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柯
[摘要]鋼琴是表現(xiàn)力最強的樂器之一,發(fā)源于18世紀初的歐洲,由于其出色的音樂表現(xiàn)力很快風靡歐洲各國?;诖?,本文試分析鋼琴演奏中觸鍵技巧與音色效果,并給出強化觸鍵技巧與音色效果的方式,旨在通過分析明晰相關內容,并未后續(xù)鋼琴演奏的觸鍵效果、音色效果提升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持。
[關鍵詞]鋼琴演奏 觸鍵技巧 音色效果
鋼琴音域范圍從A2(27.5Hz)至c5(4186Hz),幾乎囊括了樂音體系中的全部樂音,是除了管風琴以外音域最廣的樂器。鋼琴普遍用于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作曲和排練音樂十分方便。演奏者通過按下鍵盤上的琴鍵,牽動鋼琴里面包著絨氈的小木槌,繼而敲擊鋼絲弦發(fā)出聲音。在進行鋼琴演奏時,需要注意觸鍵技巧,才能更好的把握音色效果,提升演奏的質量。
一、鋼琴演奏中觸鍵技巧與音色效果的內在聯(lián)系
通常來說,鋼琴有至少88個按鍵(少數小型鋼琴除外),高、中、低聲部從低到高排列,在演奏時,人員可以在低聲部彈奏和弦,在中高聲部彈奏單弦,實現(xiàn)混合音,而想實現(xiàn)這種混合音的和諧、有序,強調的就是觸鍵技巧。觸鍵技巧與音色效果存在基本的內在相關聯(lián)系。不同的觸鍵方觸鍵力度、角度、速度都會影響音色效果。觀看鋼琴演奏,觀眾在傾聽樂曲時,也可以根據演奏者的演奏情況感覺到這種力度、速度方面的變化。整個演奏過程中,演奏者一方面要具備基礎的演奏技巧,另一方面也要根據演奏需求隨時調整觸鍵技巧,如飫鵝湖》的鋼琴部分,如果演奏者采用快節(jié)奏、大力度的演奏方式,整個樂曲將意境全無,而如果曲目為《悲愴奏鳴曲》,演奏的節(jié)奏必須較快,否則旋律的變化不足也會導致樂曲樂感喪失。理論上講,每一部樂章都有不同的演奏方式,其差別體現(xiàn)在聲部的高低方面,不過聲部高低同樣會影響總體效果,比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其開頭部分采用的是漸強式演奏方法,樂感隨著聲部越來越強,如果選用同一個聲部持續(xù)演奏,效果也會大打折扣,這也對觸鍵技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目前看來,大部分演奏需要通過手指,之后向手掌、小臂、整個手臂借力,因此幾乎所有正常的訓練都是從手指入手,之后再涉及到樂理、樂章演奏。
二、鋼琴演奏中常見的觸鍵技巧
鋼琴的表現(xiàn)力較強,這也導致其演奏方式的多樣化,常見的方式包括錘式觸鍵法、壓力觸鍵法、重量彈奏法等,重量彈奏法是鋼琴演奏中最重要的演奏方式。在重量彈奏法的運用中,人員通過對重力的科學應用,可以在演奏時以更加放松的姿態(tài)投入到鋼琴演奏中,不斷提高演奏效果。然而在鋼琴演奏的發(fā)展過程中不同的演奏者往往會依照自己的喜好不斷變更鋼琴演奏技巧,這就使得鋼琴觸鍵的方法也存在很多種。鋼琴觸鍵主要是依靠人的身體、胳臂、手腕、手掌以及手指的協(xié)調配合傳統(tǒng)的觸鍵方法認為鋼琴觸鍵中主要是依賴于人的肌肉力量這就導致出現(xiàn)了很多濫用手指的現(xiàn)象因為在鋼琴觸鍵中僅僅依靠手指上的力量是難以較好駕馭鋼琴演奏的。為此,在新的鋼琴觸鍵方法中以重力為主要特征的觸鍵方法逐漸被演奏者所接受。目前最常見的包括高抬指彈奏法、不抬指彈奏法、單一高抬指練習法三種。
(一)高抬指彈奏法的觸鍵技巧
高抬指彈奏法主要應用在抒情類的鋼琴曲中高起高落最大限度地抬起手指,鋼琴演奏者在演奏中應該盡量坐直讓手臂自然下垂到手腕手指抬起并放松,右手的手指在指彈的時候其他手指也應該一起抬起脂關節(jié)處也應該帶有弧度在下鍵時必須注意將第一指關節(jié)有弧度的彈在琴鍵上。高抬指彈奏法的工作幅度相對較大不能快速彈奏,可以幫助演奏者放松手指的緊張感但是還必須注意手腕的平穩(wěn)用手腕移動帶動手指和手掌放松肩膀,切忌不可出現(xiàn)手腕上下起伏、肩膀抽抬等問題對此演奏者在日常的練習過程中可以在手腕上放一個可以參照的物體。我國著名鋼琴演奏師郎朗非常善于高抬指彈奏法,在觀看郎朗的演奏時,觀眾會發(fā)覺,當演奏進入大起落階段時,朗朗不止手臂手指快速移動,整個軀干也隨著音調的抑揚不斷變化,看上去好像“抽筋”了一樣,這也是高抬指彈奏法的特征之一,為了保證鋼琴發(fā)生純亮,郎朗需要保證手指下落后抬起的高度完全脫離按鍵,并避免在移動時碰觸其他按鍵,與此同時,這種較大幅度的手掌活動也不能帶動手臂動作的過多變化,以免影響演奏感覺,因此才會造成“抽筋似的身體活動。
