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日勇
【摘要】隨著時代發(fā)展,英語教學不再只是局限于滿足應試教育要求,而是逐漸發(fā)展為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本文是以初中英語教學為主要探究內(nèi)容,以教學目標為整體導向,聚焦于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以主題意義探究為主要方式,來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旨在發(fā)展學生英語學科素養(yǎng),滿足課程改革的要求。
【關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主題意義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下,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當前英語課程教學的重點,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思維品質等。但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卻不容樂觀,應試教育的現(xiàn)象仍然存在,很多教師重視英語知識講解,卻忽視了文化、思維方面的內(nèi)容,嚴重阻礙了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目的。
一、以教學目標定位為導向,聚焦學科素養(yǎng)
首先英語教師應當明確英語教學目標,聚焦于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四要素,在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也要從文化意識、學習能力以及思維品質等方面入手,樹立“育人”的發(fā)展理念,以此為基礎來設計課堂,從而落實英語核心素養(yǎng)。
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英語書本教材中unit10“Birthday Food Around the World”一課為例,主要介紹了不同地區(qū)的人們在慶祝生日時的飲食文化,以“食物”為主題,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貼合,重點在于讓學生學習我國和其他國家飲食文化的差異?;诖?,教師首先可以設計教學目標:
1.語言能力目標:
(1)掌握以下單詞:world、answer、cake、different、age、candy、lucky、popular;
(2)掌握以下短語:around the world、make a wish、blow out、come true、cut up、a symbol of;
(3)理解文章大意,并結合給出的關鍵詞,復述課文重點內(nèi)容。
2.學習能力目標:
(1)能夠結合課文中的圖畫、標題等預測短文中的內(nèi)容;
(2)能夠通過自主閱讀掌握所需要的信息,并填寫表格;
(3)結合上下文分析短文中different、cake、blow 等單詞的意思。
3.文化意識目標:
通過本單元知識學習,了解不同國家在生日當天飲食文化差異。
4.思維品質目標:
(1)通過閱讀和學習,了解課文整體結構,制作結構導圖;
(2)能夠自主分析不同區(qū)域生日文化差異,并闡述自己的觀點。
教師結合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基本要求,結合課本內(nèi)容制定出教學目標,直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四要素,目標明確,在此基礎上開展英語課堂,才能使整個課程有章可循,更為高效性。
二、以主題意義探究為主線,實現(xiàn)深度學習
在《新課標》當中明確說明,英語課程應當以主題意義作為教學核心任務,以此為基礎整合學生需要學習的內(nèi)容,從而達到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的目的?;诖耍處煈敺e極探究主題意義,分析語篇,并創(chuàng)設及相應的情境,促進學生深入學習,深化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實質。
以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材中unit10“Hometown Feelings”一課為例,其中講述了農(nóng)民工的思鄉(xiāng)之情。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緊扣情感變化,創(chuàng)建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情境,引導學生探究課文主題的意義。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主題。
在開始學習之前,教師先運用多媒體向學生呈現(xiàn)出“家鄉(xiāng)”美麗的場景,借此引出本單元的主題,之后,教師可以開展頭腦風暴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互相討論自己對家鄉(xiāng)的情感,并熟悉課文中的單詞,如happy、soft、sweet等,深化主題背景。教師可以提出:“But some people dont live in their hometowns.”導入課文“Hometown Feelings”。
2.解讀文本,感知主題
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相應的問題、信息卡等,通過及圖片、視頻等方式引導學生閱讀,了解課文的意圖,分析鐘偉情感上的變化(ashamed, homesick, sad轉化成了happy,soft and sweet,proud)感受主人公情感的變化。
3.拓展探究,升華主題
在學生閱讀之后,教師可以播放英文版的《鄉(xiāng)愁》,讓學生在觀看、聆聽這首詩詞的同時,感受思想的情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對文章的看法,并設定主題“Changes in my hometown”讓學生討論,借由學生自己的感悟由淺入深的分析文本,深化主題,同時也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達到學習目的。
三、開展學習活動,提升學科素養(yǎng)
通過開展綜合性的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實踐和創(chuàng)新等,將語言、文化、思維等相結合,用以表達學生個人觀點,并在活動中提升學生情感感悟,提升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诖耍處熆梢越Y合英語核心素養(yǎng),圍繞課文主體來設計綜合性的英語活動,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發(fā)展學生綜合素養(yǎng)。
以人教版八年級課文教材中unit8“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一課為例,本單元主要講解了美國節(jié)日——感恩節(jié),引入感恩節(jié)中人們所制作的傳統(tǒng)食物“火雞”,是學生比較感興趣,且進行語言、文化、情感教育的好素材。教師可以借助綜合活動,來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
1.觀看視頻,引入話題
首先,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音樂視頻“Thanksgiving”,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借此突出本單元主題“Thanksgiving Day”。
2.讀前預測,聚焦話題
教師可以提出問題:“What do you think Thanksgiving means?”來了解學生對于感恩節(jié)的理解,在學生互相討論中深化主題,并達到預測課文內(nèi)容的預測,為之后閱讀奠定基礎。
3.整體感知,概括主旨
學生自主閱讀全文,并回答教師設置的問題,劃分出課文結構,并讓學生概括出課文大致含義,了解課文主旨以及整體框架。
4.分段閱讀,捕捉細節(jié)信息
在課文第一部分采取閱讀、觀察相結合的方式,回答“How do people celebrate it now?”“What is the main dish of the Thanksgiving meal?”這兩個問題,使學生了解感恩節(jié)的文化特點。以此為例,指導學生繼續(xù)閱讀以下文章,用以捕捉課文細節(jié)內(nèi)容。采取圖片排序的方式,讓學生掌握食物制作的方法,內(nèi)化語言知識。
經(jīng)過活動之后,教師可以布置課后練習作業(yè),讓學生運用目標語言,來完成寫作訓練,實現(xiàn)語言、能力、文化和思維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
結語
英語教師應當積極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應當設定教學目標,深化主題含義,并借助學習活動來開展英語課堂。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來實現(xiàn)教學和育人的融合,發(fā)展學生英語學科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楊美欽.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英語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62):91-93.
[2]孫佳琪.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英語課堂導入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1(29):35.
[3]蔡明哲.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J].名師在線,2021(20):77-78.37672768-EFED-443E-993B-7C12136D98B6