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洺萩
熱播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中有一個場景,周瑩(孫儷飾)所代表的吳家船運50箱茯茶準備銷售給藏區(qū),卻被競爭對手暗算,使得船只進水,繼而茶葉全部受潮而無法出貨。周瑩正安排將茶葉廢物利用去做肥料之時,一個老爺子忽然找到她說,能否留幾塊給他,只因他那日口渴,拿了茶餅泡了暍后,發(fā)現(xiàn)口感變得醇厚,和以前的茶味很不一樣,反而更好暍了,于是,周瑩等吳家眾人開始一起品嘗,發(fā)現(xiàn)這茶品相不是很好看,甚至有些斑點,滋味卻令人驚喜,于是,聰穎的周瑩將此茶更名為“金花茶”,并親自帶領姑娘們泡茶,還穿上了為這款茶定制的“金花茶服”,吸引百姓來品嘗,并說這是最新款的茶品,就這樣,周瑩出其不意地扳回了局面,重新贏得了客戶。
當然,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其中的各種細節(jié)不可推敲,比如被河水浸泡過的茶葉難道沒有污染?那些表面的金花對身體有壞處嗎?這個意外的發(fā)現(xiàn)第二年還可以重復?每一塊茶磚質(zhì)量都一樣嗎?清代才開始有這茶嗎?種種這些我們現(xiàn)代人考慮的問題都無法在這部電視劇里深究,故事很好看,場面很精彩,足矣,不過,這茶卻引發(fā)了我碼字的興趣,想再梳理一下與茶有關的一些趣事。
這部電視劇以陜西省涇陽縣安吳堡吳氏家族的史實為背景,講述了清末陜西女首富周瑩跌宕起伏的勵志傳奇人生。歷史上的周瑩出生于1869年,是個政治、金融、管理的天才,她也管理著茶行。
暈在黑茶的金花里
我國地大物博,每個地區(qū)都有自己的茶和所謂的歷史傳承,再加上紛繁復雜的制作工藝,讓我這個因為興趣而耕耘于茶世界很多年的“學術人”也覺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例如“黑茶”,它隨著普洱熱而開始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
身邊不少人追黑茶,一天一朋友邀請我們喝茶,一打開我就看到了金花,然后旁邊人開始問:“你這個茶磚里面怎么那么多金花,假的吧?”“你這個茶是什么時候的?”“今年的新茶。”“怎么新茶就有金花,假的吧?”“肯定是假的,只有以百年古樹為原料,在寺廟放20年左右才會生長出金花的?!边@些爭著說話的人,聽起來儼然像個“茶專家”,現(xiàn)在這樣的“磚家”很多,茶的門檻表面看很低,其實是很高的。
安化黑茶和涇陽茯磚茶
現(xiàn)如今,暍黑茶的、不暍黑茶的都知道安化黑茶,如果不知道似乎顯得自己特別沒文化,安化黑茶和涇陽茯磚茶都是磚茶,兩塊茶磚放在一起,粗一看神似,仔細看大有不同。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觀呈黑色而得名。黑茶屬于六大茶類之一,屬后發(fā)酵茶。傳統(tǒng)黑茶采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較高,是壓制緊壓茶的主要原料。
黑毛茶制茶工藝一般包括殺青、捻揉、渥堆、干燥四道工序,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為湖南黑茶(茯茶、千兩茶、黑磚茶、三尖等)、湖北青磚茶、四川藏茶(邊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云南黑茶(普洱茶入廣西六堡茶及陜西黑茶(茯茶)。
電視劇里那50箱茶葉都是從湖南經(jīng)水路運至涇陽的。涇陽位于嶺北,本不植茶,但其位處關中腹地,涇河下游,自古是三輔名區(qū)、京畿要地,也是南茶北上必經(jīng)之地,因而從漢代始,涇陽就成了“官引茶”到中原的集散地。
官茶到?jīng)?,另行檢做,制成茯磚茶后才沿絲綢之路銷往西北各地乃至中西亞各國,遂形成加工制作中心和運輸樞紐。據(jù)文獻史料載,茯茶(散茶)在涇出現(xiàn)是在北宋神宗熙寧年(1068-1077)左右;茯磚茶形成定型是在明洪武元年(1368)前后,距今643年,而電視劇不是歷史劇,所描述的“茶被暗算后浸了河水,然后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很好暍,所以才有了現(xiàn)在的涇陽茯磚”這個情節(jié)只是一個藝術表現(xiàn),如同其他我聽到的有關傳說,基本都是因為河水浸潤了茶葉,使得茶葉變了味道,又不舍得扔,給了他人,而救了對方的病之類,總結起來就是,涇陽茯茶離了涇河水不能,離丁關中氣候不能,離了陜西人的技術不能。
由此看來,涇陽茯茶的制作工藝具有其不可復制的獨特性,當然,我們要堅信當年的涇陽河水一定沒有被污染過,如同當年的霍山黃芽一樣,在不小心“做錯”的過程中,成就了一款好喝的新品種。在漫長的集散、加工、制作歲月中,茶商在不經(jīng)意間偶爾發(fā)現(xiàn)加工之茶中長出“金花”(茯茶中的金黃色星狀斑點),因“金花菌”在黑毛茶的二次發(fā)酵中生長繁殖、代謝作用,極大地改變和提高了原黑毛茶的品質(zhì),從而形成了茯茶獨有的風格。而精于此道的涇陽師傅們在經(jīng)過甄選、揀剁、篩分、渥堆、壓制、發(fā)花、烘干等幾十道工序后精制成涇陽茯茶,傳承了工藝。
“金花”的科學性
電視劇里說,茶葉浸水,然后一定的溫度、濕度條件讓茶葉看起來發(fā)了霉,這個描述類似于現(xiàn)在普洱茶熟茶中經(jīng)常說的“渥堆”,涇陽茯茶的實質(zhì)是:以微生物活動為中心,通過生化動力(胞外酶)、物化動力(微生物熱)以及微生物自身代謝的綜合作用,即在濕熱、微生物、胞外酶三者的相互作用下,塑造了涇陽茯茶的品質(zhì)風味。
“金花”是什么?它是一種益生菌,學名“冠突散囊菌”,是茯磚茶特有的一種微生物。
“金花”是何時生長的?5年?10年?“金花”在出廠的時候就有,在涇陽茯茶加工過程中,“發(fā)花期”一般在20~35天不等,所以剛剛生產(chǎn)出的涇陽茯茶就有大量的“金花”。茶友所說的5年、10年的生長周期都是錯誤的,“金花”在特定的環(huán)境、溫濕度條件下在茶磚內(nèi)自然生長出來,尤其是因為涇陽的氣候、土壤、水文等條件。再強調(diào)下,希望是沒有被污染的。
如何辨別“金花”
1.“金花”均勻地分布在茯磚茶內(nèi),猶如滿天繁星一般,而非一簇簇地生長,或者呈一線型;
2.“金花”是附著在茶葉上生長的,抖動和敲擊都不會令其大批量掉落;
3.“金花”與霉的區(qū)別:霉聞起來有刺鼻味,“金花”聞起來是令人愉悅的氣味;“金花”為金黃色顆粒,與其他霉類有直觀的區(qū)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