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偉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蒙醫(yī)醫(yī)院急診科,新疆 巴州 841000)
對老年結腸息肉患者進行無痛結腸鏡檢查的效果評價
崔 偉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蒙醫(yī)醫(yī)院急診科,新疆 巴州 841000)
目的:探討對老年結腸息肉患者進行無痛結腸鏡檢查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間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蒙醫(yī)醫(yī)院就診的60例老年結腸息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60例患者隨機分為常規(guī)檢查組(n=30)和無痛檢查組(n=30)。對常規(guī)檢查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結腸鏡檢查,對無痛檢查組患者進行無痛結腸鏡檢查,并對比兩組患者血壓、脈搏、呼吸頻率和血氧飽和度的變化情況。結果:在進行檢查前,兩組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頻率和血氧飽和度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檢查結束后,無痛檢查組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頻率和血氧飽和度均優(yōu)于常規(guī)檢查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老年結腸息肉患者進行無痛結腸鏡檢查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地維持其生命體征的平穩(wěn)。
無痛結腸鏡檢查;結腸息肉;老年;常規(guī)結腸鏡檢查
結腸息肉是指患者結腸黏膜表面突出到腸腔的息肉狀病變[1]。此病的主要類型包括腺瘤樣息肉、炎性息肉和錯構瘤性息肉等。其中,最為常見的是腺瘤樣息肉[2]。有研究指出,對老年結腸息肉患者進行無痛結腸鏡檢查能夠維持其在檢查期間生命體征的平穩(wěn)。為了進一步探討對老年結腸息肉患者進行無痛結腸鏡檢查的臨床效果,筆者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蒙醫(yī)醫(yī)院接診的60例老年結腸息肉患者進行了對照研究。
1)病情符合結腸息肉的診斷標準。2)具有進行結腸鏡檢查的指征。
1)合并有肝、腎疾病。2)合并有心腦血管疾病。
選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間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蒙醫(yī)醫(yī)院就診的60例老年結腸息肉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將這60例患者隨機分為常規(guī)檢查組(n=30)和無痛檢查組(n=30)。常規(guī)檢查組患者中有男13例,女17例;其年齡的范圍在36歲至58歲之間,平均年齡(45.3±7.2)歲。無痛檢查組患者中有男16例,女14例;其年齡的范圍在34歲至59歲,平均年齡(44.6±6.9)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組間對照研究。
對常規(guī)檢查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結腸鏡檢查。檢查方法是:1)在進行檢查前的1~2d,指導患者食用低脂、細軟、少渣的半流質飲食。2)檢查前6h,告知患者禁食。3)檢查前3h,對患者進行腸道清潔。4)在患者進入檢查室后,協(xié)助其取側臥位。5)將結腸鏡經(jīng)患者的肛門置入其結腸內,并對其結腸的病變情況進行觀察。對無痛檢查組患者進行無痛結腸鏡檢查。檢查方法是:1)在進行檢查前,為患者靜脈推注1.0~1.5 mg的咪唑安定和0.5~2.0 mg/kg的丙泊酚。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吸平穩(wěn)后,對其進行檢查。2)其他檢查步驟與常規(guī)檢查組相同。
統(tǒng)計分析兩組患者血壓、脈搏、呼吸頻率和血氧飽和度的變化情況。
使用SPSS20.0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頻率和血氧飽和度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進行檢查前,兩組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頻率和血氧飽和度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檢查結束后,無痛檢查組患者的舒張壓平均為(76.3±8.62)mmHg,其收縮壓平均為(118.6±10.4)mmHg,其呼吸頻率平均為(79.6±8.23)次/min,其血氧飽和度平均為(98.3±1.38)%。常規(guī)檢查組患者的舒張壓平均為(93.9±9.88)mmHg,其收縮壓平均為(131.7±10.8)mmHg,其呼吸頻率平均為(85.3±6.89)次/min,其血氧飽和度平均為(96.4±1.45)%。無痛檢查組患者接受檢查后其血壓、脈搏、呼吸頻率和血氧飽和度均優(yōu)于常規(guī)檢查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接受檢查后兩組患者血壓、脈搏、呼吸頻率和血氧飽和度的對比 ( ±s)
表1 接受檢查后兩組患者血壓、脈搏、呼吸頻率和血氧飽和度的對比 ( ±s)
組別 例數(shù) 舒張壓(mmHg) 收縮壓(mmHg) 呼吸頻率(次/min) 血氧飽和度(%)無痛檢查組 30 76.3±8.62 118.6±10.4 79.6±8.23 98.3±1.38常規(guī)檢查組 30 93.9±9.88 131.7±10.8 85.3±6.89 96.4±1.45 P值 <0.05 <0.05 <0.05 <0.05
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接受常規(guī)結腸鏡檢查的老年結腸息肉患者在檢查中常會出現(xiàn)血壓驟升等應激反應,其發(fā)生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較高[3]。咪唑安定是臨床上常用的鎮(zhèn)靜藥,具有較強的鎮(zhèn)靜作用。丙泊酚屬于烷基酸類短效靜脈麻醉藥,具有起效快、患者術后蘇醒快等優(yōu)點。
聯(lián)合應用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對接受結腸鏡檢查的患者進行麻醉可有效地緩解其疼痛的癥狀,提高其檢查的成功率,且安全性較高。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進行檢查前,兩組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頻率和血氧飽和度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檢查結束后,無痛檢查組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頻率和血氧飽和度均優(yōu)于常規(guī)檢查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老年結腸息肉患者進行無痛結腸鏡檢查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地維持其生命體征的平穩(wěn)。
[1]余小鳴,王麗昆,張志波,等.結腸鏡息肉切除1171例分析[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6,22(16):1918-1920.
[2]李香姬,李月晶,劉洋,等.無痛結腸鏡下行結腸息肉高頻電切除術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6,16(44):243-244.
[3]盧羽潔,樂紅琴,徐扣萍,等.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不同口服方法在腸鏡檢查清腸效果的研究[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4):635-637.
R574.62
B
2095-7629-(2017)8-00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