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芨吣?/p>
【關鍵詞】 初中語文;導學案;原則;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20—0054—01
“導學案”是當前中學教學改革的熱點,也是筆者所在學校教學模式研究的方向。語文教師設計導學案、利用導學案有別于其他學科,具有其特殊的人文性,設計時要遵循其原則和特點,具備導學案模板的基本要素。
一、語文導學案設計的原則
1. 主體性原則。教師在編寫導學案時要轉變以往的教學思想,導學案設計要從學生角度出發(fā),注重培養(yǎng)和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再者,教師要講民主,變講堂為學堂,轉變只傳授知識為既傳授知識又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有充足的想象空間與創(chuàng)造時間。
2. 指導性原則。重視學法指導是“教會學生學習”的前提和保證。在導學案編寫中,學法線貫穿始終,如導學案中的學習目標設計,疑難問題提示,解題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導性內容和要素,構成一條明晰的學法線,為學生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提供和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
3. 生活化原則。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將課堂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根據(jù)語文的學科特色,在導學案設計中應根據(jù)所學教材內容,將現(xiàn)實生活中與之相關的現(xiàn)象引入課堂,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去分析實際生活中的語文問題與現(xiàn)象,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明白“生活即語文,生活處處有語文”。
4. 人性化原則。導學案不應編寫成學生印象中的試卷,而應體現(xiàn)教師對學生的循循善誘,讓優(yōu)等生看到挑戰(zhàn),中等生看到激勵,學困生看到鼓勵。要使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并學有所獲。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獨立學習的自信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一個積極健康的學習心態(tài)。
二、導學案設計的注意事項
1. 要有明確的目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課程標準和教材確定符合一節(jié)課導學重難點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目標的制訂中來,引導學生掌握設置學習目標的方法。當然,教師在設計時要呈現(xiàn)一堂課解決的主要問題,學生要掌握的知識點,落腳點要小、精、有層次。
2. 要有適量的容量。導學案的內容要精選,要控制學生的自學量和書寫量,避免給學生帶來過重的學習負擔。語文不同于其他學科,有許多文章篇幅較長,閱讀文本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導學案形式應根據(jù)問題的不同有一定的靈活性。
3. 要有恰當?shù)姆椒āW灾鲗W習能力的核心是學習方法的掌握,學習方法掌握了,自主學習能力也就獲得了。導學案主要是針對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設計的,但偶爾要兼顧之前所學,所以應有意識地拿出具體的方法或者典型實例,方便學生自主學習掌握,讓學生明白采取這些學習方法、解題技巧,才能完成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方法意識。
4. 要指導課前、課后的學習。在編寫導學案時,時時注重相關學法指導,專門抽一定時間指導學生預習或復習。
5. 要考慮教參的優(yōu)勢。比如,許多文章注釋沒有作家、作品和創(chuàng)作背景的詳細資料,而這些資料對理解課文內容有一定幫助,所以在編寫導學案時可作適當補充,讓學生自主了解學習,這樣可以有效節(jié)省上課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6. 要明確以學定教。以學生的自學情況作為教學的起點展開教學。因此,教師在課前批改導學案的過程中,掌握學生完成導學案的情況,分析其預習情況,根據(jù)學生對課文把握的整體情況,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和時間分配。教師再根據(jù)學生具體的預習情況、自己的教學風格與思路對導學案的內容有所取舍。其他教師編寫的導學案不一定完全適合自己的學生,有時也不符合自己的教學思路,所以要對導學案的內容進行取舍,進行二次備課,納入自己的教學思路,這樣完整的導學案才算真正完成。
總之,教無定法,好的導學設計不計其數(shù),但是好的教學設計就是教師設計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節(jié)課,都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和滿足學生的參與興趣。筆者經過近兩年對導學案的不斷探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語文課的學習效率,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了教學方式的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筆者在以后教學中將繼續(xù)研究,爭取引領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讓他們成為一個個真正意義上的學習者。
編輯: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