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我國對素質教育進行了不斷的改革,尤其是中職英語教學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極大的影響,作為教師,應該重視英語的教學。在目前我國的中職教學當中,英語教學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本文針對中職學校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些相對應的建議。
關鍵詞:中職;英語教學;問題與對策
一、 前言
英語是一門外語學科,它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非常關鍵,所以英語教學受到社會的關注。對于英語教學來說,中職英語教學可以為學生奠定良好的基礎,學校應該對其重視起來。在實際教學中,英語教學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例如,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的教學方法過于落后,學生無法對學習產生興趣等。所以,對于中職英語教學,教師要特別重視,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措施,更利于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以及全面發(fā)展。
二、 中職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想要學生能夠全面地發(fā)展,中職英語教學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有如下幾方面:首先,在新課改背景下,對于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職教育英語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了中職英語教學的目的:通過中職英語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對于英語知識,學生通過學習可以對詞、句、段、文章進行有效的掌握,并且明確其中的含義;教學目標中則明確:英語教學的開展,能夠讓學生積累英語知識,在實際當中,學生能夠對英語文章進行獨立閱讀,通過所掌握的英語知識在生活中進行熟練的交流和表達。其次,英語也是一門語言學科,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及世貿組織的加入,文化交流開始擴展向全球范圍,更加頻繁的國際業(yè)務往來,在社會經濟生活及國家發(fā)展的過程當中,英語成為重要的交流工具,英語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隨著英語交流的普及,很多社會單位衡量人才質量以英語作為標準,所以,對于中職英語教學必須重視。
三、 目前中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 中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
我國目前大多數的中職學生在英語基礎水平上較低,對于單詞的閱讀也很困難,想要掌握和理解英語語法就更難了。一些學生對英語基礎掌握的情況一般,簡單的英語文章和簡單的句子能夠讀懂、聽懂,只有少部分的學生英語基礎較好,掌握的詞匯量也比較多,日常生活中能夠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在教學當中,學生英語學習的總體實際情況不是很好,由于英語課程相對比較抽象,邏輯性強,學生學起來比較有難度,而且很多學生因為英語基礎差,對英語的學習不是很感興趣,甚至不喜歡學習英語,在課堂上很多學生學習不集中,還曠課,對單詞和課文朗讀尤其不喜歡,而且作業(yè)都是抄襲,等等。大多數的中職學生在英語學習階段,對英語音標知識不能很好地掌握,不能夠有效地理解英語讀音規(guī)則,這就造成很多學生即使在英語學習上用了很長的時間,依然對英語單詞不能正確地讀出。在教學當中,教師對英語進行領讀,學生也會機械地跟讀,這不利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而且有的學生害怕學習英語,更把英語的學習當做負擔。農村的學生和城市的學生接受的教育層次不同,所以對于英語的學習,并沒有優(yōu)越的條件去學習標準的英語,一般在進行英語發(fā)音時并不標準,甚至還有家鄉(xiāng)音。由于發(fā)音不準,很多學生會造成負面心理,不敢在課上進行發(fā)言,害怕其他的學生對自己進行不好的議論,這樣的現象不進行早期的解決,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負擔,從而失去學習的信心。
(二) 中職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的缺乏
大多數的中職英語教學當中,教師思想上還是較為落后,使用的教學方法沒有創(chuàng)新,依然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且很多學生并沒有對英語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只把它當做是一門語言課程,不會將英語認為是一種交流工具。另外,在學生學習英語的初期,要求他們對單詞、語句、語法進行背誦。很多學生對于詞匯量有一定的掌握,卻沒有更多的機會將掌握的詞匯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進行交流。這樣造成很多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質疑:學習英語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交流還是應付考試。中職階段,學生的壓力不包括升學考試,但是教師運用的教學方式過于落后,最終會造成學生不能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也就對英語學習放棄了。
(三) 中職學生對英語學習動力的缺乏
中職學校教育和普通學校相比是較為特殊的,而且有很大的不同。大多數的學生認為只有掌握了專業(yè)課的知識,才更利于自己的發(fā)展,因此,對于英語的學習并不重視。對于有的用人單位要求學生具備英語能力的要求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這樣的現象不利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四) 中職英語教學方法的單一
