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悅
摘 要:壇城,作為藏傳佛教藝術中獨特的一個分支,歷史久遠,內涵豐富。壇城表現(xiàn)形式多樣,有繪畫壇城、立體建筑壇城、法器壇城模型等,本文將主要研究其平面構成以及其色彩組合。壇城的構圖、色彩、圖形通過一定轉化能在現(xiàn)代設計中被廣泛運用。通過從各個方面對“壇城”的圖形元素的數(shù)據(jù)了解,利用“壇城”圖形中的各種元素找到與現(xiàn)代設計的結合點。
關鍵詞:藏傳佛教;壇城;圖形元素;現(xiàn)代設計;實際運用
1 壇城概述
(一)藏傳佛教與壇城
在藏密藝術中,壇城被視為是最神圣、最奧秘、最有特色的代表性宗教藝術,對于修行僧倡來說了,它是“觀想”神靈的交通,修行者可以通過壇城達到精神世界與神靈的溝通。由此可見,壇城即是密宗修行者在其精神世界溝通神靈的一種形式實即修行之道。而對于一般信徒,它是供奉禮拜寓意神佛的神圣對象;在宗教活動中,是藏密修行的重要法器。壇城在藏傳佛教藝術中更是無處不見的象征性標志。
曼陀羅是梵文的音譯,意思是壇城,藏語稱作“吉廓”。在藏傳佛教中,壇城的意思是“擷取精華”。若依“外、內”分析內涵,壇城的外在意義,是指諸佛菩薩本尊的安住凈土宮殿;內在意義,則是眾生心的清凈相;凈土宮殿正中央的本尊,就是眾生本來清凈的佛性。所以壇城不僅象征本尊的智慧和威德,同時也是一種顯示宇宙真理的圖繪,一種“無限的大宇宙”和“內在的小宇宙”相即的微妙空間。在藏傳佛教常作為觀想修行之憑借。
(二)壇城的表現(xiàn)形式
壇城藝術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在藏傳佛教繪畫,寺院建筑,佛塔建筑,宗教法器、佛事活動中被廣泛采用,并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和種類。壇城按其造型形式,表現(xiàn)內容和使用材料可分為平面繪畫壇城、立體建筑壇城、彩砂彩粉浮雕壇城、法壇城塑等多種。
2 壇城的圖形及內涵
(一)壇城的平面形制構成
壇城形制的構成,一般是外形圓形,內由四方形、三角形、井字形等幾何圖形構成。壇城是佛、菩薩所居的宮殿,是“佛之理想世界”。藏密壇城具體可分為以下五部分:
1、外圍凡界:宮殿圓形火焰墻之外是大海,其上有眾生漂流。
2、“六大”意念與護法墻:壇城造型都為圓形,含有天圓之意,外面有3至4層圖案為護法火焰墻。其動勢為順時針方向烈烈而燃,是地、水、火、風、空、識“六大為要”的意念,亦象征風墻?;鹧婕y圖案分為5種色彩,每5色為一組,沿外緣不滿一周,它保護著本尊的壇城?;鹧嬷畠仁且欢吕L有藏語稱為“多吉”的金剛杼墻。然后繪以蓮花瓣組成的蓮花墻,寓意慈悲觀世音菩薩的普渡。
3、外院:在金剛墻的包圍之中和方形圍城之外為膜拜區(qū)域,即外院。
4、城墻、城門與護法:外院內是壇城圖中的正方形建筑城墻與城門,亦含有天圓地方之意,一般為6層,用白、藍、黑、黃、紅、綠六色來表現(xiàn)護城河、城墻與屋檐等建筑的裝飾結構。城墻有4個門,門口有梯。
5、內院與主尊:城墻之中為內院,在內院中心再畫出圓形、方形或三角形,并將圓形劃分成井字形。井字中央為主尊神佛像供養(yǎng)之地。井字的四方各有一尊身色依照方位色彩搭配的閻曼德迦的化身。四隅亦各配有一尊略小,身色跟各自左方的尊身相同,則是內院的護法,其中央蓮臺上是本尊,周圍八個蓮臺,各有一像,構成壇城最核心的中院。其這種壇城是藏傳佛教密宗壇城藝術的基本格局。
3 壇城圖形元素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
(一)壇城幾何圖形在中西方藝術中的運用
在壇城的諸多作品中,可以總結出,其圖形元素簡化之后都是以圓形、正方形、水滴形、三角形、半月形等幾何圖形來構成的。這些圖形元素不僅尤其特有的宗教含義也有其合理的藝術特色。西方很早就開始研究幾何形,西方近現(xiàn)代對于幾何的應用更是廣泛。博伊斯的靜物、方塊,蒙德里安的格子比較強調那種幾何的邏輯性。構成主義是現(xiàn)代西方形式主義藝術流派,發(fā)源于立體主義。比如,畢加索和馬蒂斯的抽象作品,把幾何圖形元素的抽象化運用到了極致。
從壇城作品中得出,其運用的幾何圖形元素和很多藝術形式都有共通共融的地方,這種幾何圖形元素滲透進了平面設計的各個領域。
(二)壇城圖形色彩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
色彩是一種語言,一種信息,色彩具有的感情,能讓人產生聯(lián)系,讓人感到冷暖,前后,輕重,大小等。一件設計作品,一般包含三個元素:色彩,圖像,文字。這三個元素中,以色彩較為重要。人對色彩是相當敏感的,當他們首次接觸一件設計作品,最先攫取其注意力的,就是作品的顏色,其次是圖像,最后才是文字。
藏密繪畫類壇城均為單線平涂,其用色有特定的象征比附。比如藏密大曼荼羅,簡稱“大曼”,指描繪佛、菩薩、天神及十界凡圣等全體群相及諸尊相,常用青、黃、赤、白、黑五種顏色,表“地、水、火、風、空”世界形成之五大本原物質,分區(qū)域繪畫,以表示他們前來聚集之義。
(三)壇城圖形元素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
壇城圖形中,可以總結有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水滴形和半月形,他們分別代表的是地、水、火、風、空。
1.圓形
古人最早是從太陽、陰歷十五的月亮得到的概念的。太極的圓形是陰陽魚圖為主的圖式,如古太極圖、先天太極圖等。圓,在平面設計中象征圓滿,完美,也有自在的含義,圓潤和諧相對于方表示人工,圓表示自然。
2.正方形
壇城中多用于外圓內方,這也是一種中國人普遍遵循的人生理念;言辭、行動上要圓滑,盡量減少摩擦和爭端;內心、思想上要方正,要有堅定正直的主張,不隨波逐流;古錢也是外圓內方的。
在平面設計中,正方形代表著符合、安寧、穩(wěn)固、安全和平等。它們是熟悉和值得信任的形狀,意味著誠實和可信,其角度代表著秩序、數(shù)學、理性和正式。。
3.三角形
象征著穩(wěn)定、尖銳、不可調和、激進、矛盾的角力,均衡。是一種非常具有個性的奇特圖案由于它具有尖銳、激進的特點,因此也就象征了一種進取和力量,反義在人的心理上,就會出現(xiàn)不按理出牌,獨樹一幟,代表了新的思想和決絕的行為。三角形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也是特別廣泛,它經常被設計師所用。
參考文獻
1、熊文彬譯.海瑟·噶爾美著.早期漢藏藝術[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 5 月第一版.
2、謝繼勝譯.諾丹西繞·扎雅活佛著.西藏宗教藝術[M] .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
3、劉藝斯著.西藏佛教藝術[M] .文物出版社,195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