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飛速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日新月異的今天,很多市縣的小學里又出現(xiàn)了一批新的群體——住校生,而且越來越多。小學住校生的年齡都尚小,心理也十分稚嫩,家長又不在身邊,他們更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的關注。我真正地體驗到了我們教師肩上所承受擔子是如此的沉重——注重住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F(xiàn)就自己在近些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談談自己的粗淺體會。
一、 學生心理情況初探:
學生幼小的心靈是敏感而易受傷害的,平時在生活、學習中,如果讓他們形成不良的情感體驗,就有可能形成不良的心理障礙,因此,在教育中,我首先對住校生的心理進行了分析,總結出他們有以下幾個方面心理狀況:
1. 獨立的心理
因為遠離父母來到異地求學,一切都要靠自己,如生活費的合理開支、時間的科學分配等都要靠自己把握。經(jīng)調查,我校學生在入校后的兩個月,絕大部分學生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當然也有少部分低年級學生不能做到這一點,但是環(huán)境逼他們必須做到自理。經(jīng)過一個學期鍛煉,他們基本上也能夠生活,學習自理,充分顯示出了獨立性。
2. 自覺的心理
因為父母不在身邊,什么都要自己去想、去安排、去做,特別是生活上的事情,一切得靠自己,加上學校紀律的約束,所以住校生的自覺性還是比較強的。
3. 孤獨的心理
因為對新的環(huán)境不熟悉,又遠離親人,他們這時極容易產(chǎn)生孤獨的心理。躲避新同學,遠離人群,完全封閉自己,既不讓別人了解自己,也不去了解別人,產(chǎn)生了孤僻的心理,表現(xiàn)在學習、生活上則是焦躁、胡亂猜測、煩惱、厭學、缺乏自信、恐懼考試、經(jīng)不起挫折和失敗,甚至遷怒于人,人際關系不良等。
4. 自暴自棄的心理
這種狀況在后進生中表現(xiàn)較為明顯。他們總覺得自己什么都不如人,反正父母不在身旁,管不了自己,干脆破缺罐子破摔,產(chǎn)生自暴自棄的心理。有這樣心理的同學,既不關心集體,也不關心自己的成績,得過且過。
二、 在實踐中踐行心理教育:
1. 在情感體驗中幫助學生克服特殊的心理
在分析了解了學生心理之后,在教育中,我們要時時注意保護學生稚嫩的心靈,讓他們感受到良好的情感體驗,決不放過任何一個調整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機會。
2. 在良好的大集體中引導學生善于交往
(1) 愛心管理班級,給住校生一個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
住校生整天呆在學校,學校就是他們的家,一個良好的學校班級心理環(huán)境,對住校生的心理影響是不可輕視的。班主任是營造班級心理環(huán)境的關鍵人物,這就要求班主任在教育教學實踐和日常生活中,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積極向上又平和的心境,養(yǎng)成開朗個性,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2) 幫助學生學會交往,使他們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一個積極向上的良好班集體,會促使全班同學奮發(fā)上進,不甘落后;反之,如果班上多數(shù)人都消極怠惰,那么即使少數(shù)同學想要好好學習,也會因為難以抗拒壓力和誘惑而最終陷于“同流合污”境地。因此,我們老師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不懂的可以幾位同學一起討論、探索或請教老師。班干部更要起模范作用,形成積極學習的班集體氣氛。但是,如果出現(xiàn)了同一層次的學生在一起,有些能力強的學生產(chǎn)生了驕傲、看不起別人的心理,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在班里舉行“小組互助”“結對子”等分組活動,讓學生與原交往圈以外的同學接觸使聰明的學生不再驕傲自滿,而是繼續(xù)努力,樂于助人;思維不夠敏捷者也不自卑,而是虛心誠懇地接受幫助。實踐證明,小組活動是非常有效的學生學習方式。還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與同學交往,多交好朋友,并且教給他們交往的方法,幫助學生學會交往,使他們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實踐也證明,團結友愛、互助和諧的關系能使人感到溫暖,產(chǎn)生安全感;相反,彼此冷漠,互不往來,甚至仇視和猜忌,能使人產(chǎn)生心理負擔,導致多種心理問題,影響身心健康發(fā)展。
3. 在教學中滲透心理素質教育,挖掘教材中人物耐挫、抗挫的品質,培養(yǎng)學生的堅強意志
在小學教材中,有許多杰出人物不怕失敗、勇于吃苦的事跡,正是教育住校生正確對待挫折和失敗的極好材料。如《臥薪嘗膽》中的越王勾踐,他為了使自己不因為生活安樂而忘記恥辱,夜間睡在柴草上,在自己的住處懸掛苦膽,吃飯、睡覺之前嘗嘗那膽的苦味,激勵自己的斗志。經(jīng)過長期準備,終于打敗了吳國。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角色置換”,設身處地感受越王的處境及心情,并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談談感想。有的說“越王真?zhèn)ゴ?!通過自己的努力,到最后還是取得了成功。我平時學習上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了,我應該向他學習。”有的說“勾踐真勇敢,我們要學習他在困難中不退縮的精神”等等。這樣讀文悟理,學生特別是住校生的心靈得到一次次的陶冶,提高了自己的意志力。
4. 及時與住校生家長溝通,取得家長的幫助和支持
住校生就像一只放飛的風箏,線的一端總是牽著家長的心,發(fā)現(xiàn)問題,學校教師要及時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平時,可以電話聯(lián)系,特別是放假時可以與來接孩子的家長就學生存在問題進行交流和溝通,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解決,做到防微杜漸。我們學校安置了公用電話,學生可以免費使用。假期給學生家長發(fā)放明白紙,把學生在校表現(xiàn)及時反饋給家長。定期召開家長會,學校的一些活動也邀請學生家長參加,還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知道自己是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員,使學校、家庭、社會的正確關系形成于學生的腦海中,促進學生社會心理健康的發(fā)展。
總之,由于每個住校生的經(jīng)歷各不相同,家庭背景、自身修養(yǎng)千差萬別,因此我們教育者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真正地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對癥下藥,才能使工作收到實效。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世界,要想成為每個學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個學生的信任,使學生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但是,這一切都很值得,因為如此,我們得到的將是一個更美麗和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