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生在心理、行為等方面并不成熟,因此,在教學當中相對比較復雜,尤其是小學班主任工作的開展。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更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在實際中,通過合理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文針對小學班主任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原動力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激發(fā);學生;學習原動力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社會的發(fā)展,促進了我國的教育改革,尤其是小學階段的教學要求越來越高,通過教學的開展,不僅是讓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更是對學生學習習慣及學習方法培養(yǎng)的過程,它對學生的未來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班主任是小學階段教學開展的重要角色,應該采取合理的方式,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然后進行有效的教學,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更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當中。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很多學生不愿意學習,學習成績不好,不是因為笨,而是因為沒有興趣,如果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無疑會感覺到學習是負擔,這更不利于學生的成長。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有效的方法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不僅能夠讓學生充滿熱情,更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從而讓教學效率得以提高。例如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喜歡玩的時候,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扮演教師,不僅能夠調動課堂氛圍,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師和學生交流的過程。教師想要有效地開展教學,只有和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尤其是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需要對班級進行管理,從而形成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作為班主任,自身應該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品質、淵博的知識,才能讓學生信服,更會讓學生對其產生崇拜感。如果一個班主任在班級里非常不受歡迎,那么他就根本無法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更不能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作為班主任,應該有一個博大的寬容心。小學生和成年人不同,他們在心理、行為等方面不夠成熟,比較喜歡玩、好動、表現(xiàn)自我,因此,一些行為總是讓人啼笑皆非。作為他們的教師,班主任不應該嘲笑他們。他們正處于自我表現(xiàn)的階段,班主任可以為其創(chuàng)造機會,對于做錯了事情,不能一味地批評,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應該對犯錯誤的學生耐心地進行鼓勵,這樣能夠讓學生感覺到教師的親切、關心,從而與學生的關系更近了,這樣才有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力
在小學階段,學生正是希望別人肯定自己的時候。作為班主任,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給予學生鼓勵的同時,更要肯定學生自身,這樣能夠讓學生樹立自信心,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關愛,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小學階段正是素質教育的關鍵時期,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以一個公平、公正的心態(tài)對待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肯定,這樣學生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才能堅強地向前。再者,每個學生有缺點也有優(yōu)點,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優(yōu)點,給予肯定,讓學生能夠充滿自信,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動力,這樣能夠讓學生的品格健康發(fā)展。班主任還需要給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教學,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知識。
四、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在以往教學當中,教師多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通過“填鴨式”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課程的講授,整個課程當中,學生都是在被動地學習知識,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互動性和參與性,更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然而,很多教師在教學當中忽視了這一點,甚至在課堂當中有的學生沒有按照教師的安排進行學習,教師就會對這類學生進行批評,而且會用非常不好的語言諷刺學生。可以說,整個教學當中,教師成為了主體,學生只是知識的接收器。然而,學生根本不能真正對知識進行有效的理解和掌握,長期下去,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水平,在面對以后高難度的教學時,學生根本不能有效地掌握知識。所謂課堂,是育人的地方,更是學生接受知識和技能的主陣地,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自身的引導角色,從而讓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更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例如教師可以將班級里的所有學生劃分為若干組,然后讓學生對教學內容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討,中途教師可以進行一定的引導,最后教師對學生探究的結果進行總結、分析。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還可以對一些有新穎想法的學生進行語言的贊揚,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充滿自信心,更能夠讓學生學習充滿動力,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五、不斷改進教學模式
如果教師在教學當中,依然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根本不利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因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代社會的發(fā)展需求。因此,教師在教學當中,應該改變教學理念、教學模式,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例如小學生非常關心自己的學習成績,在課堂上,班主任對于成績差的學生可以給予鼓勵,并且?guī)椭鷮W生分析問題,從而讓學生能夠正確地對待學習,對于成績好的學生給予贊揚,肯定那些學習進步的學生。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更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六、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非常關鍵,作為班主任,應該運用有效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當中,以更有利于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翠.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的幾點嘗試與探索[J].學周刊,2017(5).
[3]賈海燕.以人為本 和諧共進——談初中班務管理工作[J].學周刊,2017(5).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