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榮
【關(guān)鍵詞】 讀寫并重;習作;表達;積累;訓練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20—0044—01
國家頒布的新《語文課程標準》對作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讓學生“寫自己想說的話,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自信”。在實施素質(zhì)教育、全面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的今天,提高小學生作文教學水平是基礎(chǔ)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作文作為學生書面表達的一種重要方式,不僅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從當前小學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學生難寫,教師難教。為此,筆者結(jié)合《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根據(jù)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jié)了小學作文教學的一些有效方法。
一、引導內(nèi)心情感體驗,激發(fā)語言表達需求
口頭為語,書面為文。作文,就是學生把自己心里想說的話語、想抒發(fā)的情感運用語言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因此,小學作文教學,本質(zhì)上就是引導小學生“樂于表達”和“善于表達”的過程。其中,“樂于表達”是“善于表達”的前提與基礎(chǔ),“善于表達”是“樂于表達”的目標與追求。
對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而言,“樂于表達”尤為關(guān)鍵。這里的“樂”至少有兩層含義:一是內(nèi)心世界充滿了對生活的情感體驗,草木蟲魚、日月山河、生活小事等,教師要從兒童的生活視角強化引導和體驗;二是這種體驗累積到了一定的厚度與濃度,教師要鼓勵激發(fā)兒童將其用言語呈現(xiàn)出來,與他人分享,并在分享中體驗到另一種被他人認可、欣賞的內(nèi)心情感。由此可見,“樂于表達”中,小學生的“興趣”是承上啟下的樞紐?!俺猩稀笔侵阁w驗到生活世界的“有趣”,“啟下”是指體會到言語表達與情感分享的“有趣”。為了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降低習作坡度,教師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就必然進一步高度重視“口語交際”與“情感共享”的訓練,不斷提高全體學生的口語表達及其情感表達的能力。長期堅持,學生會對生活產(chǎn)生興趣,進而對作文產(chǎn)生興趣。
二、注重鮮活素材積累,抓好閱讀與書寫訓練
引導內(nèi)心情感體驗,激發(fā)語言表達需求,其基本物質(zhì)載體在于鮮活素材。整體來看,作文的素材來源于生活,生活是寫作的唯一源泉。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走向社會,走進生活,向生活要素材。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多倡導學生寫作文要走進生活,多方位觀察,多角度思考,不要憑空捏造和虛構(gòu),注重內(nèi)心情感體驗,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真實順暢。要在日常生活中,讓學生隨時觀察四季的變化,動植物的生長,身邊人的言行舉止,親自參加有意義的活動,等等。抓住這些有利時機,讓學生體驗生活,獲得心靈感受,并及時通過寫日記或小練筆記錄下來。這樣既可以逐漸提高學生的遣詞造句、語言的組織和表達能力等,又可以培養(yǎng)他們觀察、分析和判斷事物的能力,還可以在語言訓練中積累寫作材料,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學生的作文興趣會越來越濃厚。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走向名家,走進經(jīng)典,通過閱讀拓展素材。如,學習《鳥的天堂》《桂林山水》,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好句好段摘抄下來,并能熟讀成誦,模仿作者謀篇布局的方法寫一下周圍熟悉的某一處景點,表達出對這一景物的喜愛之情。要關(guān)注課外閱讀積累。積極倡導學生閱讀健康有益的課外書,以讀促思,以讀促寫。
三、變革作文講評方式,多方激活寫作意愿
小學生作文僅僅是一種練習,對學生的要求不能過高,作文講評尤為重要。因為講評不僅是對學生寫作水準的評價,更重要的是師生情感體驗的交匯與交流。
因此,作文講評要肯定成績,熱情表揚,慎重批評,指點迷津,變革傳統(tǒng)方式,提倡多樣化的評議,如,可以采用以教師主評、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板報展評、誦讀品評等相結(jié)合的方式,多層次、多渠道激活學生的寫作意愿和表達熱情。進一步講,教師在批改作文、講評作文時多鼓勵、多表揚學生在作文中的閃光點和成功點,學生就會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教師的表揚肯定,會感到由衷的歡樂與自信,學生從自己的習作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下次會更加努力。如果學生的作文總是不及格,或總是被教師批評,學生會慢慢地失去自信,失去興趣。只有學生們寫作時敢寫、愛寫、會寫,真正做到了“我筆寫我心”,“我心抒我情”,才能寫出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總之,學生寫作不僅要著重提高語文能力,還要特別重視習作與生活的聯(lián)系。當每一位學生都快樂地自由寫作,那么小學作文教學工作也將會成為一件輕松而愉快的事情。
編輯:張慧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