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學生學會表達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不僅能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智力發(fā)展。我在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方面作了以下嘗試。
一、 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
1. 使用普通話教學。因為我們這里屬于沂蒙山區(qū),說的是地方話,受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普通話很不標準。鑒于學生語言環(huán)境現(xiàn)狀,對于一年級學生,我讓他們先聽普通話、說普通話。上課與學生交流時,都用普通話,并注意語言的規(guī)范和完整。指導學生說話時,讓學生注意辨音,對一些不易讀準的音節(jié)結合拼音教學教給他們發(fā)音的方法,矯正讀音和聲調的錯誤。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嚴格要求他們使用普通話。
2. 要求學生說話要完整。剛升入一年級的學生,說話能力差,往往說半截話,更談不上語言的連貫。從語法上講,他們說話不是沒主語,就是沒有謂語,如“是個好孩子”“老師讓我們”“小明都是個”。為此,我先讓學生說音節(jié)、字、詞,再讓他們說完整的句子。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學生豐富了詞匯儲備,漸漸掌握了完整句子的概念。
3. 培養(yǎng)學生敢說話、不怕說錯的勇氣。這里的學生很多屬于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務工,他們就跟隨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受家庭影響,學生普通話說不標準,上課不敢回答問題,因為怕回答錯。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都注意盡量啟發(fā)學生回答問題。即使學生回答得不正確,我也不批評指責,消除他們的畏懼心理。平時我經常有意鍛煉他們到講臺前,當著大家的面講故事,發(fā)表意見,對不愛說話的學生講清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循循善誘,鼓起他們當眾說話的勇氣和信心。
二、 在上說話課時,培養(yǎng)說話能力
說話課是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的主陣地。所以,在上說話課時,我首先做到認真?zhèn)湔n,把教材和學生的知識水平相結合,進行周密地課堂設計,寫出教案。
例如:教學《該怎么辦》這節(jié)課時,我根據(jù)書中的插圖,讓學生回答課文中有哪些人物、他們在干什么等,引導學生觀察、想象,提高表達能力。我問:“小明每天給王爺爺送牛奶,王爺爺對小明說了什么?”學生回答:“王爺爺給小明一毛錢,說小明不收下,就不讓小明取牛奶了?!边@一下把小明難住了,此時我引導學生趕緊幫小明出出主意,想想小明該怎么辦。學生七嘴八舌地說出了許多辦法,最后確定小明應該先把王爺爺?shù)腻X收起來,明天早晨照樣給王爺爺送牛奶,以后把錢再還給王爺爺……學生想象豐富,回答生動。這樣既培養(yǎng)了他們的觀察能力與想象力,也培養(yǎng)了口頭表達能力。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我還做到了訓練形式多樣化,如聽說故事、繞口令、猜謎語、看圖說話等,有的學生還能把故事繪聲繪色地復述一遍。這樣,學生的視野擴大了,知識水平也就提高了。
三、 閱讀課上,培養(yǎng)說話能力
閱讀教學也是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我根據(jù)課文內容設計一些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鼓勵學生用相同的詞語進行口頭說話訓練,從而形成完整的句子。
如“高興”一詞,我問學生“你們什么時候最高興,為何高興”等,經過簡單啟發(fā)、點撥,學生積極動腦,說出不同的話,選出各種不同類型的句子。例如:“我被評上優(yōu)秀學生,我真高興?!薄拔腋吲d地唱歌、跳舞?!薄半p休日了,我和媽媽高高興興地來到姥姥家?!边@種練習,大大擴展了學生的語言思維。
我在低年級語言表達教學中的嘗試還很膚淺,有待于今后的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