對于我國現階段的中職學校,在英語教學當中還是運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教師才是教學的主體,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對教學內容依然是采取講解、分析、翻譯和領讀的方式,學生在跟讀和聽講上只能是機械的,在思考和分析上花的時間比較少,對于英語知識不能充分地消化。由于很多學生本身對英語基礎知識掌握較為薄弱,再加上學習能力有限,因此無法在實際生活當中更好地運用英語。
(五) 不完善的中職學校評價機制
大多數的中職院校,比較重視學生的專業(yè)技術的教育,希望通過教學能夠讓學生掌握專業(yè)知識,并且學有技能,希望學生通過自己掌握的技能畢業(yè)后有適合的工作。另外,在評價機制的建設上,很多中職院校設有專業(yè)課考核評價機制,而且比較完善,學生能否獲得專業(yè)等級證書取決于學生學生的好壞的評價。然而,對于英語教學評價,內部評價機制上的構建并不完善,對于外部評價機制也是缺乏的,這在管制措施上是尤其缺乏的。
四、 中職英語教學改革的對策
(一) 分層教學的應用
作為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有所掌握,要了解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以及英語學習的能力,才能讓英語教學質量得到保證,對于教學實行才有可行性和針對性。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對于教學方式可以采取分層次的,讓每個學生能夠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習能力有所改善。教師更應該關注那些學習差的學生,鼓勵這些學生以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去學習英語,這樣學生感覺到人性化的溫暖,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習信心。
(二) 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改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培養(yǎng)
長期以來,我國大多數的中職學校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只將其作為一門普通課程。大多數的學生只會在課堂中接觸英語,課下學生不會進行英語的實際應用,現實生活中學生也沒有將英語運用到語言交流當中,這無疑會讓學生覺得學習英語并不重要,不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學習英語。這樣的現象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思想,轉變角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就是指導者和組織者,不再是講解者。另外,教師在課堂當中,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建立和諧的關系,共同參與知識的學習,共同探討學習,讓學生在課上多進行英語知識的實踐訓練。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運用靈活、豐富的教學手段,如在課堂教學當中可以對信息技術進行適當的運用。將教學內容與多媒體教學和網絡資源進行合理的結合,豐富英語知識,讓學生從多方面進行學習,拓展學生的視野,教師也可以對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講解,這樣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證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21世紀是信息時代,現今的教學課堂當中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給教學的發(fā)展帶來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國外網站的瀏覽,能夠對學生的純正語言的理解進行有效的加強,還能夠了解國外的風土人情。教師在英語教學當中,可以將教學內容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教學生唱英語歌曲,或者看一些英文短片,學生在課堂當中可以輕松地學習英語,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進行更好的提升。
(三) 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動力
中職學生并不能對自己的將來進行預測,大多數的學生認為英語和自己以后的工作沒有任何關系,所以無法對學習英語產生興趣,更不愿意參與到教學當中。學生們卻不知道,隨著社會的國際化發(fā)展,英語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在以后的生活中和工作中,如果對英語知識不能有一定的掌握,對一些設備的說明及功效便無法了解;想要與國外的客戶進行交流或者看英語郵件更是不可能了。如果學生無法掌握英語知識,就不能進行實際生活的運用,更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這是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的。作為中職學生,應該多了解社會動態(tài),掌握時代發(fā)展的知識需求,才能促進自身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海亮.研究性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構建[J].校園英語,2016,(11):132-133.
[2]劉歡.“小組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16).
[3]張靜.中職英語教學散論[J].語數外學習(英語教育),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