《出師表》等,可以講述與文本相關的故事導入新課。
5歌曲導入法
學習新課前放一段輕松的曲子,尤其是與文章內(nèi)容相關的歌曲,創(chuàng)設一種情景,頗能激發(fā)、感染學生的情緒,增強講課的感染力,提高聽課效果,能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氛圍之中。導入《愚公移山》一課時播放奔放的歌曲《愚公移山》讓學生欣賞,然后請學生說說歌詞揭示的中心是什么?這首歌詞受哪部作品的影響寫成?今天,我們就去學習這篇文章,再次感受愚公精神。又如學習《孫權(quán)勸學》前利用多媒體播放《三國演義》片頭曲,用以烘托課前氣氛。將學生帶進亢奮之中,為故事導入蓄勢,這樣的方法很受學生喜愛。
6背景導入法
人教版九下兩個文言文單元所選課文均為先秦諸子散文或代表性名篇,距離今天年代久遠且背景復雜,對于諸子百家各種流派的思想觀點和政治主張有必要向?qū)W生作簡單介紹,有助于學生認識社會,增進對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更好地理解文本內(nèi)容,采用背景導入法收到的效果不錯。
7激勵導入法
這是教師重視使用名人、名言、名事去感染、感動、激勵、鼓舞學生的一種導入方式。比如八下兩個文言文選錄的都是不同時期有氣節(jié)、有志向的名人雅士。
8總結(jié)
文言文的開場引課的方法很多,教育者還在不斷地推陳出新。富有藝術(shù)性的引課是打造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我們不斷研究的課題,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chǎn)生情緒高昂的智力振奮的內(nèi)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chǎn)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給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敝挥杏酶挥袉l(fā)感染的方式導入新課,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引起學生對新內(nèi)容強烈的求知欲,學生的學習效果就得到提高。通過文言文的學習,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也能順利的繼承并發(fā)揚光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