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前不久,參加一個美術教研活動時,很多教師反映美術欣賞課不好教,無法將課上活,老師們認為美術鑒賞課不是美術技能課,學生動手參與少,課堂很難活躍起來,很容易犯教師一言堂的灌輸式教學的弊病。
美術欣賞課堂真的難以活躍起來嗎?新課程改革對美術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念,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美術課程目標要求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美術學習活動。美術課不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下面,我從當時教研活動中一堂比較優(yōu)秀的高中《民間美術欣賞——湘東農民畫》(以下簡稱《農民畫》)欣賞課,談談這堂課是怎樣運用新課程理念讓課堂活起來的。
一、實現最優(yōu)化教學導入
據調查,人獲得信息的途徑有80%來自視覺。所以形象豐富、生動的圖像是美術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主要來源,通過對色彩的感受、造型的體驗、情景的觸動,能很快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誘導學生進入有效的學習狀態(tài)。湘東區(qū)是“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xiāng)”,農民畫頗具特色。教師充分利用這一資源,開展民間美術欣賞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導入上采用播放視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片段一]觀賞:《湘東風情》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guī)銈兊轿覀兊募亦l(xiāng),美麗的湘東,去看一看,大家看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要告訴我哦!
教師播放自制視頻《湘東風情》,一分多鐘的視頻包括湘東地區(qū)的名山、河流、建筑、民俗、農民畫等。
隨后教師回到前面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回答,并借機介紹湘東美術歷史。
在一片熱鬧的討論活動中,輕松地進入課題。
本課的導入,教師通過播放視頻與討論,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著家鄉(xiāng)的美、家鄉(xiāng)人的美,了解了地方美術簡要歷史,并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生動的導入,為完成后面的教學做了最好的鋪墊。
二、運用合理化引導觀察
觀察是人們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巴甫洛夫一直把“觀察、觀察、再觀察”作為座右銘,并告誡學生:不學會觀察,你就永遠當不了科學家。學生學習也離不開觀察,只有觀察,才能獲得鮮明、生動、具體的感性認識,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通過抽象概括達到理性認識。
[片段二]欣賞:農民畫
教師:同學們,我從眾多的全國農民畫作品中找來了兩件作品,現在我將這兩幅畫和湘東農民畫放在一起,請你們仔細辨別一下,哪幅畫是我們湘東農民畫?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教師讓學生觀察思考。教師指導學生觀察作品,并讓學生討論回答問題,最后,教師作了簡單的小結。
三、實施研究性學習與合作學習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要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精神,倡導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藝術的本質、特性和文化內涵。
[片段三]討論:農民畫藝術特色
教師課件出示幾幅各地農民畫。
教師:請同學們比一比、說一說全國農民畫與湘東農民畫作品中的異同。你能說出湘東農民畫的特色嗎?你能揣摩出其中《收獲》這幅農民畫作品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嗎?假設讓你創(chuàng)作,你會怎樣構圖?
教師給了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欣賞討論,并讓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學生回答問題表現異?;钴S。回答問題雖然五花八門,但教師在處理學生討論答問時能放能收。在學生討論回答問題時,教師能及時引導學生從湘東農民畫的變、奇、色等三方面進行思考,使整個欣賞討論有方向感。
課堂上,教師注重利用研究性學習與合作學習的形式,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討論問題,學生的積極參與使課堂活起來了。
四、注重動手實踐活動
美術欣賞課就是欣賞美術作品,如果教師一直采取欣賞教學,動眼不動手,必定會視覺疲勞,學生在不斷地欣賞作品,也會出現“眼高手低”現象,從而失去作畫興趣,我們做老師的應該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重視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并樹立多元化的評價機制。既要培養(yǎng)審美能力,又要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
[片段四]創(chuàng)作練習
教師:同學們,請你們以《收獲》為主題創(chuàng)作一幅農民畫。畫出創(chuàng)作草圖,并說說創(chuàng)作意圖。
在學生的創(chuàng)作練習中,教師巡視指導,并引導學生要選好素材,讓學生利用夸張、變形等手法,以喜慶、熱鬧的場景來表現。教師鼓勵學生說,藝術創(chuàng)作雖然辛苦,但當看到自己創(chuàng)作出了成果,會感到無比的快樂與幸福。學生在教師鼓勵下愉快地創(chuàng)作。
最后,教師讓幾個學生就自己創(chuàng)作的簡單草圖說了創(chuàng)作意圖,并要求其他同學予以點評。
這堂《農民畫》欣賞課非?;钴S,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起到一個指導者、引導者的作用。教師將課堂讓給了學生,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問題中積極研討、動手創(chuàng)作練習,學得相當愉快。整堂課以問帶學,逐步推進,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讓學生動手參與活動。學生始終以飽滿的熱情積極參與欣賞
活動。
總而言之,在美術欣賞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合理利用教學資源,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性,積極運用觀察、討論、練習等教學方法,實現教學最優(yōu)化,同樣可以讓美術欣賞課活起來。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