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終身學習的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高度重視小學生的閱讀。據(jù)此,本文對把學生引上閱讀之路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課外閱讀;激發(fā);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變聰明,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毙抡n程標準也十分強調學生的課外閱讀,重視語言積累,對學生的閱讀量還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的確,沒有一定的閱讀量是學不好語文的??梢哉f,閱讀是終身學習的基礎。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高度重視小學生的閱讀。那么,如何才能引導學生走向閱讀之路呢?基于此,我在把學生引上閱讀之路方面做了些初步的嘗試。
一、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在我們教室的黑板旁,放置了一個整潔的書柜,在吊蘭的點綴和映襯下,顯得格外惹眼,書柜上面還貼上了由學生推薦來的標語“今天你讀書了嗎?”書柜里除了擺放由學校圖書室借閱來的書籍之外,多數(shù)都是由學生自愿提供的書,如《彼得潘》《愛的教育》《作文大全》等,再有的就是學校為班級訂閱的雜志《中國少年報》《少兒國學》《小學生語文報》《青蘋果報》了。我利用每天午間三分鐘的課前準備,在班級開設“文學欣賞”“詩詞天地”“成語擂臺”等欄目,每次輪流讓一位同學上講臺分享自己近期所收集的名人名言、好詞佳篇、成語故事等內(nèi)容,并與其他同學進行互動交流。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言膽量,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又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閱讀大量的書刊。下課十分鐘,圖書角往往是人氣最旺之地,每個孩子手捧一本課外書,在書海中徜徉、神游,整個圖書角都沉浸在書香里。
二、課堂導讀,把課外閱讀落到實處
因為局限性,語文課本中的課文往往以有限的文字反映出一個故事,而這個故事有著復雜的背景。如果沒有足夠的背景資料,要理解課文是有難度的。所以,備課時我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讓學生在任務驅動下進行延伸拓展閱讀。如在教學《長城》時,就可以提出新的拓展任務:通過課外閱讀,了解長城的歷史與變遷,通過小組合作,形成一篇比較翔實的報告,兩周后提交,進行展評。教師在小組的組織、資料事物檢索、報告的撰寫等方面給予指導。在教學《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之后,就可以讓學生分組閱讀《儒林外史》的有關章節(jié),每組讀其中的一部分,每人都有閱讀任務,并安排在兩周后召開“《儒林外史》讀書報告會”。在教學《草船借箭》之后,可就這個故事發(fā)生的前因后果進行進一步探究,分組分專題閱讀《三國演義》;在教學《紀昌學射》之時,可相機出示并指導學生閱讀原文,感受一下文言文的氣息。遇到古詩詞教學,我會收集與之相關的幾首古詩詞讓學生讀背,幾年下來學生已背70首古詩。并且我嘗試好書推介課——我向學生推薦適合讀的書,采用“引入故事——精彩再現(xiàn)——制造懸念——推薦書籍”的教學流程,以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閱讀期待,使他們產(chǎn)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把學生引導到自主閱讀書籍的道路上來。
三、提供展示的舞臺,激發(fā)閱讀愿望
成年人的閱讀注重心靈的感悟,追求自我內(nèi)心的平衡,而孩子的閱讀則在增長見識的同時更渴求同伴的肯定和追捧,鼓勵孩子閱讀也要順應他們的這種心理需求。課外閱讀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其中競賽的形式備受孩子們喜歡。如開展“誦讀比賽”“我是小小評論家”“我是小小編輯”“編演課本劇”“詩歌朗誦賽”“讀書故事會”等活動,孩子們在活動中盡展才華,在活動中體驗獲得小小朗誦家、小小故事家、小小演說家、書香小明星等殊榮的喜悅,同時促進孩子們在閱讀中快樂成長。不少孩子還把讀書收獲感受付諸筆端,幾年來,有近80多篇學生的習作在江門日報《青蘋果報》上發(fā)表。市、省的各類征文比賽及江海區(qū)舉辦的“安諾特杯”現(xiàn)場征文比賽均有學生獲一等獎。
四、家長配合,相互補充
通過召開家長會的方式與家長們進交流,介紹課外閱讀的好處,列舉世界上的一些偉人、名人,無不是從童年大量的閱讀引起的興趣,遷移為強烈的學習興趣、求知欲而走向成功的,讓他們明白課外閱讀對孩子終身發(fā)展的重大作用,消除家長將“閱讀”和“考試”相互對立起來的錯誤觀點,充分認識到考試只是孩子一個階段性的人生體驗,而課外閱讀則會伴隨他們一生的發(fā)展;在推介親子共讀項目時,我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在書籍的選取、時間的安排、家長的指導與示范、讀后的交流反饋等方面給予家長必要的指導。另外我們把《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增廣賢文》《百家姓》《千字文》《論語》《大學》《中庸》《道德經(jīng)》等名句及故事編進《銀泉小學國學踐行傳統(tǒng)文化校本教材》,幾年下來,家長與孩子已共讀這些經(jīng)典傳統(tǒng)文化精華。
課外閱讀作為閱讀的一個方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課內(nèi)閱讀更為重要。在倡導素質教育和終身學習的今天,作為教師,我們更有責任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愛上讀書,為他們的人生奠定成功的基礎,做一個善于學習、善于思考的人。今后,我會用更加飽滿的激情、更多的努力,讓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到讀書的快樂,讓書香伴他們健康成長!
作者簡介:林幸平,女,1977年生,小學語文一級教師,現(xiàn)任教于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qū)外海銀泉小學。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