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生
摘 要:數學與生活緊密相連,正所謂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所以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要結合生活實際,善于引導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再通過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感悟數學知識,使學生學會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诖耍治鋈绾螌⑿W數學的教學生活化。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情境
目前小學數學的新教材與舊教材有很大的區(qū)別,新教材更加注重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更加注重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體驗的聯(lián)系。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也十分強調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因此教師可以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驗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感受數學的趣味和實際應用。
一、選擇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教師可以從學生平時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事物開始,讓小學生在具體、形象的感知中學習數學知識。例如我們在學習蘇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長方體和正方體”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正方體和長方體,如鉛筆盒、書本、魔方、電器、房間等,學生通過實物觀察掌握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或棱長的基本特征,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通過建立圖形表象的過程進一步增強空間觀念。還例如,在學習正方體和長方體表面積知識的實際應用這一知識點時,因為現實生活中的立體物品有的有六個面,有的只有五個面或者四個面,所以這就要求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驗,靈活應用數學知識。如計算無蓋的長方體玻璃魚缸的表面積,就是計算玻璃魚缸五個面的總面積。還例如計算教室里的粉刷面積時,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就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四面墻壁和頂面的基礎上減掉門窗的面積,這樣得到的才是正確的粉刷面積。
二、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
教師可以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例如我們在學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的問題情境:我們都知道有一種極具中國特色的物品叫做中國結,小的中國結每個用四分米的紅繩,大的中國結每個用六分米的紅繩,如果兩種中國結各做18個的話,一共用紅繩多少米?然后讓學生根據題意,自主列出綜合算式,也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課。還例如我們在學習“可能性”時,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聯(lián)系分數的意義,明白生活中任何幸運和偶然事件的背后都是由科學規(guī)律所支配的,從而進一步感受數學思維的嚴謹性與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如:“老師這個口袋里裝有一個白球和一個黑球,老師想從中任意摸出一個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呢?”學生回答:“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二分之一,因為你不是摸到白球就是摸到黑球,它倆各有一半的可能性?!苯處熆山又釂枺骸叭绻以诳诖性俜湃胍粋€紅球,現在任意摸一個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學生回答完后教師可接著再提問:都是任意摸一個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怎么會不同呢?這說明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關系呢。通過一步步的提問,引導學生明白可能性的大小和球的總數有關系。在學習“可能性”時,教師還可以用撲克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出可能性的知識,這樣也非常貼近學生生活。
三、注重學生的綜合實踐操作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都是教師整堂課一直講,生怕有遺漏的知識點,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樣一種情況:學生像是聽眾一樣地聽教師精彩演講,學習知識就是為了應付考試,學過的數學知識只會解決試卷上的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往往不知所措,無法入手。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盡量多地給學生提供實踐操作的機會,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生活中會遇到的數學問題,使學生明白現實中的問題和數學課本上的問題之間的聯(lián)系。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會用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例如蘇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綜合與實踐“制定旅游計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實際情況,通過合理思考、計算、比較,制訂一份自己全家一起旅游的計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自己預算旅游費用,要獨立收集、分析與整理旅游地點的各類信息。教師可以結合家長履行學生制訂的旅游計劃,讓學生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還例如六年級的“大樹有多高”,教師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親自想辦法測量一下附近樹木的高度,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通過這些模擬性的數學實踐活動,使數學更加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使學生身臨其境般地感受數學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學生不再是只會考試的讀書機器,學生學會了綜合運用數學思維方式和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真正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
總之,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選擇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親歷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家坤.關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7(21).
[2]林玉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3).
編輯 李燁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