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麗
摘 要:識字是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學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語文知識的積累起著重要的奠基性作用。但是,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師在針對低年級學生展開識字教學時習慣于采取一板一眼的教學方法,即首先帶領學生熟悉讀音,隨后便要求學生對所學的具體漢字進行重復練習。很顯然,這種死板的識字教學方式既缺乏新意,又無法充分調(diào)動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興趣,可謂是弊端重重。以下,筆者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淺就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實踐運用策略展開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趣味;分析對比;分解解析;故事講解;字謎
在小學語文低年級中采取趣味教學法,有利于激發(fā)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學生不再覺得識字學習是一件枯燥乏味、機械無趣的事情,而是覺得充滿了樂趣,從而對識字學習煥發(fā)出強烈的學習熱情,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狀態(tài)中進行識字,有利于提高識字效率,提升識字教學質(zhì)量。
一、 分析對比趣味識字法
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更是蘊含有眾多字形相似但意義卻截然不同的漢字。小學低年級學生不喜歡死記硬背的漢字記憶方式,并對其持有較強的排斥、抵觸心理。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可通過分析對比的方式展開具體漢字的趣味教學。
如,在學習了“鳥”這一漢字之后,學生又學習了“烏”這一漢字,由于兩者僅僅只有“丶”之差,一些粗心的學生在書寫時很容易將兩者混淆。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就將“鳥”“烏”這兩個漢字并排寫在黑板上,并向?qū)W生講解了兩者的具體區(qū)別:小鳥都有眼睛,“丶”代表的就是小鳥的眼睛,所以“鳥”這個漢字里必須有“丶”;我們都知道烏鴉全身都是黑漆漆的,而它的眼睛恰好也是黑色的,所以雖然它有眼睛,但是卻不是那么容易被看出來,因此,“烏”這一漢字中就沒有“丶”……這種趣味性的分析對比方法,使得學生的識字學習興趣大增,極大地保持了其學習熱情;更重要的是,還以一種別出心裁的方式凸顯了“鳥”“烏”這兩個漢字的具體區(qū)別,進而深化了學生的識字記憶。
二、 分解解析趣味識字法
小學低年級學習到的內(nèi)容都較為淺顯,但這只是相對而言,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其仍然存在有一些結構較為復雜的漢字。這也是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學習效果不甚理想的一個重要原因。為此,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通常會將較為復雜的漢字分解為較為簡單的漢字,并以此為基礎展開詳細解析。這也不失為一種趣味識字教學的有效策略。
如,在學習“拿”這一漢字時,筆者就將其拆分成了“人”“一”“口”“手”四部分,并向?qū)W生一一講解了這四部分所代表的含義,其中“人”代表的是人,“一”代表的是一,再加上“口”就變成了“一口人”,也就是“一個人”的意思,“手”則代表手,整合各部分就是說一個人手里“拿”著“東西”……這般一來,原本由好幾部分組成的“拿”字就變得生動、直觀且形象起來,學生只需要聯(lián)想“人”“一”“口”“手”這四個部分,便能實現(xiàn)對這一漢字的輕松理解與記憶,很好地體現(xiàn)了分解解析這一趣味識字教學法的積極意義所在。
三、 故事講解趣味識字法
低年級的學生對情節(jié)曲折的故事情有獨鐘,并能真正投入其中。對此,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師在識字教學實踐中可以借助自編的簡短小故事深化學生的識字理解與記憶。這種趣味識字教學方法同樣可顯著提升學生的實際識字學習效果。
對此,筆者感受頗深。如,在教學“告”這一漢字時,筆者就別出心裁地為學生創(chuàng)編了如下的小故事:從前,有一只小牛,它在出去游玩的時候被另外一種動物一口咬掉了尾巴,沒有了尾巴的小牛只能跑回家“告”訴牛媽媽;再如,在學習“破”這一漢字時,筆者則為學生創(chuàng)編了如下的簡短小故事:一個小朋友出去找小伙伴玩,可是路上卻被一塊小“石”頭給絆倒了,且腿上的“皮”也被劃“破”了……這些簡短的小故事既滿足了學生喜歡聽故事的心理,同時,又使得他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加深了對于所學漢字“告”“破”等的深刻記憶。
四、 猜測字謎趣味識字法
謎語謎面簡單,謎底卻蘊含有豐富的內(nèi)涵,是小學低年級學生較為喜歡的一種游戲。由學生的這一主觀需求出發(fā),筆者在實踐中就會恰當運用創(chuàng)編字謎輔助展開具體漢字的教學,其在活躍學生思維、集中其注意力的同時,能確保他們踴躍且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識字教學活動之中,這種高漲的姿態(tài)自然有利于學生輕松突破所謂的漢字學習困難。
如,在學習“苗”“今”“回”“關”這些漢字時,筆者就為學生創(chuàng)編了“田地里長得莊稼”“令字少一點”“兩個口層層套”“天上有兩點”等字謎,并要求學生根據(jù)謎面猜出相對應的漢字。這種形式新穎別致,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識字學習參與興趣;此外,借助這種趣味教學策略,學生對于“苗”“今”“回”“關”這些漢字的記憶也得以優(yōu)化,而這都為他們?nèi)蘸箪`活掌握這些漢字做好了充分的前提準備工作。
綜上所述,趣味識字教學法契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主觀學習需求,因此,能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識字興趣,并深化其最終的識字效果。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結合具體的識字內(nèi)容,靈活創(chuàng)新、采取多樣化的識字教學策略,這既是增添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趣味性的客觀要求,更是優(yōu)化低年級識字教學效益的客觀要求。
參考文獻:
[1]樓琦君.文化視野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4.
[2]張彪.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主體參與教學策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