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來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大學生的人格養(yǎng)成和全面發(fā)展起著關鍵性作用。文章通過對公開發(fā)表的重要研究文獻的分析,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現(xiàn)狀進行了簡要歸納,對未來研究發(fā)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現(xiàn)狀;展望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來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大學生的人格養(yǎng)成和全面發(fā)展起著關鍵性作用。隨著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也得到了眾多學者的關注,各項研究工作正在逐漸展開,此時,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的現(xiàn)狀進行梳理,以期為下一步研究提供更好借鑒和開拓思路。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要內容與成果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直以來都備受重視,眾多學者都對其進行了有價值的探索,囊括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理念、領域、隊伍等研究。比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黃艷(2015)認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運用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至關重要,提出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的原則、機制、途徑。[1] 曲建斌(2014)在以人為本的指導下研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以滿足和引導大學生的需要為出發(fā)點,以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的主體性為根本導向,以促進大學生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為歸宿。[2] 徐柏才、崔龍燕(2015)提出用"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從而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及實效性。[3] 此外,隨著信息技術對社會的影響愈加深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聯(lián)網(wǎng)以及新媒體的沖擊下,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zhàn)。王鷹、劉名菊(2016)提出要著重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群體的影響力,并以此來應對網(wǎng)絡信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沖擊。[4] 侯靜(2016)通過調查和研究提出新媒體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以及豐富的資源,應將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融入到新的傳播渠道中。[5] 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受到結構性矛盾的制約,包括管理體制和機制上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一元化主導與大學生思想道德多樣化發(fā)展的矛盾等。[6] 田曉明等(2006)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構建、師資隊伍建設以及教育內容與形式的創(chuàng)新分析了目前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所面臨的問題。[7] 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解決需要各個層面的努力,有學者提出應當首先構建一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效機制,[8] 從而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大學生教育的重點,更是一個難點。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多成果,無論是對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相關理論的深化研究,還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及新媒體大背景下的相關研究等都已經碩果累累。然而,大部分的研究都是重理論輕實踐,很多方法甚至無法真正落地實行,從而難以真正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再者,就是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理念等研究的內容偏多,雷同的內容比較多,研究泛泛而論的多,缺少對具體方法的研究和詳細論述。究其原因,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是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少一個可操作性強的實施媒介。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展望
針對目前學者們的研究,結合我國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xiàn)狀,筆者認為,未來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應該重點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國家大力倡導,關系整個民族文明素質提升的重要內容,因此,研究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該成為當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研究重點內容。
2、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說起來很重要,抓起來卻容易流于形式,成為過程,原因就是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針對當今形式,分層分類的著力研究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對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教育方法和手段不應因循守舊,應該根據(jù)時代大學生的特點,實現(xiàn)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的重大突破。
3、網(wǎng)絡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飛速發(fā)展,網(wǎng)絡媒體時代已經到來,面對網(wǎng)絡媒體沖擊,如何讓大學生遠離黃賭毒和網(wǎng)絡游戲,讓思想政治教育取而代之,占領網(wǎng)絡這塊陣地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當務之急。
4、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容易流于形式,成為光說不練的空把式。研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把形式變成內容,讓把式見到實效,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fā)揮實效,是未來的研究趨勢。
5、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堂教育。習總書記在全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這是對當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指示,也是黨和國家意志的體現(xiàn)。因此,研究如何把當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從第二課堂融入到第一課堂,并貫穿于人才培養(yǎng)的全過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要工作。
參考文獻:
[1] 黃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J]. 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1): 34-46.
[2] 曲建斌.以人為本指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遼寧大學, 2014.
[3] 徐柏才,崔龍燕."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1): 156-160.
[4] 王鷹,劉名菊.網(wǎng)絡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戰(zhàn)及對策[J].中國教育學刊, 2016: 356-360.
[5] 侯靜. 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 2016: 342-343.
[6] 章小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結構性矛盾[J].中國高教研究, 2009,(6): 56-68.
[7] 田曉明, 芮國強,周玉玲.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成因與對策[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6): 113-117.
[8] 王煒明,徐鵬杰.論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9(4): 56-57.
作者簡介:
柳玉民,男,漢族,1971年9月出生,河北承德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開發(fā)與管理。
基金項目:本研究為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教研課題,課題編號為2016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