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尤其是新課改改革實施以來,使得“教師參與”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教育改革發(fā)展前景的成敗取決于教師,必須依靠教師作為教育改革的主要力量,最終都由教師執(zhí)行。同時,任何教育改革的發(fā)展都離不開教師的積極參與實施,更需要教師的大量支持。然而,在基礎教育改革當中,教師參與度卻不盡如意,教師話語權也往往被忽視,亦或者被漠視,歸根結底會影響教師在基礎教育改革中的參與和進一步推進和實施,對提高基礎教育改革的質量有很大影響。因此,了解當前教師在基礎教育改革參與度的現(xiàn)狀,把握教師在基礎教育改革中的影響因素,進一步建立有效的教師參與機制,是促進基礎教育改革發(fā)展成敗的關鍵。
關鍵詞:教師;基礎教育改革;參與度;現(xiàn)狀
一、 教師在基礎教育改革中參與度提出的背景
教育改革的成敗取決于教師,任何教育改革的執(zhí)行都依靠教師的執(zhí)行。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成敗,系于教師。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中,人們逐漸認識到,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在于教師,盡管當前科學技術不斷提高,多媒體技術開始廣泛應用于中小學課堂當中,但是教師作為教育政策的執(zhí)行者,仍然在基礎教育改革中占據(jù)著主導力量。然而在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中,大多數(shù)教師都是被動接受教育政策,按照國家統(tǒng)一的課程標準和大綱實施教學,對基礎教育改革的參與往往保持沉默,同時教師參與基礎教育改革的主體地位被忽視??梢婈P于基礎教育改革中教師參與度還不夠重視,教師在基礎教育改革中的主體地位和主體身份有待進一步提高,對于教師參與基礎教育改革的理論研究缺乏深入的探討和研究,還未形成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
二、 教師在基礎教育改革參與度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尤其是基礎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一系列的素質教育以及新課改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全國各地學校和教育管理部門都在不同程度地進行改革。一旦在教育改革中出現(xiàn)問題,很少從教育部門自身出發(fā)尋找問題,而是把責任原因都歸結于教師一身,不能夠有效地推進基礎教育改革。下面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教師在基礎教育改革中參與度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 基礎教育改革本身的特點
基礎教育改革本身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我國在基礎教育改革中所具有的教育決策和執(zhí)行過程的強制性;其次是基礎教育改革在具體操作中的多變性和不可控性。
在國家宏觀調控指導下,基礎教育改革面向全國各地,各級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必然會出現(xiàn)漏洞,亦或者協(xié)調失衡,導致改革政策的模糊性和可被反復詮釋的特性;最后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評價過程中的監(jiān)督和回饋機制不健全的特性。不難發(fā)現(xiàn)在我國進行基礎教育改革調查和研究當中,大多數(shù)評價是學者們的個人意見,國家和地區(qū)教育部并未作出正面的、官方的評價。
(二) 教師“失語”的客觀因素
在我國基礎教育改革中,盡管國家和地方部門煞費苦心進行不斷調整和改革,一旦出現(xiàn)問題,人們就把改革重心在教師身上下功夫,導致教育改革未發(fā)生實質性的改變。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教師話語權被忽視。主要是學校領導通過邀請專家探討,專家話語權往往被采用,教師幾乎不參與基礎教育改革中存在問題提出實質性的意見;其次是自上而下的上級領導部門管理模式所導致。主要依靠上級教育管理者的指揮和監(jiān)管,教師僅僅是忠誠執(zhí)行各種外來的條文規(guī)定和政策法規(guī)等;最后主要是教師缺少有效的話語平臺。僅僅是學校管理部門的相關人員進行研討,制定相應的政策,很少聽從一線教師的意見和建議。
(三) 教師的自身因素
在我國基礎教育改革中,教師本身也存在問題。首先是教師主體意識淡薄。由于受長期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機制,主要是上級教育管理者和專家話語權地位突出,使得教師被動接受了長此以往接受上級領導的安排和指導,一味地服從和執(zhí)行;其次是教師的話語權能不足,這樣促使教師沒有自信,也沒有能力對話;最后受教師主體利益的動機所影響,主要是教師為了避免在工作中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付出不必要的代價所牽制。
三、 構建教師在基礎教育改革中的參與度的策略
在基礎教育改革領域中,為了提高教師在改革中參與的局面,其實質就是使得教師從教師話語失語到教師話語得語的方向努力,教師由保持沉默的狀態(tài)轉變成為積極參與的態(tài)度上來,也有能力對話。因此,教育管理部門必須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和方法讓教師參與到基礎教育改革當中。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歸還教師在基礎教育改革的參與權
為了保障教師在基礎教育改革中的話語權,首先必須賦予教師參與權,從制度和政策上切實落實教師參與基礎教育改革的權力和主要地位;其次是建立有效的教師話語平臺,教師可以正當?shù)匕l(fā)表自己在改革過程中的意見和建議的有效機制;最后是國家制定的一系列基礎教育改革的政策中,各級教育部門必須切實貫徹和執(zhí)行教育法規(guī)政策,落實教師的話語權。認真傾聽教師參與基礎教育改革中的意見和建議,重視教師的心聲。
(二) 努力營造教師在基礎教育改革中教師話語的良好環(huán)境
在基礎教育改革中,不僅要歸還教師在基礎教育改革的參與權,還要為教師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首先在學校方面,學校領導要鼓勵和支持建立教師學習共同體,建立開放的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評價機制;教育管理部門方面,特別在教師參與基礎教育改革當中,堅決杜絕上級領導“一刀切”的話語霸權,尊重教師在基礎教育改革的權利和主體地位;最后在社會方面,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包括專家學者、社會輿論(電視、廣播、微博)以及家長等,都應該理解和支持教師專業(yè)的自主權。
(三) 培養(yǎng)教師在基礎教育改革中自我意識的覺醒
教師在基礎教育改革中,需要教師自我意識的覺醒。首先是激發(fā)教師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基礎教育改革當中,愿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其次是教師應該努力提高教師自身參與基礎教育改革中話語的能力,努力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最后是通過教育行動研究建構教師話語與專業(yè)成長的有效平臺。
四、 結語
我國基礎教育改革一直以來都是廣大人民群眾的主要話題,尤其是近幾年里,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推行,更加受到社會群眾的一致關心?!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指出,目前我國正處在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關鍵階段。為了更好地發(fā)展國家基礎教育的改革,提高基礎教育改革的質量,必須依靠教師作為基礎教育改革的主體地位和主要力量,積極呼吁和號召一線教師積極主動地參與教育改革,就教師在基礎教育改革中存在的話語權缺失等問題,提出一些有效可行的措施,促進教師參與到基礎教育改革當中,推進教育改革的有效進行。
參考文獻:
[1]丁鋼.中國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狀況調查與政策分析報告[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楊天平鼓勵和引導家長參與——美國中小學校教育管理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外國中小學教育,2003,(09).
[3]吳康寧.教育改革成功的基礎教育研究,2012,(01).
[4]葉瀾等.教師角色與教師發(fā)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5]袁桂林.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6]蔡辰梅.制度下生存與教師的專業(yè)道德困境[J].教師教育研究,2007,(01).
[8]Duckworth E. The Having of Wonderful Idea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87.
[9]Perron V. Working Papers: Reflections on Teachers, Schools and Community,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89.
[10]Shulman L.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serial online]. February 1, 1986,(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