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V通信下汽車防撞系統(tǒng)的激活時間
隨著各種主動安全技術的應用,日本每年的交通事故發(fā)生量不斷下降。盡管如此,2014年日本仍發(fā)生了573842起交通事故,其中,追尾碰撞和交叉路口碰撞最為常見。另一方面,車-車(V2V)通信能夠通過無線傳輸?shù)姆绞綄崿F(xiàn)汽車之間的信息傳輸,因而考慮借助V2V通信增加汽車的安全性,其中一項成果就是汽車防撞系統(tǒng)。
日本土地、基礎設施、交通和旅游部建立了基于V2V通信的汽車防撞系統(tǒng)設計指導準則。指導準則中,將汽車防撞系統(tǒng)設計為3層結構:第1層是在汽車將要發(fā)生碰撞前3.7s時,向駕駛員提供障礙物(包含即將發(fā)生碰撞的汽車)信息;第2層是在汽車將要發(fā)生碰撞前3.2s時,向駕駛員發(fā)出可能出現(xiàn)碰撞的提醒;第3層是在汽車將要發(fā)生碰撞前0.8s時,向駕駛員發(fā)出緊急提醒,提醒駕駛員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在該指導準則中,對第3層激活時間(0.8s)的設定來自于對駕駛員制動行為特性的分析,因為駕駛員在制動時,將腳從加速踏板轉換到制動踏板的時間約為0.8s。可以看出,所建立的指導準則沒有設定一定的安全閾值,以保證汽車防撞系統(tǒng)功能的可靠發(fā)揮。綜合考慮駕駛員的反應時間,將安全閾值設定為0.6s(最小值),此時,第3層的激活時間為1.4s。相應的第1層和第2層的激活時間保持不變。
出于駕駛員安全考慮,在駕駛模擬器上對設定安全閾值后的汽車防撞系統(tǒng)性能進行評價。試驗模擬日本交通事故中4種最為常見的場景:直線加速、直線制動、右轉彎和無視野下的左轉彎。根據(jù)每種場景下,汽車加速踏板和制動踏板的使用情況對汽車防撞系統(tǒng)性能進行客觀評價。此外,將安裝閾值增加1倍,即第3層激活時間為2.0s,進行重復試驗。試驗結果表明,設定適當?shù)陌踩撝涤欣谄嚪雷蚕到y(tǒng)功能的發(fā)揮,但是過高的安全閾值可能造成駕駛員制動頻繁,容易造成駕駛員不必要的緊張。
Toshiya Hirose etal.SAE 2017-01-0039.
編譯:李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