(二)不抬指彈奏法的觸鍵技巧
不抬指彈奏法是鋼琴演奏中最常見的彈奏方式之一。與高抬指彈奏法相對,不抬指彈奏法一般用于節(jié)奏較為舒緩的曲目演奏中,前一個音符的余音尚未消散,下一個音符的起音已經出現(xiàn),整個演奏因此呈現(xiàn)出綿綿不絕的態(tài)勢,很好的實現(xiàn)舒緩節(jié)奏的表現(xiàn),比如著名鋼琴曲佧農》,卡農表現(xiàn)的是一個悲傷的愛情故事,一名德國孤兒極具鋼琴天賦,他生活在一個鎮(zhèn)子的教堂中,鎮(zhèn)上一位女孩喜歡鋼琴師,但羞于啟齒,遂拜鋼琴師為師,但愚鈍的鋼琴師認為女孩沒有學習鋼琴的天賦,不愿意教她,不久后,鋼琴師服兵役離開家鄉(xiāng),在九死一生的戰(zhàn)場上,鋼琴師理解了女孩的情意,遂創(chuàng)作了流傳后世的《卡農》,但在他返回家鄉(xiāng)準備和女孩重續(xù)前緣時,得知女孩已經在他此前彈奏鋼琴的教堂中自殺了,鋼琴師在所有人面前含淚演奏《卡農》,此曲遂得以流芳后世。一般進行《卡農》(未變奏的鋼琴版)或者類似樂曲時,都要大量采用不抬指彈奏法保證效果,以綿綿不休的樂感表達曲目中的感情。鋼琴大師以及初學者都會在鋼琴演奏中不自覺的用到,比如在演奏較為舒緩的曲目時彈奏的手指會完全放松即這一彈奏方式的采用。不抬指彈奏法中還可以有手指的自然反彈,即使在一些較快的鋼琴曲的演奏中也可以通過熟練的不抬指彈奏通過手指的自然反彈實現(xiàn)音與音之間的轉換。在不抬指彈奏彈琴時必須注意彈奏著的手指要自然地落在琴鍵上并利用自然重力放下通過多次聯(lián)系和控制穩(wěn)定手指的力度熟練進行力量的轉換。
(三)單一高抬指練習法的觸鍵技巧
所謂單一高抬指練習法是在高抬者彈奏的基礎上的演奏者將某一個彈奏的手指抬高其他手指不離開鋼琴鍵啟然的放在鍵面上,以培養(yǎng)手指的獨立性以及整只手的協(xié)調性,這種彈奏方式大都只用在鋼琴練習的演奏中,比如單弦練習等。一般來說,鋼琴演奏時復音越多演奏的感染力越強,樂感越好,因此單一高抬指練習法不可能應用于正是的演奏中,其可以使練習的效果得到提升,但在演奏時必然由于手指運用的缺失導致發(fā)音不暢,影響發(fā)音的整體效果。
(四)其他觸鍵技巧
鋼琴演奏具有多樣化的觸鍵技巧,除了上文所述的高抬指彈奏法、不抬指彈奏法、單一高抬指練習法外,還有琶音、跳躍、八度、和弦、音階、輪指等。
(1)琶音。琶音由24個大小調琶音莊組成,一般用于練習。由于鋼琴演奏對演奏者的手指能力要求高,琶音練習可以通過不斷的手指擴張和伸縮強化對應能力,使手指的控制能力逐步提升,彈奏好三度以外的音。盡管琶音不會直接應用于鋼琴演奏,但其是提升演奏者基本功的重要方式,必須勤加練習。
(2)跳躍。跳躍在鋼琴演奏中非常常見,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說,演奏的肌肉記憶非常重要,如果其反復練習一個曲目,在后續(xù)的演奏中,手指可以相對熟練的自然跳躍到對應的按鍵上,也即通常所說的“熟能生巧”。跳躍的重要性在演奏中是不言而喻的,其主要技巧是反復進行單一高抬指練習、琶音練習,并熟練掌握曲目。
(3)八度。八度分為和弦走向八度和旋律走向八度。所謂的和弦走向八度也即通常鋼琴演奏中低音部的輔助背景音,旋律走向八度則是主旋律。在彈奏時,八度有兩種彈奏方式,一種需借助手腕技巧,另一種結合手腕與手臂的力量共同彈奏,在大型長樂章演奏中,后一種方式較為常見。
(4)和弦。和弦的基本特色是旋律、節(jié)奏變化存在明顯的規(guī)律,無論三和弦還是七和弦、跨度有多大,都必須保證旋律和節(jié)奏的游戲變化。在進行鋼琴彈奏時,首先要聯(lián)系和弦,只有充分掌握和弦,才能在演奏時熟練的運用雙手在不同聲部展示單線和和弦的聯(lián)合演奏效果。觸鍵技巧方面,也需反復進行單一高抬指練習、琶音練習,并注重曲目情況,選取合適的力度、速度。
