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切實把握中學生物理學習中存在的困難,深入分析其原因并尋求實效性的對策對于提升中學生物理學習效果具有重要意義。著重從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動機、意志品質、思維方式以及教師教學方式等原因入手,深刻剖析導致中學生物理學習困難的原因,提出了注重心理素質訓練、加強學習策略指導、引導獨立探究以及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等具有操作性和實效性的應對措施和策略。
關鍵詞:情景;思維;夯實基礎
物理學是一門基礎科學,是整個自然科學和現(xiàn)代技術發(fā)展的基礎,在知識經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從教學至今,在執(zhí)教的過程中一直注重學生學情的分析,在課余時間與學生交流并堅持進行教學反思。在教學和反思的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物理的困難原因,并試圖加以改變,摸索出了一些對策。
一、 學生學習物理的困難分析
(一) 物理知識儲備量嚴重不足
認識加工水平與相關的知識儲備量有著密切的關系。物理學習困難學生,往往伴隨著物理知識儲備量的不足,即物理知識基礎薄弱。從物理學習的角度講,物理認識結構中缺少與新知識相關的舊知識,將影響其后有關知識學習上的記憶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導致機械學習;從牧師教學角度講,后繼教育在認識結構缺乏相應的知識儲備的影響下,喪失了應有的成效。例如,沒有掌握受力分析,是不可能有效解決牛頓第二定律、動量定理等問題的。值得說明的是,知識是能力的基礎,物理知識缺乏,則理解困難、思維不靈活,這看似是學生智能有問題,實際部分要歸因于物理知識基礎薄弱。
(二) 存在學習心理障礙
第一,心理因素。學生從小學升入初中,由于社會輿論,對初中課程充滿神秘感,心理就有一些膽怯陰影的存在;家長、親人對學生期望很高,這一殷切希望未能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卻變?yōu)閷W生的負擔與壓力,成為心理發(fā)展的阻力。第二,物理課本身就要求理論聯(lián)系實際,我們教師若不及時變換教學方式,不研究學情,而一味的講,一味的練,一味的考試,那么有趣的課程也使學生的興趣會慢慢變淡;第三,青少年的心理可塑性極強。因空間想象不到位,因數學推理、計算不熟練,或因其他原因,而他們都會逐漸失去學習興趣與熱情。第四,現(xiàn)有評價制度。就學生而言,一次次考試、測驗,對學生打擊很大,分數成為左右學生情緒變化、行為變化的指揮棒。這樣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恐懼與失意。
(三) 物理知識表征不完善
表征是指知識或信息以什么樣的形式儲于大腦之中。常見的表征形式有概念、命題、圖形以及表象。其中圖式往往組合了概念、命題和表象。一般認為,圖形是指圍繞某個主題組織起來的知識結構。物理學習困難學生頭腦中的物理知識多是羅列式的,堆積的,顯然缺乏組織程度高的圖式。而在物理認識結構中是否有足夠多、足夠清晰的物理圖景的表象,是反映一個人物理能力高低的主要標志。
二、 提高初中學生學習物理的對策
(一) 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快樂學習
學生感到物理難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本著“以人為本,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觀,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內心體驗與主動參與,通過生活體驗,通過創(chuàng)設與教材內容有關的情境體驗,利用各種條件,把學生帶入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捕捉各種信息,產生疑問,引導他們在親身體驗中探求新知,開發(fā)潛力,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提高能力。
(二) 啟發(fā)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但是要獲得物理知識還必須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思維加工。在物理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以思維能力為核心;啟發(fā)式教學的核心就是啟發(fā)思維;主導的作用在于調動,主體的作用在于參與。人的思維往往是在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時展開的,個人的智慧就是體現(xiàn)在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之中,并在其中得到發(fā)展。所以,教師要善于向學生揭露疑點,鼓勵學生多思、多問。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并使其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引導學生善于思考,樂于思考,在思考中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 領會物理思想,掌握物理方法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引導學生認知應用物理規(guī)律,而且要幫助和引導學生領會物理思想,這是因為科學思想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成果都凝聚在科學思想中,科學思想的確立為科學世界觀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因此,對于物理學科教學來講必須注重對學生進行物理思想教育,要充分發(fā)揮物理學科的教育功能,在物理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充分領會物理學科中的物理思想。那么,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領會物理思想呢?物理思想來自物理現(xiàn)實和有關物理知識必須學會物理學的基本方法,方法是從知識學習到能力發(fā)展之間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是溝通知識和能力的橋梁??茖W方法一旦形成,就能指導人們更有成效的進行思維,更有成效的學習科學知識,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果只是單純地進行知識和技術灌輸,沒有正確的思維方式幫助其歸納整理和指導應用,不可能造就具有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之才。
(四) 夯實基礎,形成網絡
中考試卷中,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考查仍是中考的重點,但近年來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形式發(fā)生了變化,最主要的變化是摒棄了考查死知識的做法,而要求能在具體事件中辨認出該知識或規(guī)律,為此學生要做到復習細致,在廣度上不留漏洞,對于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基本現(xiàn)象和基本的實驗操作,要有全面細致的了解,因此要仔細看書,認真研究書本中出現(xiàn)的問題,要做到融會貫通,要讓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網絡化,這是做好復習的關鍵。
要注重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復習,盡量減少超過課程標準要求的繁難試題的無效練習,提高復習效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復習應靈活多樣,適當拓寬,促進有意義的復習。
三、 總結
總之,初中生不僅有著自身的特點,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還在發(fā)生著變化,給物理學習和教學帶來了困難。物理學科本身也給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帶來很大的挑戰(zhàn)。作為教師,要能服務好學生的發(fā)展,就必須牢固樹立學生意識,去了解學生,理解學生,服務學生。要結合教學實踐,從學生、課程和教師教學三個方面,分析學生物理學習困難的原因。要在反思教學案例中總結經驗,研讀課程,提升能力。讓學困研究成為學生進步的增長點和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內驅力。
參考文獻:
[1]王晶瑩.物理學習困難的歸因分析和實踐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
作者簡介:
蘇天澤,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土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