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是一門藝術,將藝術注入課堂教學中去,課堂才會變得多姿多彩起來。充滿藝術的語文課堂有著無窮的魅力,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尤其是對小學生而言,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打好語文基礎。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話劇、音樂、舞蹈和故事四個方面出發(fā)探討了多種藝術形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藝術形式;語文課堂;精彩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表現(xiàn)欲比較強、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和探究精神,因此,用一些比較生動、活潑、豐富的東西才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和習慣的形成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小學語文的教學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來進行,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的目的。藝術教學形式不僅可以豐富教學的內容,使語文課堂生動、精彩,還能夠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豐富學生的語言環(huán)境,使語文課堂精彩不斷。
一、用話劇演繹語文課堂的精彩
話劇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通過對話展現(xiàn)劇情、塑造人物和表達主題,將對課文的思考和娛樂這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可演繹語文課堂的精彩。小學生有著較強的表現(xiàn)欲,話劇形式的教學不僅滿足了學生展示自我的心理,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通過話劇表演,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可以更加深入地揣摩人物的語言、個性與特點,使學生融入到整個劇情的發(fā)展中,并切身領會到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主旨。對于課文中有多個人物的對話場景,教師都可以組織學生用話劇去演繹課文,使學生樂享其中又可以學到知識。例如《負荊請罪》是一篇劇本形式的課文,教師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然后用話劇的形式表演。通過學生的表演,教師問臺下的學生可以看出藺相如是個什么樣的人。學生回答忍辱負重、心胸寬廣、顧全大局、大公無私、寬容大度、一心為國。教師再問廉頗的人物形象,學生總結出小肚雞腸、心胸狹窄、傲慢無禮、自私自利、爭名奪利、居功自傲、盛氣凌人、耀武揚威。用話劇演繹能夠更加直觀地表現(xiàn)出人物的形象,也突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一種新穎、潮流的展現(xiàn)學生魅力的教學形式。
二、讓音樂傳揚詩歌教學的魅力
音樂總會為人帶來愉悅的心情,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音樂還能改善心理狀態(tài),通過音樂這一教學情境,可以抒發(fā)感情,促進內心的流露和情感的相互交流。在詩歌教學中,音樂往往能夠渲染出濃厚的氛圍,使學生很快進入到詩歌情境中去,激發(fā)學生內心的情感,這對于詩歌的情感感悟有著非常大的輔助作用。詩歌本身就是非常美好的,音樂的融入增添了詩歌的意境美,使學生盡情地享受著詩歌之美。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語言之美、意境之美、文字之美等,一切美好的東西是語文教學的成功之處,因為我們教的不只是知識,還是文化與素養(yǎng)。把學生從小就培養(yǎng)成一個有審美情趣的人,學生才會更加感受到語文帶來的魅力。例如《大海睡了》全詩共八行兩句話,用親切自然、極富兒童氣息和想象力的語言,描繪了風平浪靜、明月高懸的夜晚,大海的美麗景象。課文還配有一幅插圖,再現(xiàn)了詩句描繪的優(yōu)美意境,可供學生觀察,幫助理解課文,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利用背景音樂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走入詩的意境,體會夜晚大海的靜謐,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三、用舞蹈激起語文課堂的浪花
讓小學生在課堂45分鐘都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好,難免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好動是小學生這個階段的一個特點。把舞蹈帶入語文課堂,不僅使學生在身體和心理上都有了放松,而且還使得語文課堂更加精彩,激起語文課堂的浪花。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用在教學中就是一種教學藝術,肢體動作傳達的是一種情感的語言,也使得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課堂上。教師要善于用舞蹈激起語文課堂的浪花,帶著活潑、可愛的學生一起去享受語文課堂,在舞蹈中發(fā)現(xiàn)美、展示美、感受美。例如《明天,我們畢業(yè)》是小學階段的最后一篇課文,通過作者對6年學習生活及成長歷程的回顧,抒發(fā)了對母校、對老師和同學的眷戀之情。為了給學生一個特殊的課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將對校園生活的回憶編排成舞蹈,可以借助一些場景和道具,用舞蹈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學生用舞蹈展現(xiàn)出了即將告別校園、老師和同學,心中涌起深深的眷戀之情,展現(xiàn)出了不會忘記母校、更不會忘記敬愛的老師之情,還展現(xiàn)出了等成為祖國的棟梁,大家再來母校相聚,再來看望老師的心志。舞蹈是文字和語言之外的另一種情感的流露和表達,使語文課堂充滿了感情色彩。
四、用故事豐富語文課堂的內容
故事對小學生來說總是有著無窮的吸引力。在教學的開始,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導入新課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興趣與注意力,使學生以最好的狀態(tài)進入到課堂中去。在教學中插入故事,可以增添教學內容的新鮮感與豐富性,像磁鐵一樣吸引著學生把注意力留在課堂中。一名會講故事的教師一定充滿著藝術氣息,因為故事講得好,需要教師有豐富的表情、生動的語言描述和豐富的肢體語言,如此才能更加吸引學生的興趣。用故事豐富語文課堂是教學中常用的一個教學手段,能夠將故事用得恰到好處、用得傳神、有吸引力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不斷修煉的一種能力。例如在古詩《江雪》的教學中,教師通過以詩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作為故事情境導入新課“柳宗元自從被貶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壓抑,他就借描寫山水景物,借歌詠隱居在山水之間的漁翁,來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fā)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悶苦惱。于是,他懷著幽憤的心情,寫下了這首令人傳頌的名詩?!笔箤W生可以將故事內容與詩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聯(lián)系起來體會詩人孤獨、苦悶、彷徨而又頑強不屈的精神。
除此之外,教師語言的藝術性對于語文教學也起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教師要善于使用語言藝術教學,并能夠用語言藝術將所有的藝術形式很好地串聯(lián)起來,不脫離教學主題又生動精彩。多種藝術形式灌溉的語文課堂充滿了無窮的魅力,吸引著學生對語文進行無盡的探索。
參考文獻
[1]謝海健.談語文課堂教學藝術的“藝術”[J].北方經貿,2010(2).
[2]李小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導入的藝術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2).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