(5)音階。音節(jié)的練習和掌握是進行鋼琴演奏的基礎。比如陶笛曲目《故鄉(xiāng)的原風景》的鋼琴版,在相同旋律的多次重復中,存在明顯的強度變化,這就是音階。一般來說,同一段旋律中的音階變化是固定的,不能在低聲部的演奏中突然出現(xiàn)過強的高聲部旋律,反之亦然。觸鍵技巧方面,需要加強曲目練習,牢固掌握變化規(guī)律,確保音階變化的有序、合理。
(6)輪指。輪指是指對常用手指的練習。即便較為簡單的鋼琴曲,也至少要使用3-4個手指,要通過勤奮的練習保持手指的靈活度,確保演奏時可以得心應手的變化,并依靠肌肉記憶作為輔助實現(xiàn)表現(xiàn)力的加強。
三、鋼琴演奏的音色效果
音色可以直接的理解為聲音的特色,如日常生活中不同人說話的聲音存在明顯的不同,拋去高低因素,分辨的主要依據即是音色。對音色的分析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即鋼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質、踏板使用率和鋼琴演奏者對曲目的熟悉程度。
(一)鋼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對鋼琴演奏者的影響十分抽象,無法通過量化的方式進行表達,也無法明確給出影響的程度和類型,但在對鋼琴演奏者的交流中,這一影響卻得到了廣泛的證實。心理素質包括心理協(xié)調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等。如在大規(guī)模的演奏現(xiàn)場,演奏者如果受到影響,可能導致緊張,而緊張情緒很可能進一步導致力量運用不當、節(jié)奏把控失誤等,而能夠駕馭大場面、心理素質良好的演奏者則能夠更好的進行演奏。協(xié)調能力方面,面對各類突發(fā)情況,人員應能夠自如應對,才能更好的進行演奏,各類突發(fā)變化比如室外演奏的天氣變化等,人員心理受到影響可能導致演奏效果變差,音色由于力度不足、節(jié)奏失序而變得不純正,人員也需具備對應的心理協(xié)調能力才能有效把控。
(二)踏板使用率
鋼琴的踏板對音色效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通常情況下,鋼琴都有左右兩個踏板左邊的為柔音踏板右邊的是延音踏板延音踏板的作用是鑰匙共鳴音色加果踏板沒有踩夠就會出現(xiàn)作品音色的斷斷續(xù)續(xù)降低演奏效果相反加果踏板踩的過多池會使音色變得不明顯給整個演奏造成負面影響。此外,對于不同的鋼琴曲目踏板的使用也會有很大區(qū)別,比如在貝多芬的作品中包含有很多踏板標記而莫扎特的鋼琴曲目中則較少使用踏板還有一些鋼琴曲目的延長音踏板會較長,演奏者應該注意只踩,以使整個音色飽滿。
(三)鋼琴演奏者對曲目的熟悉程度
一般來說,每一首鋼琴曲的演奏方式都不盡相同,這意味著演奏者需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并對曲目足夠熟悉?;竟儆谘葑嗟幕A,本節(jié)不再贅述,以對曲目的熟悉程度為例。如名曲《卡農》,卡農的旋律多年來一直是固定的,雖然多有畫蛇添足的變奏等處理,但都不能取代傳統(tǒng)鋼琴曲目的地位,在進行演奏時,首先要求人員足夠熟悉各類旋律的基本變化,并掌握高低音部、和弦與單弦的搭配,掌握上述內容后,人員還應了解卡農的創(chuàng)作背景,并在練習時融入對故事的理解、自身的感受,提升個人演奏的境界,從演奏鋼琴上升到演奏感情、感悟音樂的高度,實現(xiàn)自我升華,才能用心演奏好鋼琴,實現(xiàn)音色效果的提升。
四、總結
通過分析鋼琴演奏中觸鍵技巧與音色效果,了解了相關基本內容。目前來看,鋼琴演奏中的觸鍵技巧包括高抬指彈奏法、不抬指彈奏法、單一高抬指練習法外,還有琶音、跳躍、八度、和弦、音階、輪指等,均需勤加練習才能有效把控。音色效果方面,影響因素包括鋼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質、踏板使用率和鋼琴演奏者對曲目的熟悉程度等。后續(xù)演奏中,注意上述問題,應用對應理論有助于提升演奏者對觸鍵技巧與音色效果的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