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心靈的火焰?!碧K格拉底的這句名言我一直銘記于心,作為一名教師,應當做一回心靈大師,用溫柔而靈巧的教育之手,去觸摸兒童稚嫩的心靈,以喚醒埋藏在他們心底的良知和潛能,促進其自主地成長和發(fā)展,這樣才能完成教師的重要使命。
【關鍵詞】教育;心靈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從教18年,我一直喜歡把我和孩子們的故事記錄下來,它讓我有了許多教育思考。當我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去探索孩子們的心靈世界時,我漸漸領悟到了教育的真諦:每一份心靈都值得贊賞。喚醒孩子們的心靈,每一朵花都會綻放出光彩!
一、耐心等待,牽著蝸牛一起走
人生應該是一個“慢”的藝術,教育亦如此。喚醒孩子心靈就像牽著一只蝸牛在散步,過程漫長,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細心地呵護和理解。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
一面。
那一年,我任兩個班的數(shù)學教師,101個不諳世事的孩子交到了我的手中。面對那一雙雙稚嫩的眼睛,看著那一個個調皮的身影,我有些退縮了。班上有個孩子叫齊,他上課總不能坐下,作業(yè)經(jīng)常完成不了,或是總會弄得很臟,他是個典型的協(xié)調能力差的孩子。我總會收到他遲來的作業(yè),總會見他放學拖著書包跟在隊伍后面很不協(xié)調地身影,也總會見他座位下滿地狼藉。上課時,他總是歪著身子站在位子旁,無所顧忌地靠在后排的桌子邊上,手中時刻不離一支筆,并津津有味地啃著。每當這時,我總會停下正在講解的內(nèi)容,耐心地叫他坐下,放下那只被啃破的筆,繼續(xù)上課。課間,他總是張開兩腿,很不協(xié)調地跑著,他總是想和小伙伴一起奔跑嬉戲,卻總是跟不上。記得有一次因為走路稍不小心,他摔了個嘴啃泥,鼻子都摔紫了。為此,每次下樓,我擔心的總是他,我不會忘了叮囑他:“跑慢點,當心摔跤?!泵看翁由菥?,我總也忘不了牽著他的手一起跑。他就是這樣一個好像時刻都沒有進入狀態(tài)、動作總比別人慢許多拍的“小蝸?!薄R驗閯幼骶徛?,他成為同學們嘲笑的對象,為此,我很苦惱。當然,他也有大多數(shù)孩子沒有的優(yōu)點。上課他雖坐不住,但總會積極思考,他總會舉起小手,不緊不慢地發(fā)表自己獨到的見解,雖慢但表達流暢。每到此時,我都會讓孩子們一起耐心地聽完他的表述,并及時予以表揚。因為我的表揚和同學們的掌聲,他有些不自然,但我欣喜地發(fā)現(xiàn)他的眼里偷偷地放出光芒。為此,每次回答問題的機會都是讓孩子們改變對他偏見的契機,我會時常抓住這樣的機會使他獲得自信。
這樣,慢慢地,他按照自己的速度積累了不少知識,進步很快。“牽著蝸牛一起走”,在牽著“蝸牛”漫步的旅途中,我見到了一點光亮。他的動作緩慢,在很大程度上跟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家長總是怕他落后,在很多事情上越俎代庖,總是走在孩子的前面,而孩子在后面跟隨著。跟家長達成一致后,我告訴齊:“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總依賴別人,父母不會幫你一輩子。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都不會給你做事,你要學會自己完成,老師會等你的,相信你會改變?!币酝?,每天都是他的父母幫他收拾學習用品,牽著他走?,F(xiàn)在,我們在后面跟隨著他,默默地關注他。當他實在需要幫助時,才幫他一把。漸漸地,兩年過去了,他真的改變了。他不再是每次做任何事情都拖到最后的那一個,作業(yè)工整了,能按時完成了,考試也經(jīng)常得到滿分,每天都能及時有序地收拾好自己的書包站隊出校門。我為他的改變而欣慰,為及時的放手而慶幸。教育是慢的過程,在對他“慢養(yǎng)”的過程中我收獲到許多,他那花朵般的笑容,家長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謝……“牽著蝸牛一起走”,我可喜地發(fā)現(xiàn)那朵花在耐心地等待后終于綻放出奪目的光彩,我成功了!
