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 要:在小學教育的課堂中,由于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尚且欠缺,因此,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要格外注意傾聽習慣的養(yǎng)成。筆者結(jié)合教學經(jīng)驗,探討如何培養(yǎng)小學英語課堂的傾聽思考習慣。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傾聽;思考習慣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7)11B-0056-02
傾聽能力不僅是指聽教師的課堂講授,更重要的是要在聽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理解教師所講述的信息并且能夠?qū)⒔處熤v解的知識轉(zhuǎn)化為自己可以理解的內(nèi)容,從而做到對教師講課內(nèi)容有一個完整的把握。傾聽作為小學生重要的學習能力之一,在如今的小學課堂,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加強了與學生的互動,使講話者與傾聽者能夠有一個更加緊密的聯(lián)系,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最大限度地集中到教師講課的內(nèi)容中來。
一、明確傾聽思考意義——轉(zhuǎn)變教學觀念
對小學階段來說,由于學生的年齡普遍較小,諸多的學習習慣與生活習慣尚且處于養(yǎng)成的過程中。也正因為小學生沒有被某一種思維或者某一種習慣所禁錮,因此,只要教師予以細心地指導和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可塑性非常強,也就非常容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課堂上,由于學生的知識儲備遠遠低于老師,因此,對于教師課堂上講授的內(nèi)容,小學生只有仔細聽講,才能獲取更多地知識點,豐富自己的知識積累,使自己學習到相關的經(jīng)驗與教訓,更多地了解世界的豐富多彩和社會的實際情況。聽講,不僅是學生提高課堂效率的必要途徑,更是學生進行自我豐富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對小學生的傾聽習慣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中,首先就應該充分地樹立學生的“小學生觀念”,讓學生能夠?qū)ψ约核幍碾A段有一個大概的了解,認識到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綜合能力等都不夠高,必須要加強對知識的積累,強調(diào)在課堂中,尤其是在英語課堂中聽講的重要性。
例如,教師所上的第一節(jié)英語課,是讓學生開始樹立傾聽意識的重要時間節(jié)點,由于現(xiàn)階段大部分的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并沒有非常系統(tǒng)化地接受過英語教育,所以英語課程在小學生的心目中是具有一定新鮮性的新事物,小孩子對新鮮事物會格外的感興趣,而教師正是要利用學生對英語課程的新奇感受,首先確立課上要求,即注意傾聽,培養(yǎng)傾聽習慣。在小學生學習的初級階段,最主要的教學內(nèi)容就是簡單的問候,例如,“Good morning”“Good night”等,小學生如果不是從小就接觸英語,則在學習初期其英語發(fā)音會存在問題,這時教師就要指導學生們進行傾聽,聽教師的反復發(fā)音或者利用電子設備讓學生接觸英語的正確發(fā)音,來糾正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二、營造傾聽思考環(huán)境——引導發(fā)揮積極
在傾聽的過程中,聽不可缺少,可是卻不能僅僅只限于聽,在必要的時候必須要加入適當?shù)幕印@?,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不理解的問題,就要在課堂中提出來,得到老師的及時解答,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效率不斷提高。但是,由于學生的年紀較小,對于老師的課堂互動很多時候并不能積極主動地進行參與,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要充分地考慮學生的心理,營造出一個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
安靜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是學生傾聽的必要前提,由于小學生的天性就比較好動,很難適應一個嚴苛的課堂,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輕松愉悅而又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孩子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獲得知識。
