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賢文 趙斌斌
【內容摘要】人的發(fā)展離不開教育,而德育又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有效的德育可以對學生成長起輔助與推進的作用,所以學校要以德育為首要目標。學校德育為開展道德素質教育的主力,學校德育在教學與同學們平時的生活里都會有所體現(xiàn),這對于幫助同學們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質與加強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來說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篇文章首先闡述了德育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小學生道德教育工作應該注意的要點,最后提出了加強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育?有效途徑
一、相關概念概述
1.德育的概念
德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包括社會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狹義的德育專指學校德育。學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以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養(yǎng)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
2.小學生道德教育應注意的要點
(1)遵循小學生成長特征
教育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水平,更注重學生的成長,只有建立在學生健康成長基礎上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應以學生健康成長為基礎,結合小學生的成長特征以達到磨煉心智、陶冶情操的目的,促成小學生健全人格。所以,德育教育要針對小學生的成效特性,德育教育要以小學生為主體,確保教育過程中讓小學生體會到自身的重要性。遵循小學生成長特征可表現(xiàn)為游戲式德育與表演式德育等,如此才可以真正使德育教育取得實效。
(2)以小學生興趣為基礎
興趣是各項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建立在小學生興趣基礎上的德育教育才可以實現(xiàn)高效高質量的德育教育。我國教育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為過分注重理論灌輸,忽視實踐技能培養(yǎng),理論知識學習是枯燥乏味的,抽象化知識不易于小學生接受,久而久之小學生就會喪失學習興趣,致使德育教育效率低下,不僅無法達到教育目標,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此相反,建立在學生興趣上的德育教育,可以極大的調動小學生的自主能動性,通過小學生主觀意識接受知識可以極大的增強教育成果,有利于小學生養(yǎng)成一個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因此在進行德育教育時應把興趣作為教育任務開展的首要任務。
二、加強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
1.明確小學德育工作要點,確立工作目標
德育的工作要點對德育正確有序的實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簡述了德育工作的方向,是小學德育的基礎方針,可使德育思想滲透到具體地區(qū),進而規(guī)范小學德育工作。通過一定的外在因素,形成一種有序的系統(tǒng)性和規(guī)范性的行為。比如說一些班級制度的執(zhí)行,班級干部的重要責任、每一名同學的責任、班級干部每周的值日計劃和班級內學生每天的學習、生活的規(guī)劃等,引導學生自主的制定一日的計劃,對于那些自主能力較好的同學予以鼓勵,通過這種管理方式使同學們擁有了主動參與意識和行為意識,鍛煉同學們的自主能力和組織能力,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老師以身作則,起到引領作用
若是希望有效的增強同學們的道德素質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老師們一定要充分起到帶頭作用,做到以身作則,不斷的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質以及行為修養(yǎng),在學生面前建立一個良好的形象,使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影響下逐漸提升自身道德素質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老師不但和同學們的接觸時間多,亦為同學們比較相信的人,因此不管在學習還是生活方面,同學們都會不經(jīng)意的模仿老師的行為。所以這要求老師要嚴格待己,對待事物要有一個積極、嚴厲的態(tài)度,在工作方面要不停的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慢慢的感染同學們,讓他們亦形成積極對待事物、努力學習、并可以進行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另外老師不但應該教授給同學們理論方面的知識,亦應該多多關心同學們的個人生活,倘若同學們在學習或者生活方面出現(xiàn)了什么難以解決的困難就應該積極的幫同學們解決問題,讓同學們感受到自己對他們的關心和照顧,從而讓同學們懂得也應該多多幫助別人,多給予別人關注,逐漸使同學們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更好的進行自我教育。
結束語
小學階段教育工作的最關鍵部分就是德育工作,這對于加快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十分關鍵的意義。小學教育教學的根本目標就在于幫助同學們健康成長、實現(xiàn)老師的職業(yè)追求以及促進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其中幫助同學們健康的成長就是學校教育的中心內容,使同學們擁有健康開心的校園生活,為教職工作者一定要實現(xiàn)的目標。教職工作者一定要克服困難,探尋當前小學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明確小學德育工作的要點,確立工作目標,使道德教育充分發(fā)揮成效。
【參考文獻】
[1]沈園園. 淺析小學德育教育的方法與途徑[J]. 東京文學, 2011(4).
[2] 余洪慶.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性[J]. 都市家教月刊, 2010(3):92.
[3]錢磊.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12):153.
【注:本文系課題研究成果,主課題: 關心下一代十三五國家教科研規(guī)劃重點課題《素質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研究》, 子課題:《課堂教學策略的創(chuàng)新途徑》,子課題編號: ZGKYW068】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山縣城關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