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雄豪
(蘇州市吳中區(qū)西山中學,江蘇蘇州 215111)
定向運動引入初中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的研究
屠雄豪
(蘇州市吳中區(qū)西山中學,江蘇蘇州 215111)
素質教育的提出使得人們對于教育的整體性更加重視。在傳統(tǒng)教育中沒有正視的課程,也逐漸成為教學的重點。體育與健康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與自我護理意識,然而,傳統(tǒng)教學忽視了這一部分,教學方式相對呆板,這就使得其教學效果相對較差。我國教育為了突破傳統(tǒng)體育課堂的束縛,逐漸引入了定向運動概念,在該種概念下形成的教學方案,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興趣發(fā)展與能力拓展等內容,使得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了保障。本文針對定向運動的內涵加以解析,并就其引入初中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的應用策略進行研究,希望能夠為我國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提供一定的幫助。
定向運動;初中體育;健康課堂;教學研究
定向運動這一概念最早來源于瑞典,是軍事體育活動的一個部分。隨著其不斷發(fā)展,運用優(yōu)勢相對突出,使得各個國家將其用途多元化。所謂“定向”,其最早的含義為在地圖與指南針的幫助下,越過沒有被接觸的地方。而定向運動是指利用地圖和指南針依次到達地圖上所標示的地點,并且以最短時間到達者為勝。
第一,定向運動自然性較強。定向運動相對一般的體育運動而言,其多是處于一個相對自然的環(huán)境之中。在傳統(tǒng)的競技類體育項目中,一般都需要固定的場所以及特定的隊伍組成。例如籃球,需要籃球場以及足夠的人數(shù)。這樣就顯得較為被動,社會性較強。而定向運動作為一個參與者,無需準備過多,一張地圖、一個指南針、一身合適的運動穿著即可,與自然的屬性相對符合。
第二,定向運動耐力性較強。雖然定向運動隨機性很強,對裝備或者說對于場地的要求不高,但是,其一般會設計較遠的距離。因此,在運動中,能量消耗較大,經(jīng)常伴隨著較強的無氧運動,對于參與者自身的身體素質要求相對較高。
第三,定向運動策略性較強。相關文獻表示,定向運動是一項智力運動,對于參與玩家的策略意識要求較高。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其具有目的性。這與常規(guī)的體育運動存在一定的差異。我國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動多數(shù)都是無目標運動。部分教師要求學生跑步或者跳繩,都沒有對應的目標。這就使得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情緒相對低落。而定向運動不僅要求學生最短時間到達,且到達目的地一定。
第四,定向運動的社會性。傳統(tǒng)的體育運動缺少必要的社會交際。多數(shù)運動都是單人的,對于群體的配合要求欠缺。而在定向運動中,其參與者必須要相互合作,贏的可能性才更大。在這種狀況下,要求參與者具有較強的社會性。
在定向運動中,需要學生進行較多的無氧運動,這就使得其運動量相對較大。將其應用于教學,運動量基本上經(jīng)過一定控制,學生能夠得到充分的鍛煉。
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相對呆板,部分初中體育與健康課堂都逐漸變成了文化講學。教師為學生講述一些健康方面的知識,或者教授學生如何鍛煉身體。這些知識都過于理論化,而學生長期接受文化課教學,難免會覺得枯燥,沒有新鮮感。在這種狀況下,定向運動引導學生走出室內,與自然溝通,能夠使得其更加新鮮。由此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在課堂上更加主動。
初中學生相對來說比較稚嫩,在處理同學關系上,還缺乏一定的基礎。這就使得初中學生人際關系相對僵化。而定向運動需要一定的合作,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關系的融洽,使得教育管理難度降低。
定向運動實際上是一種探險式的活動項目,在整個教學中,教師會適當?shù)貜娀系K,為學生鍛煉自身提供充分的空間。在整個運動的過程中,學生盡可能多地運用野外生存的方式以及常識,來對其所有的工具加以運用,進而克服設置的障礙,使得自身有所進步。在這個過程中,雖然會有一定的合作,但是以學生獨立作為主要的訓練模式。
在現(xiàn)代教育中,會下意識地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尤其是素質教育提出后,越來越多的學生,都注重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全面發(fā)展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是,也有一定的劣勢,即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目標意識薄弱。而定向運動的存在,明確給出目標,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達到這個目標。
定向運動引入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的作用較多,這就使得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使用這種方案來進行教學活動。然而,由于其在初中運用的實踐活動較少,經(jīng)驗欠缺,在運用的過程中,難免會存在問題。故而,筆者認為需要注意如下幾點:
由于定向運動多是在野外進行,學生的分散性較強。在這種狀況下,教師無法全面掌握學生的狀況。在整個教學中,學生極容易受到傷損,因此必須要注意安全性。
第一,課堂設計。在確定要以定向運動作為教學方案以后,需要選擇好合適的場地。場地選擇完畢后,教師需要仔細檢查,保證場所內部的安全。第二,設備完善。對講機、指南針、GPS等設備,能夠幫助學生及時與教師取得聯(lián)系,一旦出現(xiàn)問題,可以及時處理。第三,應急措施。如果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此類教學,需要保證應急醫(yī)療、搜索等人力充足。
定向運動具有隨機性,但是其對于學生素質要求較高。如果學生體力欠缺,那么很可能無法支撐其達到對應的目標點;如果學生智力欠缺,其在策略制定上存在明顯的瑕疵,自然也就無法制定正確的行走路線,其尋找的目標自然錯誤。另外,可以通過一定的講授,提高學生對未知場地的了解,以做好心理準備。
在不同的教學活動中,定向運動的開展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或是個人或是小組,無論是何種形式,都要符合學校自身的特色,并且充分考慮其需要達到的教育效果對學生可能產生的長期影響。尤其是在小組建立上,不可過于隨意,盡量保證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教育對學生體質的重視度相對提高。而初中體育與健康作為學生鍛煉的引導性課程,其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傳統(tǒng)教育過于重視文化課程,忽略了體育教學對學生的重要性,使得不少學校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設置不合理,甚至取消了該門課程。在這種背景下,學生的身體素質無法得以保證。定向運動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方案,其教學效果逐漸得到認可,它不僅能夠明確教育理念,還能將學生的實踐能力與課堂結合,為其長期發(fā)展打好基礎,使用價值較高。
[1] 陳文.定向運動引入初中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2] 許云豐.如何將定向運動引入到初中體育教學課堂[J].當代體育科技,2016(24):51,53.
[3] 馬心平.定向運動引入初中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的研究[J].文理導航,2015(08):73.
屠雄豪,1978年生,男,江蘇蘇州人,任教于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金庭鎮(zhèn)西山中學,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