另一方面,要求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尤其是對課堂語言的運用,能夠做到用巧妙的語言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聽從教師的指揮,該發(fā)言的時候可以踴躍發(fā)言,在適宜傾聽的時候能夠保持課堂安靜,專心聽從老師的講解。小學階段的英語雖然不復雜,但是對于初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依舊存在著一定的難度,甚至有的章節(jié)的內(nèi)容會略顯枯燥,使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缺乏學習興趣。在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做到對課堂有適當?shù)陌芽?,將學生不容易理解的單詞含義和句子轉(zhuǎn)化成兒童語言,用風趣幽默的方式進行講解,而在需要傾聽的時候,教師不要語氣嚴厲地對沒有聽從要求的學生進行訓斥,而是要用溫和的態(tài)度進行說明,才能保證學生不會對英語課程的學習失去興趣,否則,即使學生聽從指示不再說話,可是并不一定在認真地傾聽教師的講解,反而不利于教師教學的進行。
例如,在課堂的布置方面,教師可以考慮將課堂的硬件設施溫和化,不再采用傳統(tǒng)的課桌椅嚴格整齊的擺放方式,而是將學生課桌排列為圓形,或者根據(jù)學習的內(nèi)容對教室進行美化,如在學習到“動物名稱”這一單元時,教師就可以發(fā)動學生,通過畫畫、剪紙等將教室布置為一個簡單的“zoo”,鼓勵學生畫一些動物的簡筆畫,例如,dog、cat等,并告訴學生所畫動物的英文名稱,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在這樣活躍的環(huán)境中傾聽教師講課,這樣的方式會讓學生對學習到的英文單詞有一個更加深刻的印象,容易記憶不易遺忘。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而且拉進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
三、傳授傾聽思考方法——提升培養(yǎng)成效
由于傾聽這一課堂要求并不是簡單的閉口不言只聽教師的講解,而是需要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但是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尚且沒有得到充分的培養(yǎng),除聽講之外的深層次的內(nèi)容很難真正做到,這就導致了學生在課上“不會傾聽”這一問題的出現(xiàn)。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就不能只要求學生課上多聽,而是要在他們的學習過程中傳授傾聽的方法,只有掌握了傾聽的方法,找到自身在學習中的不足,才能夠認識到傾聽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地學會傾聽,在傾聽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要簡要地提出問題的重點,然后找學生來對問題進行回答,其他的學生則要注意聽這位同學回答的內(nèi)容對不對,是否將教師提問的重點回答出來,如果他的回答不正確,那么正確的回答是什么。這樣一來,學生們不但會仔細聽教師提出的問題,而且會更加注意同學的回答是否完整,與自己的答案是否一致。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傾聽能力,而且教會了學生如何才能在課堂中取長補短。另外,學會傾聽的另一個前提就是要學會歸納總結(jié),學生只有在教師講課的過程中,將教師所講解的重點知識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語言并且簡要地表述出來,才算是成功的傾聽,而這一過程就要求學生有概括總結(jié)的能力,能夠?qū)處熤v授的知識進行再加工,不僅可以提高聽課效率,而且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溝通能力。
四、實現(xiàn)傾聽思考延展——鞏固習慣養(yǎng)成
對于小學生來說,忘性大是其一個主要的特點,小孩子對一個習慣的養(yǎng)成更多的是依靠外界環(huán)境的指導和約束。小學階段關于英語授課的內(nèi)容相對較少,英語課程的安排并不多,所以學生在課堂上初步養(yǎng)成的傾聽意識,一旦放學回家或者經(jīng)過一個假期的放松,就很容易被遺忘。這就要求學生的家長要加強與學校老師的溝通合作,讓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能夠與老師的教學相配合,運用正確的方法來對孩子進行教導。
例如,在學生的寒暑假期間,家長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募s束,讓孩子能夠在假期放松之余對課堂知識進行回顧,用自己的語言為家長介紹英語課程中每一課所講述的主要內(nèi)容,加強孩子對于課上傾聽的印象,起到良好的復習效果。
傾聽能力的養(yǎng)成不能在短時間內(nèi)一蹴而就,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需要用科學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在養(yǎng)成傾聽良好習慣的同時,能夠增強師生間的感情,提高學習質(zhì)量,培養(yǎng)出良好的獨立思考的習慣,對其今后的發(fā)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曉娟.淺論小學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5,(10).
[2]嵇愛敏.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素質(zhì)[J].成才之路,2013,(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