二、喚醒心靈,靜待花兒的綻放
雅爾貝斯說:“教育的本質是喚醒。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兩年前,我又教一年級。一天,課間活動時間,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奔到辦公室向我匯報:“李老師,睿和語文老師鬧起來了?!蔽译S即趕到教室,只見語文老師漲紅了臉正拉著他往外走。見我來了,趕緊向我訴苦:“李老師,你看,他怎么這么倔。我上課一進教室他竟然說‘怎么又是你的課呀?’。你說氣人不氣人?讓他進辦公室,他還不愿,倔得像頭牛?!?/p>
睿是個頭腦靈活的孩子,但是很調皮。上課他總會走神,課間也少不了惹事,不是今天把這個孩子摔破了皮,就是明天把那個孩子頭撞了個大包。語文老師是班主任,是一個剛從教不久的年輕女孩兒,她對睿說教過無數(shù)次,可總不見成效。也許,對于說教他早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免疫力”。一段時間里,睿成了老師的麻煩,同學們總是躲著他,不愿意和他玩。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孩子走上不歸路,我要幫幫他。改變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通過了解我才知道,睿的性格的生成是有原因的。在他上小學之前,爸媽離婚了,他和爸爸生活在一起,從此他變得叛逆。上課總做些小動作,比如:玩膠帶紙,故意弄出聲響。在樓道里,他走在你后邊的時候,會故意把腳步聲踏很響,想讓你回頭看他。我感覺他特別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哪怕是批評或責怪。他的這種表現(xiàn)其實是怕被忽略,怕被拋棄,這是他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他也總會故意制造事端引起父母的注意,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獲得一種心理滿足感、安全感。我知道睿思維很活躍,一直以來他很喜歡我的數(shù)學課。他常常會因為答案的精彩而得到我和同學們的贊賞,此時的他總會信心滿滿。因此,我會在每節(jié)數(shù)學課上給他制造機會,讓他找到存在感,他也更喜歡數(shù)學課,上課特別專心。記得那次學校要舉行口算比賽,每班選最優(yōu)秀的孩子參加校級評選。為了選拔“口算小能手”,我讓孩子們進行訓練??谒憔毩曇龅教焯炀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堅持不懈。沒有想到的是,睿每天早上竟然都會準時交上自己在家練習的200道口算題??谒泐}是打印的,一問才知道是他爸爸為他準備的,就這樣一直堅持到班級選拔。除了回家練習,在學校他也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練習。他這些自覺的行為,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頭。因為一直堅持練習,睿如愿以償?shù)剡x上了。我找來他,首先恭喜他選上參加校賽了,接著便和他聊起了他的家庭。我告訴他:“你看你的爸爸這么關心你,每天能堅持幫你準備口算題卡,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沒有第二個家長能做到這樣。你真幸福,有這樣一個好爸爸,你要好好表現(xiàn),為他爭光?!彼难劭魸駶櫫耍骸袄罾蠋?,謝謝你,我會努力的?!睘楹⒆诱乙豢冒c的蘋果樹,讓孩子踮起腳,伸手就可以摘到蘋果。是的,一次次成功的體驗會讓他信心百倍,動力十足地向下一個更高的目標邁進。我也因此得到了他的信任,他也愿意把心事告訴我。那天,他告訴我很想見他媽媽,但爸爸不讓媽媽見他。我把他的想法和他爸爸認真地進行了交流,達成了共識。為了孩子,睿的爸爸同意讓他媽媽見他。以后的日子里,睿假期都會和媽媽一起度過,他也會通過微信和我分享他與媽媽一起生活的快樂時光。我也會將睿在學校的表現(xiàn)及時記錄下來,告訴他的爸爸媽媽。
“在教育工作中,我們要用孩子的眼睛去觀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傾聽,用孩子的興趣去探索,用孩子的情感去感受?!笔堑?,我這樣做了,我捕捉到了睿心靈的火花,成功地喚醒了他的心靈,讓他成就精彩的自己。心靈需要喚醒,只有喚醒孩子的心靈,他們的潛能才會被激發(fā),才會像花一樣綻放!
三、用心耕耘,每一份心靈都值得贊賞
走進學生的心靈,我要做一名智慧的老師,我一直在慢慢地探索,和孩子們一起成長。
對于好動的孩子我讓他們當課間安全監(jiān)督員,律他律己;內(nèi)向不多言語的孩子,我讓他們當帶讀員,大膽展示自己……我讓他們知道自己都是最棒的!我還為每一個孩子下發(fā)一張“學習存折”,每取得一點進步都會在“存折”上存上不同的分數(shù)。當然,當他們犯了一些原則性錯誤時,也會支取相應的分數(shù)。學期末,每個孩子會得到屬于自己特長的不同的獎狀。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我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身上所存在的問題,一切都變得那么美好。我不再為班上那些頑皮的孩子煩心。存入、支取分數(shù)規(guī)范了學生的行為,他們的思想和學習都有了很大進步。孩子們的積極性被喚醒,班級呈現(xiàn)出你追我趕、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孩子都是一粒優(yōu)良的種子,只要有適合他們的沃土和養(yǎng)分,定會在不同的時段綻放!
柏拉圖說:“教育非他,乃心靈的轉向。”馬克思也說:“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謂之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真正成功的教育應該是喚醒學生沉睡心靈的教育。教育應該是心靈對心靈的感受,心靈對心靈的理解,心靈對心靈的耕耘,心靈對心靈的創(chuàng)造。我想,只要我們用心對待每一個孩子,一定會在喚醒心靈的過程中享受到人生精彩的歷程,從而擁有無法預約的幸福體驗!
作者簡介:李桃,本科學歷,一級教師,1998年從教以來,一直潛心鉆研小學數(shù)學教學,現(xiàn)任廣德縣實驗小學教導處副主任。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