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振
摘 要:鄧小平說過一句話: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當前市場經濟發(fā)展較快,教育也在進行相應的改革。在這種形式下,一些技工學校也開始進行改革,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以獲得更為良好的教學效果,為國家輸出更多優(yōu)秀的技工人才。文章從一體化教學的概念出發(fā),闡釋了它的意義,并且講了它實施的必要性以及它的應用。
關鍵詞:工學一體化;教學設計;探討
一、一體化教學的概念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大部分學生是在教師的指引下被動地進行學習,沒有發(fā)揮出自己的學習主動性,只是機械地記憶教師所講的內容,不能充分地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采用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起不到積極的作用,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興趣,不能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但是一體化教學卻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個問題,一體化教學是將理論知識和實踐內容結合在一起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更好地學習知識,高效地整合教學資源,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應用一體化教學的理由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應當前飛速發(fā)展的社會,所以要在教學方法上進行相應的改變,進行一體化教學。在以前的教學方法中,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缺點:
第一,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沒有得到充分的結合。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不注重學生實際的掌握情況以及在課后的應用,而是只顧著課本講授課本內容,刻板缺乏變通,使得學生對課堂的興趣也有所減弱,進而導致學習效果不佳。另外,技工學校培養(yǎng)的是實踐操作人員,缺乏了實踐的經歷,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的掌握能力也達不到理想效果。
第二,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技工學校對于知識的建構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主要是建在實踐操作的基礎之上的,然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并沒注意到這一點,只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致使學生提不起興趣,喪失學習的動力。
第三,現代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過高。當前社會,需要的是“一專多強”的人才,既能把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學好,又能熟練掌握其他方面的知識,然而現實卻不盡如人意,導致人才缺少,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
由此可以看出,傳統(tǒng)教學方法存在著許多弊端,技工學校采用一體化教學方法能夠改變當前的教育現狀,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對于技工一體化討論
首先,對課程的安排要遵循科學的原則。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應該進行相應的創(chuàng)新,所以技工學校的教材要根據考試大綱和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進行編寫,更好的進行教育。對于課程配置,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多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實踐的作業(yè),讓他們能多動手,培養(yǎng)自己的綜合能力。
其次,要編寫科學合理的教材。以前的那種傳統(tǒng)老套的教材,沒有相應的實踐內容,不能適應一體化的要求。真正的一體化教學教材應該以教學大綱為基礎,注重科學性、合理性,能夠以學生為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多多的寫一些關于實踐的例子,使學生感受到所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作用,以便于更深層次的理解所學內容,提高自身的學習興趣,盡快掌握學習內容。
最后,對課堂的管理要引起相應的重視。普通高等院校所用的教學設備相對較少,只有多媒體之類的,但是技工學校由于專業(yè)的特殊性,所需要的各種各樣的裝備就顯得格外多,在一體化教學當中,教師應該讓學生遵守相關的規(guī)則制度,保證設備的安全使用,同時也要進行相應的維修護理,增強設備的使用壽命。在使用設備時,教師可以劃分小組進行管理,既能讓學生學到知識,又能提高學生的管理能力。
新時代對人才的發(fā)展提出更具體的要求,要想不被社會淘汰,就要積極地進行自身改革,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只有跟上時代,才能獲得更多的發(fā)展機會,技工學校作為相對特殊的一個群體,需要利用一體化教學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專業(yè)技能的掌握,更好地為社會服務。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一體化教學也不是一勞永逸的,在實施的過程中可能也會出現一些問題,我們要從實際出發(fā),發(fā)揮他的積極作用,培養(yǎng)更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董洪廣.淺談技工學校體育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2(10).
[2]孟慶東.技工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J].職業(yè),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